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回 乐羊鲁国拜儒师 怪癖学友交相知  (第2/3页)
程去安邑,却当一路保重。”林虎在路上照顾乐羊,就如同伺候师尊,倒也十分说得来,真是不打不成交,竟如结交友人一般。这时却要分别,也是有些恋恋不舍,听乐羊让回,再难推却,只得道别离去。    乐羊便在汜水关口,乘船渡过黄河,沿大路向东赶往卫国,待过其境,便到鲁国,一路上倒还顺利,并未遇到险阻,因这时各国暂时无事,尚且安宁。当他来到鲁国都城曲阜时,稍作打听,便很快找到曾参大师的学府,并顺利通过了审定,即成为一名入门学子。也是乐羊曾拜师学艺,有一定的学识基础,才会报名即收,也或是看其有些才华。这曾参本为孔子得意门徒,全面继承了儒学之精髓,论道精辟深刻,受到时人崇赞,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其实,也是因其学成的众弟子,多人已在各诸侯国入仕从政,均对恩师崇拜抬捧,平日言扬,交口赞美,才有了如此盛誉远播,使得各国通晓其名,交相传颂,声名渐显日隆。    乐羊入学后,便交了规定的学资,当时即叫作“束脩”,就是如今的学费,并捎带给师尊送些礼物,自然能顺利入学听讲,成为其学府中的学子,倒也荣光。乐羊很珍惜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认真的听尊师的讲解,对所学内容力求深解,并且勤奋刻苦,逐渐受到师尊和学友的好感。学习内容主要是,孔子所编撰的春秋历史,析判前人的是非得失,还学治国的策论,并宣讲孔子经典论述,以全面阐述孔子的治国之道。乐羊开始很感到新奇深奥,后来学而久之,却能习以为常,也便能顺着整体思路,自行学得些高论至言,收获颇丰,长进很快。有时还与学友争论,发表自己独到见解和思悟,很得师生褒赞,因此学习很是出色。    在就学期间里,乐羊想起吴起说到过的,逆师之意而动,抒发与所讲相悖之论,就必会受到咎罚,甚至会被除名废学,不会有好结果。于是平日谨言慎行,也为接受教训,避免此弊端发生,且与同窗为善,很注意自己的节cao,慎重品行,因此人缘很好。但吴起的一些想法看法,却一直萦绕心中,并在脑子里打转,遍观当今之情,与世间现状情形相对应,确实有学而无可用的脱节之忧。或许从政的基本必备内知,当要学识广博,对历史事件情节解明无误,策谋善思善对,定会得到当权君卿赏识,或可谋得一官半职,但却显得平庸无计,难有大的作为。因此,他不断思考观察各国动向,力求学到些从政实用之策,其它内容并不怀有多大兴趣,但也做到表面敷衍,却自有心中盘算。    也或许机缘使然,平日在学友中,乐羊却遇到一个名叫“王栩”的学子,看其平日少语寡言,从不与人提及家事,只听说家乡为漳河畔的邺城。此人对学友们争论之事,多是默不作声,听后淡然一笑而已,不置可否,从未表示个人看法,不知其内心何想,凸显得孤脱不群。乐羊感到此人怪异,很是与众不同,便留心单独接触交谈,当说到一些论见时,这王衍却有独到理解,且深刻精辟,多为人所不曾想,显得高深莫测。这使乐羊深为佩服,也就愿意与之交往,时常讨教些疑难认知,解悟所思之事,交往时间一长,便觉得大获收益,自是与众有别。此时,其它学友却认为此人沉默寡言,其性格显是孤僻,乐羊却与这人为友,很是不好理解,可乐羊却并不在意,继续与之交往亲近,或许是其性格使然,具有强烈好奇心缘故。    王栩因其它学友不愿与之交往,只有乐羊喜与自己相近,也实缺孤寂之中的友伴,倒能欣然接受。等到后来日久天长,俩人竟成了亲密无间的挚友,一直到掏心吐肺,无话不谈,这也是两人不曾想到的,至于其它同窗学友,多是难于理解其中缘由。乐羊与王栩交往长了,才逐渐知道了其悲惨家世,及坎坷的人生经历,也渐渐理解了此人,其沉默寡言的性格养成,是有深层原因的。以乐羊正直豪爽的秉性,与王栩交往日深,渐渐知道了王栩的家世,及走过的不平之路后,不但未产生歧视之心,反而却生出了怜悯之情。并从内心中佩服此人,看其虽然年龄不大,却有着超乎常人的成熟,胸怀刚强的坚定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恒心毅力,及观判认知世间情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竟与众不同,值得尊重。    而王栩却也考察观测到,乐羊是个正直爽快之人,且心地良善多情,且是个能做大事,德怀高尚,能值得信任,且有君子风范之人,定然不会对己不利,不易被伤害。所以愿意与之交友,且心思甚笃,以此产生了意合情愿之想,遂后交成契友,也就不足为奇了。    说起这王栩其人,当时的家父身世,还真是个难解之谜,但也还是有些蛛丝马迹可寻,却要费些笔墨才成。原来王栩出生在漳河边上的邺城,就在向北十里不到的一个村庄,叫作“王家庄”,如今叫作“谷子村”,是个农家大户中,却有着一段奇缘怪事。要说透此事并不容易,得翻箱倒柜的捋清来龙去脉,当要从谷子村一个古怪离奇的传说故事说起,揭露出王栩的波折生世,只有穿透重重迷雾,方可揭示出真情实况,却是个使人听后,不禁唏嘘的悲情痛事,令人不堪回首。    这正是:儒学门生鲁城逢,治世之言何坚承。诸国欲望当审视,应流随势岂盲行。交友缘分秉天意,奇异表象探深层。性癖来自缘由故,非常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