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破庙凄楚度残夜 (第1/2页)
话说,这两位错杀了好人,内疚非常,贼人追到左近,只得含恨离去,展开了脚力,走街串巷,上树翻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得以兵不血刃甩掉了全部贼人。 这位老者,不是他人,正是大江湖上大名鼎鼎的长明道人。 另外一人,乃是护送长明道渡过黄水的那名年纪轻轻的镖头,抱有一身侠义。 他叫焦海鹏,初入江湖,还不得名号,四海英雄还认识不了几个,认识他的也不多。 此人善用宽刃的短剑,也能打飞镖和石子,准头不赖。莫有百步穿杨之功,也有指哪打哪之妙。 勿看此人身材单薄,形销骨立模样,其实很有膂力。 据他自己说,可以举起三五百斤的巨石,似家常便饭。 此外,他拳脚不俗,能打猴拳、虎拳,鹰抓手上的功夫也有建树。路上御敌,早有印证。普通贼子,十余人近不了身。 这一路走来,多亏了有他相助打点,忙前忙后,机智灵动,长明道人才得以屡次脱险,顺利到达该处。 天近子时,他们二位从东边的矮墙走出鹧鸪镇。 一路鹭行鹤伏,脚不敢停,专挑荒僻的羊肠小路,不顾荆棘遍地,树根盘虬,直奔白天焦海鹏出去探查的时候发现的山下破庙。 与其说是“走”。 莫不如说是“逃”! 贼子猖狂,恶人嚣张,长明道人未放一招,趋避仓皇,数十年江湖生涯,尚无此例,还不是“逃”么? 雨虽然不大,这会儿更小,然而却足以让这两位豪士甚是狼狈。 道路泥泞,容易失足,倘然没有点真功夫,定要摔上几跤。 约行半个时辰,等来到破庙中。 焦海鹏浑身上下湿哒哒的,像只水蛤蟆。 幸而练过内功,不觉得寒冷,不会激病。 长明道人从头到脚,往下滴答着水汤。 想起自己堂堂天山派掌门人,沦落这副模样,不禁黯然好笑。 担心小雨把孩子淋坏了,离开镇子后,便把孩子抱在怀中了,雨打湿了棉被,里面倒很干爽。 进庙后,环顾四周,堪称破陋。 庙中没有一扇完整的窗户,墙皮脱落,地上满是尘土和荒草,有人活动的痕迹,更找到几只破碗,暗忖,不过是几个乞丐在此生活过无疑。 庙中有一张三条腿的八仙桌,还可利用。 长明道人,将其靠神龛摆放,吹了灰尘,摊开棉被,把孩子放在上面。 和着屋檐下滴落的雨水,喂了一些天山派的不传秘药“天山转生丸”的粉末。 孩子哭闹一阵,不安分的睡着了。呼吸中隐隐有些游丝,碎灵掌的伤势,仍对他不利。 因怕贼人追逐到此,败露行踪,长明道人并不让焦海鹏生火。 两人湿漉漉的衣服,只好自然风干。 焦海鹏很听话,他心里明镜似的。 论走江湖,闯天下,识人心,长明道人绝对有他学不到的经验。 于是,他坐在破庙前的门槛上,观望着如针的雨幕。 眼中不断的浮现着被他用刀斫死的无辜之人。 男人死不瞑目的模样,触动焦海鹏的内心。 悔恨、愧疚、自责的情绪,推波助澜,针扎似的进入他的心房。 别看焦海鹏行走江湖,但本性纯良,发生这等事情,只怕穷尽一生也未必能够豁然。 他百感交集,真恨不得一头撞死,给那人偿命才好。 长明道人草草的脱下道袍,拧干雨水,晾在房梁上,一转身,看见焦海鹏失了神,知道他是对杀人之事耿耿于怀,便走上前,安慰友人。 “壮士,人死不能复生,等贼人散了,咱们回去,找到他的家人,留下些银钱,实话实说,谢罪就是了。你不必自责于怀,圣人也不能不出舛错。” 焦海鹏嘴衔枯草,紧紧握着拳头,说道:“道长,我明白你的意思。只是自己不能原谅我自己。我现在是又恨又自责,只怪那些贼人,阴魂不散,咱们逃到这里,他们便追到这里。他们若是不来,断不会发生此等错杀冤案,暂不提了,贼人发现咱们行踪,再回鹧鸪镇很不安全,还是等把柳公子送到安全处,我再负荆请罪去。” 长明道并不知道,此事在焦海鹏心中留下了多么大的阴影,叹气道:“说起来,我该负有相当责任。倘然不是我疏忽了,中了李俊昊的一指,导致真气不畅,伤了元气,区区几个蟊贼,还真不放在眼里。” 说到这,长明道缄默了,思绪飞到半个月之前。 如果不是有周庭和秦卫江,以及一帮镖客帮忙,孩子的性命,他的性命,焉能保全? 他很挂念这俩人的处境。 是生,是死? 是安全,还是残了? 他全不知晓。 他责备自己,技不如人,竟然是这等无用。 当时,长明道中了李俊昊的暗算,暗劲透体,起初还好,慢慢的害处凸显出来,内息渐渐错乱,无法调动,更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