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55.玩的脏 (第1/2页)
,大隋说书人 第456章455.玩的脏 赔罪? ??? 当听到这话的瞬间,李臻眼里便再没了其他人了。 一双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那洁白的轻纱斗笠,试图从那轻纱的遮挡之下,看清楚对方的眼神。 他其实真的挺想知道……赔罪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 狐裘大人不蠢。 他很确定。 也不信对方会摸不透现在的情况。 虽然……这会儿李臻自己也有点疑惑,为什么李世民会莫名其妙的盯上自己。 如果说只单单因为那熏鱼…… 那他只能说,对方是个神经病。 老杜的办事风格,李臻太了解了。他不信在自己当初春友社相遇时的那番言论,老杜听不懂,藏着掖着不让对方看。 更何况,在走那日,老杜已经言明,他把熏鱼的方法告诉对方了。 一条熏鱼而已,自己不至于被人盯上。 那么……还能有什么? 求贤若渴? 想到这个可能,李臻差点忍不住笑出声来。 干嘛?想让我穿越回去,去给观众说《隋唐》的时候,告诉那些把唐太宗捧成千古圣人的观众们:李世民就一孙子,他那不叫求贤若渴,他是见色起意? 你再怎么求贤若渴,也不至于连话都不给人说,直接就要扣人吧? 还放出来個跟疯狗一样的李元霸。 该说什么?难不成李世民是个病娇?得不到就毁掉? 那就很迷了,这cao作。 但这件事要是放到别人身上,他作为旁观者,可能会琢磨琢磨。细细琢磨那“深谋远虑”的唐太宗到底要干嘛,这人身上到底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值得对方抛弃那传统的三顾茅庐的美德,直接变成霸王硬上弓。 可这件事的主角,是自己。 你邀请我,我给你面子上门。 然后你要给我拴裤腰带上? 我该你的欠你的? 而这时候李渊过来和稀泥也就罢了,他话里的心思李臻把握的很清楚。 就像是后来那凭空冒出来的李靖打了一辈子胜仗,最后也落了个闭门不出的下场一样。 你可以说他聪明,审时度势。 但他的作为是很怂的。 只不过李靖怂的是他李世民,而李渊怂的是杨广。 不然,以他一个右骁卫将军的官职,陇西李家的身份,除了杨广外,在洛阳他不横着走? 不管他现在要不要谋反,李渊显然最不希望的,就是太过于引人注目。 所以,他出来给所有人递台阶,让下来。 可你狐裘大人凑哪门子热闹? 赔罪? 我给谁赔罪? 给李老二? 还是给那只野狗? 我做错了吗? 没有啊。 没做错,我凭什么赔罪? 道士的眼神里缓缓出现了一抹失望。 很彻底的失望。 目光,从狐裘大人身上挪开了。 而挪开那一刻,玄素宁感觉到了好友的胳膊骤然一紧…… “……” 她眼眸微动,但却也没发一言。 甚至熄灭了点破那是我弟子身份的想法。 也不知道为何要这么做,可她确实没了这种念头。 就这样,眼睁睁的,玄素宁看到弟子的目光先落在了皱眉瞧着他的李渊身上,接着缓缓从李渊挪到了李忠身上。 又从李忠身上,一点点的挪到了还在对着爹爹顿首的李老二那。 一闪而过。 最后,他看向了那只野狗。 野狗这会儿好怂好怂,他似乎很惧怕自己刚才那副疯魔模样被爹爹看到,这会儿连头都不敢抬了。 李渊,就像是一尊大佛。 只要他出现,那么无论家里什么样的牛鬼蛇神,都无法掀起任何风浪。 “呵~” 看到此处,忽然,道士发出了一声轻笑。 眼底是一抹了然的模样。 这就是被无数专家学者口诛笔伐了一千来年,成为那句“跟着李世民,就是栓条狗也能拿冠军”佐证的大唐开国皇帝么? 史书……还真的有些误人啊。 他满心感慨。 而就在随着一声轻笑引得其他人都看向这边时,那眼底的戏谑化作了一抹……说不清道不明的失望。 没道歉,也没拱手。 最后看了一眼……眼底无悲无喜的女道人,李臻躬身: “老师。” “?” 这话一出,李渊眼底浮现出了一抹疑惑。 而玄素宁却听到了她搀扶着的女子那顿挫一息的呼吸声。 也就在这一刹那,一声自言自语在院中响起,飘到了众人耳中: “一个个的……” 站在那俊美僧人旁边的道人,对着所有人,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怎么玩的……都那么脏呢?” “……” “……” “……” “李守初!” 狐裘大人似乎想说什么,可道人却不听了。 右骁卫也好,百骑司也罢。 还是未来的第一好汉或者唐太宗。 道人无视了狐裘大人,而是扭头看着旁边自己的终生大敌。 “和尚,咱走吧?” “……” 目光清澈而平和的僧人目光缓缓从那喊出道长名字的李侍郎身上收回。 若有所思。 想了想,笑道: “道长,白马寺的茶,道长可尝过?” 李臻没回答,只是看着眼中重新亮起来的生门,肩膀一晃,一脚已经踩了出去。 没人阻拦他。 也没人开口。 就任由他离去。 而等他消失后,那俊美的僧人双手合十: “南无阿弥陀佛,诸位施主,请恕贫僧少陪了。” 礼毕,不知为何,他又看了一眼那斗笠遮面的李侍郎,脚步一踏,衣袖飘飞中,消失在了月色里。 “……” “……” “……” 气氛依旧一片安静。 这时,玄素宁看了一眼这院子里的人,知晓许多别人不知之事的她自然不会继续待着了。 今夜不管发生了什么,至少…… 给了你一个和家人团聚的借口,不是么? 她放开了友人的胳膊,轻扫拂尘: “福生无量天尊,李公,贫道弟子心性不定,冒失了一些,还请李公勿要怪罪。” 徒弟走了,客套话就轮到师父来说。 而眼里流露出愕然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