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97.不可妄言(4K) (第1/2页)
卧眠不过三尺,富贵过眼云烟。 当李老道眼前那富贵一场如黄粱一梦般,重新化作了现实里的青石台阶黄叶枯木时,他的脚步也停了下来。 如果说,刚才那股让自己回忆起脑子里人生最苦的剧痛,只是他冷不丁的思想跑偏的话。那么,就在刚才,自己眼前那富甲天下之景,明显就已经不太对劲了。 他不傻。 连续遭遇了两种似梦非梦的幻境后,如果在感觉不出来点东西,那他还修什么道? 回家养猪去吧。 这,肯定是人为的。 不过…… 在那位天下第三的美艳道姑眼中,以诗明志,说出了那堪称流传千古之谈的道人,站在原地后,并不是如旁人那般,眼里有了退却之意。 恰恰相反,他忽然摇了摇头。 似乎……有些看不起自己的手段!? 好个狂徒…… 没来由的,心里陡增一丝干扰心境之火的女道人刚想抬手继续…… 可却忽然听到道士眉头没恼的来了一句: “金山银山……可比不得绿水青山啊。” “……” 原本已经要扫下去的拂尘立刻顿住了。 比起刚才那可流芳百世的诗文,这句话虽然看起来直白了一些。可其中的道理……却似乎更加耐人寻味。 前者,明志。 而这后者……则像是以人族之身立于当下,于全局处的思考。 清静无为,道法自然。 求的……不就是人与天地的和谐相处么。 隐隐约约的,玄素宁觉得自己似乎明白了什么。 可又想不透。 想不透这简简单单一句话所蕴藏的道理。 “竹杖芒鞋轻胜马”与“绿水青山”这两句站在不同角度出发的话语,如同醒世箴言,在她的脑子里绕来绕去……可却依旧深埋于心田之中。 你明知道它代表着什么。 可偏偏……就是想不透。 一时间,这种纠结,让她的眉毛都不自觉的拧了起来。 可就在这时…… 那道人清朗的声音忽然在山林间响彻: “后学弟子守初,拜见高功。请高功现身一见。” “……” 玄素宁如梦初醒。 目光看着躬身施礼的道人,闪烁起了丝丝光芒后,身子再次化作了光尘。 同时,李臻的耳边听到了一声散发着淡雅之意的言语: “上来吧。” 于是,道人继续开始登山。 只是这次没有幻境了。 百十来阶的台阶不过眨眼的功夫。 当他来到了这处光看门扉就很是气魄非常的道宫门口时,对着匾额念道: “静真宫。” 话音落,偏门开。 李臻再次躬身一礼,走了进去。 倒不是说他被人瞧不起,只能开偏门。实际上,这就和普通人去某些寺庙道观祭祀,最好不要走道路中间是一个道理。 路的中间,是神道。 能走上神道的,要么是神明,要么是献给神明的祭祀之物走的。 所以,非重大节日,道观正门不开。 就算开启了,道士也只能贴着两侧走,要把中间的门给让出来。 进了道宫,一切精雕细琢之处暂且不表,这静真宫的制式,倒是和普通的道观没什么区别。 同样的是露天设鼎,鼎后为殿。 只不过……作为一个修炼者,当他透过鼎口看清了道宫内那坐在阴阳太极图之下的蒙面高功时,不免还是有些呆滞。 倒不是因为对方身型确定是个坤道。 而是…… 不供三清? 这里看制式,肯定是皇家修筑的对吧? 你不设供养“天地水三官”的三官殿也就算了,那玩意龙门山上肯定有。毕竟紫薇、青灵、旸谷三位帝君民间禁止祭祀,乃皇权专属。龙门山与香山一水之隔,两座三官殿有些不合。 可天下间不管什么道观,最不能少的,就是三清了啊。 但眼前这位高功竟然不供? 还自己坐到了……那本该是三清殿三清之位上? 好家伙…… 贫道不小心砍了三清的头,最多算是年幼无知…… 可你这直接……是把三清往死里得罪啊? 香山不打雷的吗? 不下雨的吗? 下雨时候你不怕遭雷劈吗? 他的思想又不可抑制的开始跑偏,而这时,他耳边再次响起了声音: “既然来了,为何不进?” 李臻赶紧回过神来,轻摆衣袖,扫下浮尘后,走进了这道宫之中。 道宫中摆设很简单。 无椅,只有左右共8个蒲团,在加上那位遮面高功自己的,一共是终九之数。 蒲团也只是简单的蒲团,没有什么颜色品级的划分。 而蒲团后,便是一些还未点燃的火烛。 以及位于殿屋中心处的一定黄铜铜炉,里面还散发着丝丝青烟。 青烟带香,香气有些复杂,李臻闻不出来。 这会也没心思闻,赶紧收拢了心神: “后学弟子守初,拜见高功。” 说着,从怀里一掏,把用布包着的书册拿了出来: “这几日屏息凝神誊抄《黄庭经》内景---上清、上有、口为、黄庭、中池、天中六章,请高功检阅。” 话音刚落,手里的书册凭空而飞,落入到了那台上高功之手。 李臻也不惊讶,眉眼合拢,恭敬低头。 同时心里开始查数。 “1,2,3……67。” 当查到第六十七个数时,他听见了坐于太极图之下的女道人说道: “辛苦你了,你的字,很好。” “谢高功夸赞,弟子惶恐。” 说话间,书册飞回,悬于李臻面前。 等看着道人双手接过后,台上的玄素宁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十魔印,眼前这个人……用不到百息的时间,过了两魔。 此等情景委实有些让她理解不能。 要知道,这每一魔,都代表着人生最苦之一。 这天下无论何等雄心壮志者,内心总有些不能与人言的奢欲。而若想过十魔印,便要放下。 可这些天生就纠缠在人心之中的心魔,想要放下,想要过,想要割舍……又谈何容易? 十魔,便是拦于成道之前的天堑。 能过,便能成仙。 而她自己过患难魔时,是机缘巧合之下,幼年身生大病,几度在鬼门关前徘徊,同时又引患难魔入心。重重痛苦遭遇外人不知,可万幸最后虎口脱险。当那日清晨意识回笼,清醒之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