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15.事在人为 (第1/2页)
大隋说书人正文卷415.事在人为道人口中的言语,百者听来千种想法。 可无关真实,在场之人都听出来了,道长的言下之意。 救人,与杀人一样。 杀一个人,是犯了罪。道长却指向了秦琼。 何意? 拿对方举例而已。 这位军爷杀一个人,便只是个普通军卒。。可是,如果他杀了百人、千人、万人……身为军人,他会走到哪一步? 国之柱石? 骠骑将军?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屠? 名垂千古的名将? 无论哪一样,他都是从一個小小的军卒做起来的。 同样的道理,菩萨是因为普度的众生多了,才成了菩萨。而菩萨在成为菩萨之前,也是从一人开始救赎。 道长之意便是如此罢? 杜如晦听懂了么? 自然听懂了。 可问题是听懂了与说得过去是两码事。 读书人是贪心的,救一人,在他看来就是本分。同样,他也相信,道长应该明白救一人与救万人,在同等的时间条件前提下,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可这件事的死结不也就在这里了么? 就是因为不知如何救这一郡之人……甚至说句夸张的话。一个诏狱司小小的七品判官……现在竟然妄图代替那些大人物的考量,打算去救那一郡之民…… 这是何等的狂妄? 何等的狂悖! 可在李臻看来,这就是杜如晦啊。 这就是那位房谋杜断名垂千古的杜如晦。 人不狂,没出息。 才高一等之人凭什么不能恃才傲物? 人家有那本钱。 可说归说,他却不愿让老杜钻进那牛角尖。 甚至……在李......不了干系。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风调雨顺对一座王朝的重要性。 而在这个时代,神州大地所种的五谷,黍、粟、稻、粱、菽这些都是属于早熟粮食,必须要在特定的时间种进土地里。 否则,在这个冬日远比后世冷,夏季要比后世凉快的时代,错过了春耕,这一年便是真正意义上的颗粒无收。 根本和后世那种中原地区一年两熟,江南一年三熟的产量天壤之别。 别的不说……就说李臻这边。 他是在西北出来的,且末那边已经有胡商种起了棉花,可棉花却并非用来制作衣服,而是用来“赏”的。 你就说你受得了么? 生产力、科技、甚至是道路运输的限制,让这个时代的人必须顺应天时。逆天行事,注定是死路一条。 或许别的穿越者人家有系统,人家有老爷爷……可对于一穷二白的李臻来讲,他纵然脑子里有万般想法,此刻也只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这个时代的基础上做文章罢了。 救一郡之民,不是一拍脑袋,只身就去的。 这也是为什么李臻看起来并不急的原因。 因为,大家都在一起努力。他在努力,老杜在努力,狐裘大、甚至武则天他爹、孙静禅他们都在努力。 一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了。 集体的力量却可撼动山岳。 等。 再等等。 再等等…… “唉……” 杜如晦忽然一声长叹。 他听懂道长的意思了么? 一开始没懂,可这会儿却思考明白了。 端着酒碗,他面向众人,平声说道: “诸位,对不住……是在下扫兴了。杜如晦给各位陪个不是,请。” 红缨率先摇头: ......“克明兄之忧,我亦明白。还请放心,小姐已经来信,河东之事,飞马三宗自当不会坐视不管。” 大财主给了一颗定心丸。 秦琼同样端酒: “某是军人,能做的只有上阵杀敌,若是经营一郡之事,还真有些无从下手。不过……但凡有需要帮忙的,等某战事结束,便出发河东,力所能及,绝不推辞!” 谷轼/span“唔……嘻嘻” 笑嘻嘻也端起了酒碗: “我过几天也要去瓦岗那边发财,不过……你要是有什么麻烦,或者要打探什么消息的话去血雾书院让人喊我就可以啦。你就说你找血幽姬我很出名的,他们都认识我,我若不在,你就把你的难处说出来,他们能帮肯定帮你滴还不用给银子哟” “……” 满不在乎的把自己的身份如实报出。 笑嘻嘻毫不做作的说道。 “阿弥陀佛……杜施主,若需要帮衬,只需言语一声。天南海北,贫僧定无推辞!” “哈哈瞧见了吧老杜” 听着他们的话,李臻再次勾住了杜如晦的肩头。 “城楼高万丈,全靠朋友帮!人多力量大,船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