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42.荡尽群魔 (第1/3页)
说书先生最首先需要的特质是什么? 诶,便是口齿清晰。 不含糊。 不拌蒜。 嘴里什么时候都得清清楚楚的。不管是说书演武,还是旁白描摹。不管哪一样,最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打开唇齿喉舌牙,让自己的话能准确无误的送到在场所有人的耳朵里。 而做到这一点后,不管说书也好唱戏也罢,嗓音的条件如何,那就看先天后天这边具体怎么用了。。 有的说书先生呢。 擅长武评。 就比如单老师,声音初听嘶哑,可细听是金戈铁马。 如云遮月。 先有月,再出云,云虚月主,有一种美玉微瑕不抱憾的味道。 而有的先生呢,则擅长文评。 讲究的是一个端坐中军帐,千年一付笑谈中。 李臻就是这样类型的先生。 他的武评不算出彩,按照老先生的说法是中规中矩。合格,带派儿,有骨,却嫩。 说穿了,就是少了一股底蕴。 但他的文评技巧却相当考究。 只要他开口,人就一定可以拿住。 腔调不疾不徐,稳如金钟,和声悦耳,不会有武评夹带的那种非常明显的齿音,同时情绪满满。 他很擅长在刻画人物、描述剧情时,把自己的情绪带给观众。 让观众如临其境,仿佛故事里发生的事情时,自己就在一旁旁观。 而此刻,河水两岸的看客也好,巨舟之上的满朝文武也罢。 当道士说出那“见我如见真武”的话语时,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种情绪。 说不上好。 说不上坏。 说不出来有多生气。 亦说不出来他这话到底有何等的韵味。 可是,无形之中,一股……似乎刻在骨子里的,对这方天地的敬畏之心升腾而出。 让不知多少人下意识的坐直了身子,或者躬下了腰。 有存在…… 降临了。 此存在非存于现实之中,玄之又玄。 偏偏得见其名,其身,其影。 原本存身的三分酒意,三分不耐,三分躁动,以及诸多计较……甚至,在面对仙佛降临时的各自之愿,之求,之想,之不得……种种“我若得见真仙,必定求之”的物欲,此刻却忽然开始退却。 众生心头所愿所想,此刻…… 海晏河清。 恭迎身姿,端正坐态。 前尘过往红尘俗世求之不得,于此刻…… 消失的无影无踪。 面对那字天空之中显化之影。 只觉得心头一片空白。 满腹贪婪如潮水一般褪去。 欲拜。 唯有拜。 方能发解心中之愿。 无求心欲得逞。 只愿,仙君欢喜。 可是,当真想拜下去时,却忽然发现……这膝盖,怎么弯,都弯不下来了。 就像是有人告诉所有人: “无需拜。自持修行便好。” 一股不求众生信仰,各司其职,应元显化也只行分内之事,相忘红尘的明悟流荡心间。 你不能拜。 你为何拜我? 你若拜,拜的是我,还是心中之欲? 无需拜,只需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当冰台之上,一道似金非金,似黑非黑……明明有色,却不知何颜的线条,勾勒出了一位似乎于亘古伫立星河洪荒之上的非凡之影时,得观得见之众生心头,自然而然的冒出了这般虽不是话语,可却自有明悟的道理。 顺心而修,自持明法。 见我拜与不拜,又有什么关系? …… “兄……兄长……那……那是……“ 不知何时,已经赶来伊阙的张二生哆哆嗦嗦的指着天空之上的虚影,对旁边的“张大生”问道。 此刻,她满脸惨白,眼底的对那道虚影的恐惧,似乎已经刻到了骨子里。 可是……明明是第一次见呀。 为何会……如此惧怕!? 自己体内的每一滴血都在发出尖锐刺耳的鸣叫。 恐惧催使着他此刻恨不得夹着尾巴逃离这里! 甚至,空气之中都弥漫出了一股血腥的味道。 非人之血。 而是好多好多的血混合在一起的味道! 那……是什么!!!!! “……” 一旁的“张大生”同样无言。 不是她不讲话。 而是根本说不出口。 只是看到那道影子,便再也无法开口了。 没来由的,张大生想到了自己在珍兽栏内时,处理的那些猪样。 就在这时,李忠苍老的声音响起: “大生二生。” 站在四辆马车前,李忠对着两个看傻了的同乡子侄喊出了声。 接着在俩人打摆子一样的扭头下,对着洛阳城的方向一指: “咱们该走了。飞马城的贵客还要抓紧医治,快点,莫要耽搁!” 李忠的声音有着一股很莫名的力量。 让俩人一下子精神了许多。 张二生想都不想就拉住了张大生,一边哆嗦一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