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438.不可深交 (第3/3页)
“不算熟,数面之缘。不过这熏鱼做法却是受到了其启发,所以制成后,才去找他效验一番。“ 又一次把李臻推的远远的,打定主意不能带给李臻任何麻烦的杜如晦说的很坚决。 而他都这么说了,李世民也不好多问什么。 他知道杜如晦说谎么? 答案是肯定的。 俩人眉来眼去的模样,只要不瞎,是个人都觉得有故事。 可偏偏,这会儿语气又无比坚决。 李世民稍加一琢磨,就明白……对方应该是在维护那个守初道人。 想了想,又问道: “那……以世兄而言,这位道长是个什么样的人?” “……” 杜如晦扭头看了他一眼,很随意。 语气更随意: “嗯,有点贪财,虽然谈不上徒有其名,但比起出家人更像是个商人。但谈不上唯利是图……姑且算是个本分人吧。” 言下之意:他和咱们不是一路人,不用在意。 李世民信才有鬼。 经过这一会儿的聊天,他其实已经明白了这个杜氏之后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 对方聪明着呢。 可越是聪明,李世民就越能听出来……对方似乎对自己抱着一丝极大的戒心,而这股戒心……简直毫无根据。 杜家,是法家之后,以法理牧万民之志始终未变。 一门虽然谈不上都是君子,可能进入诏狱司,本身就代表其心性是符合家学的。 绝非是什么信口雌黄之人。 而刚刚明明那么在意一个道人,此时此刻却总是想把那道人从自己与他的“二人世界”中摘出去。 这本身就是一种奇怪的状况。 而就在这时,阎家两兄弟也赶到了。 李世民也明白,这会儿不是说话的时候,便不在提这件事。 取而代之的是“杜、阎、李”三家当代子嗣在交往时的标准流程。 虽说是带着面具,可也正是因为这幅标准化面具,才能让大家对于聊天尺寸与距离把握的恰到好处。 聊了不到一个时辰。 忽然,李世民一拍大腿: “哎呀,把正事忘了……” 就在三人纳闷的时候,就见他快速起身刚走了两步……却又回头看了一眼那烟熏火燎的熏房。 这熏制,才刚刚开始。 那些鱼才刚从盐水里捞出来。 “……世兄。” 忽然,李世民转向了阎立德: “眼前的熏鱼,对于军人来讲不可谓不急,小弟暂时不能离开。不知能否拜托二位一件事?” “贤弟但说无妨。” “请去东城“景”字营,找一位名为“唐俭”的将领,知会他虎符以上缴,全军依照计划修整歇息便可。我有事暂时回不去,让他回家中等我。“ 听到这话,阎立德点点头: “好,明白了。那我这就去~” “嗯,小谦也去吧。” 阎谦一愣,接着便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应道: “好。” 于是,车马上路而行。 而就在杜如晦以为李世民是故意支开二人时,却听得一声: “杜世兄,若不介意,小弟能否近处观察一番?” “……可以,请。” “多谢。” 看着直奔熏房的将领,杜如晦站在一旁,默默皱起了眉头。 他有点拿捏不准对方是什么意思了。 但通过刚才的接触,他心里对于这个人也有了一个既定印象。 聪明。 对方很聪明。 但不是那种善于智谋的聪明,而是一种…… 怎么说呢。 他似乎有着一种很天然的气魄,让人忍不住心生好感,恨不得与之相交那种。 别的不说,就看清都郡主家那俩孩子就这一会儿的功夫,就成了跑腿小厮,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这不是他皱眉的理由。 能让他皱眉的原因很简单。 他嗅到了一股……名为“野心”的味道。 对方并不是那种性格外向善于言辞之人,但礼数什么的周到,一样不缺。而往往对于一些事情有着非常独特的理解。 这种理解之下,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说不上来。 也看不清。 可就是觉得,对方是有野心的。 他也不知道自己从哪冒出来的这个想法,可却坚信自己没错。 奇怪至极。 但…… 不管怎么样,杜如晦觉得今日自己都不会把话题往道长那边引了。 至于原因…… 或许还是直觉吧。 他总觉得,眼前的人心底并不喜欢道长。 而这也是他自己始终对其抱着一份疏远的原因。 我以道长为知己。 你若不喜欢道长,便非我族类。 所以……哪怕对方是个相处起来很舒服的人,但杜如晦的心里始终还是有着一道墙。 此人…… 可为友,却不宜深交。 不过也就今天一晚而已。 明日,他便要出发河东,到时候想见都见不到了。 甚至说句难听话。 西北那边乱象初现,山西河东抚慰大使这活,可不好干。 俩人一忙起来,此生再次重逢,恐怕又不知到何年何月了。 也挺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