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05.我和老杜看秃驴 (第1/2页)
,大隋说书人 “老杜!” “……干啥?” “走!” “干嘛去?” “这些外来的和尚太不懂规矩了!来洛阳连山头都不拜,实在是太没礼貌啦!和本真人一道,砸了他的场子去!” “别别别……” 好悬喊一句“大哥冷静”的杜如晦一把拉住了起身的道士,满眼哭笑不得。 还本真人? 你连个绿油油的法衣都穿不上,也敢自称真人? 真不是人还差不多。 “道长莫要胡闹……玄奘大师讲法时,连闲暇的京城权贵都要以礼相待。据说几位王爷都是门前贵客……连国师都默认了,你想做什么?” “……” 李臻能做什么? 他啥也不敢做。 这不废话么,他又不傻……自己由几斤几两还是拎的清的。 不过,杜如晦刚才说的话也成功的勾起了他的好奇心。 今天下午这生意铁定是做不成了。 与其这样,倒不如去瞧瞧。 瞧瞧人家是怎么弄的。 回头咱老李也搞个什么……王母娘娘蟠桃宴。 不就吹牛皮嘛。 你说话时光芒闪闪,那我发言时口吐芬芳不也可以? 所以打定了主意后,他一努嘴: “走,去瞧瞧呗。” “……好。。” 心里也觉得道长不是什么脑子一热不管不顾的人后,刚捏了一片驴rou的杜如晦点点头: “走罢。” 茶也不喝了。 马也不骑了。 门一锁,俩人直接出了春友社。 春日盎然,还有不到十日便是清明了。 洛阳城中生机已显,只是确确实实如杜如晦说的那般……十室九空。 李老道这才发现,原来不知何时,自己这主流说书演员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了。莫名其妙的被一个不知道打哪冒出来的野和尚,抢占了半壁江山。 “唉……生意不好做了啊。” “……” 杜如晦沉默无语。 总觉得道长确实太市侩了一些。 接着,俩人绕过了一处青楼,来到了挨着洛水河的那段长路上。 隔了老远,李臻就瞧见了隔着几座石桥的远处金光闪烁,看起来跟西天净土一般。 同时空气里的香料味也越来越浓了。 而绕过了第一道石桥后,他同样也看到了站在河岸两边的人群。 因为距离太远,只能看到那五颜六色的衣裳,以及一片黑压压的脑袋瓜。 “好家伙……” 他瞅着那人数至少几千人。 就好似每年农历八月的钱塘江大潮。 他去过一次。 也是人山人海。 而且还有一些脑残不顾安全巡查员的劝阻,等大潮来临时,非喜欢往河边凑。 结果一个浪头打过来,人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虽说洛水不会有潮吧,但眼前的场景和当时真的差不了多少。 而人头攒动中,伴随着李臻和杜如晦的越走越近,二人都听到了空气中伴随那如若雾气一般涌动的佛光,传递而出的声音: “诸比库,如大海唯一,咸味。正如此,诸比库,此法、律唯一,即解脱味。诸比库,以此法、律唯有一味,即解脱味故,诸比库,于此法、律中的第六种稀有、未曾有之法。见此之后,比库专注此法、律。……” “……” 李臻嘴角一抽,忍不住和杜如晦来了一句: “诸比库是啥?” 老杜登时一脸嫌弃。 心说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 可还是好心的给出解释: “《律藏》中解释:“乞讨者为比库,遵从于行乞者为比库,持割截衣者为比库。” “……你说人话行不?” “乞食而活者!” “……嗨,你直接说要饭的不就得了?” 李臻翻了个白眼,同时耳朵里的声音也让他起了好奇之心: “老杜啊,这玄奘讲的经……你听得懂不?” 说话时,俩人已经逐渐靠近了人群。 行进之中,被那波纹一样的佛光传身而过,一股股安宁祥和的佛光荡漾,让人心生暖意。 谷圛 这不算什么。 至少在俩人看来不算什么。 只是天地之炁的妙用而已。 而李臻的视野里,也出现了一個悬于洛水河半空中跌坐的光头僧人之影。 好家伙…… 可真帅。 大敌! 而杜如晦在聆听了一会后,点点头说道: “此经应当是《自说伍波萨他经》。以佛陀之口,开悟比丘,引得众生得果之经。在下读过,但也只是读过而已,并未深究。” “……啧。” 一边感慨着杜如晦的博学,索性就在人群不远处,手撑着凭栏,看着那真如同佛陀降世一般的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