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449.于情于理 (第2/2页)
之意是,她也不确定?” 李忠再摇头: “那老夫便不清楚了。不过……” 看着道人那纳闷的目光,李忠想了想后,才说道: “老夫倒是想给道长一个忠告。” “您说。” 听着李臻的客气,李忠压低了声音: “河东毋端儿虽已身死,但陛下那边并未传出来开恩的旨意。也就是说……对于百姓们是否曾经落草为寇,依旧要追查下去。那边的情况混乱,但只是表象,其中还有些错综复杂的东西,绝非表面上看着那么简单。道长是方外之人,心有慈悲老夫能理解,可纵观道长为人,有些时候还是太过爽直了一些,我家小姐不让道长掺和河东之事的根本原因便是出在这。所以……请道长切莫挨的过近,听小姐的,把事情交给我们处理便好。” “呃……” 他听得懂李忠说的意思么? 自然是懂的。 不过,全对么? 也不是。 姑且不论百姓们能否及时得到救治赈济,或许狐裘大人有通天手段能做到,但别忘记了…… 老杜还在河东等他。 原本以为狐裘大人可能还要几天才能回来的,可谁知俩人就错了半天的功夫。 哥们有难处,需要帮忙。 这是义不容辞的事情。 更何况……虽然这位李管家话说的隐晦,但实际上李臻听的很明白,无非就是有人想在河东做文章罢了。毕竟它的地理位置摆在那,龙门门户,卡在帝王喉咙里的一根刺。 现在隋朝的野心家遍布大江南北,但你们怎么想的和我没关系。 河东有多大的战略价值、利益、或者是能用来做什么,这些都无所谓。因为无论怎样的一种利用价值,都不应该是以牺牲那些苦哈哈的在土地里刨食的苦命人为代价。 事到如今,已经穷尽所能却想不到怎么能让一郡之民一整年“饿不死”的李老道心里只剩下了一个念头。 救一个人。 或者说,一个一个的去救。 说句难听的,河东那“六十万”左右的人,姓张的、姓李的、姓王的……说不准里面就有他李老道的祖宗呢。 眼睁睁的看着六十万条人命,饿殍遍野易子相食? 扯淡呢。 所以,这位李管家的话能听么? 能听。 但能听了后就不做么? 不能。 好哥们在等着,他要去。 “祖宗”在盼着……虽然说起来是个玩笑话,可他也要去。 但这时候李臻却不想多说了,因为俩人注定看事的角度不同,所以争辩起来也没什么意义。 或者说……他也想不通天下人那么多,狐裘大人干嘛非抓着咱老李不放,让咱别管了? 吃饱了撑的? 于是,表面兄弟李老道点头称是: “嗯嗯,是,李管家说的有理,贫道知晓了。那什么……今天时候不早了,那贫道就回了。” 拱手告别。 李忠脸上有些意外…… 他……真的听进去了? …… “哥,你那个亲兵怎么还不来啊。” 看着坐在兵器架子上发呆的李世民,指尖滴溜溜的转着一把铜锤,看起来跟打街球一样的李元霸有些等不及了。 “……” 听到这话,李世民收起了手里那代表自己亲兵身份的兵信牌,摇摇头: “应该是晚上吧……元霸,阿姐的话都记住了吧?” “嗯!” 可能是食指赚累了,又开始中指接着转铜锤的半大孩子点点头: “替阿姐看住他!天天让他讲故事!敢乱跑腿打断!” “没错。” 李世民一点头,说道: “阿姐就是这么吩咐的,但你可记住了……他要是听话,你就不能伤害他,知道么?不然阿姐会生气的!” “知道啦~” 宽口阔鼻,面黄肌瘦的李元霸抬头看了看快没影子的残阳,兴许是耍球儿耍的没什么意思,又或者是自己那个玩具还没来的原因。已经等了一下午的他实在有些无聊了,对哥哥问道: “哥,我饿了。” “……再等等吧。” 李世民同样抬头看了一眼天色后说道: “他如果晚饭时候不来,那咱们就等爹爹和大哥回来后一起吃……但这件事不许对爹爹和大哥说,知道吗?要是被大哥知道咱们见过阿姐了却没带他,他肯定会生你气的!” “唔……” 李元霸眼珠滴溜溜的转了几圈,脸上逐渐出现了那尖牙利齿的笑容来: “嘿嘿嘿嘿……咯吱吱……” 笑声与牙齿的摩擦声中,他用力一点头: “嗯!不告诉大哥!气死他!嘿嘿嘿……咯吱吱……” 正笑着的时候,忽然,门口两名军卒走进了院中,对李世民一拱手: “报!!禀二位公子,门口来了一个道人,自称道号守初,前来拜会。” “!” “哈哈~” 在李世民那挑眉的动作下,尖牙利齿的孩子笑出了声。 玩具,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