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章 生丝处理 (第1/1页)
张姐和李姐对蜀锦的热爱并不比吴婶少,程锦完全不敢提成品桑蚕丝线的事儿,只敢乖乖的跟在一旁处理生丝。 凭借从小到大混迹蜀锦坊的经验,处理生丝基本的步骤她还是知道的。 但第一次独自处理生丝,难免会有些小忐忑。 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可能会出现的损失,程锦这次只拿了一缕绞装好的生丝。 首先,需要给生丝脱胶。先在干净盆子里加上半盆水,再将生丝放入水中完全淹没、浸泡。 浸泡的同时开始准备碱水,水和碱以200:1的比例混合,煮到半开的状态。 接下来,将浸泡好的生丝拧干水分,放入装有碱水的锅中浸泡。 程锦回忆着张姐她们先前的处理方式,将生丝下锅后,拿夹子拨动生丝,避免它们粘在一起。 同样的,碱水得淹没生丝,保证每根蚕丝都浸泡到碱水溶液。 之后,盖上锅盖继续蒸煮四十分钟左右。 煮成开锅后,关火,让蚕丝在锅里自然冷却。 当然,大部分时候锅不够,只能将碱水和蚕丝倒进盆里冷却。 程氏蜀锦坊用来煮丝的锅只有两口,所以程锦是单独倒在盆里冷却的。 “搞定!”程锦拍拍手感叹道,“还真是不容易。” 这才是开始,后面的流程还多着呢。处理完生丝后还得染色,没个三五天搞不下来。 张姐凑过来仔细瞅了瞅她的成果,不吝惜表扬道:“不错,第一次独立做就做这么成功,可以的。” 虽然有些小瑕疵,但在她和小李的协助下,已经挽救了回来。 程锦被夸的十分不好意思,寻了个机会直接开溜。 至于盆里的蚕丝,等下午也就差不多了。 午饭很好解决,直接就在坊里吃五爷爷做的大锅饭。 五爷爷并非专业的厨师,但烧菜却是他少有的爱好之一。往常也是他担任食堂的大厨,手艺不比外面餐馆里的差。 程锦躺在院儿里的躺椅上晒太阳午睡,睡得迷迷糊糊,才发现文洮坐在她身旁。 她抬手遮了遮阳光问道:“你去哪儿了,怎么一上午都没看到你?” 她开始泡生丝的时候就没见到他,吃饭也不在。 “我去买工具箱去了。”文洮将手里提的工具箱往她眼前晃了晃道,“下次找不到我记得打电话。” 这年代又不是通讯靠吼的时代,吼的话他听不到。 程锦白了他一眼:“谁找你。” “你买工具箱做什么?” 文洮除了买了工具箱,还买了许多木块。 接下来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在捣腾他那些木块,时不时还凑到织机跟前去念念有词。 别人或许会以为他病了,但程锦知道,他这是要准备做织机模型。 回家后,程锦又将陆染给的丝线样品拿出来观摩,真别说,做的是真好。 可惜啊,她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说服爷爷。 “哎!”她长叹口气,将样品收进包里,辗转反侧许久才睡着。 今晚她又做梦了,可惜梦的不太好。竟然梦见向来疼她的吴婶,拿鸡毛掸子跟着她撵,说要好好教训她。 眼看就要撵上了,程锦一个激灵,被闹钟吵醒了。 她蹭的一下坐起来,拍拍胸口大松口气:“还好是做梦~” 吴婶那么温柔的人,怎么可能追着打她嘛,要打也是打文洮。 然而,当踏进蜀锦坊看到吴婶手上拿着的鸡毛掸子时,她慌了。 完了完了,该不会梦想成真,要打她吧。现在跑还来不来得及? 就在程锦犹豫要不要跑的时候,吴婶儿转过身来发现了她。 “小锦?愣着做什么,过来。” 程锦一个哆嗦,不动声色的往旁边挪了半步,保证伸手就能拉到文洮这个挡箭牌。 她指了指吴婶手上鸡毛掸子,弱弱道:“吴婶儿您拿鸡毛掸子做什么?” 文洮挑眉,没说话。 吴婶儿嘴角微抽,就站在原地看着她。顺手拿鸡毛掸子敲了敲,幽幽道:“你说呢?” 眼看程锦的小脸逐渐崩溃,吴婶这才无奈一笑,抬手拍了拍身旁的绷架,没好气道:“放太久了,积灰。” 程锦小脸微红,连忙跑过去帮忙拍灰。 到底不是要打她啊,不是就好,不是就好。 两个绷架其实只空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没多少灰,不一会儿就处理完了。 程锦将自己选好的桑蚕丝线拿出来,乖乖做好等吴婶儿下一步安排。 吴婶儿撇了她一眼道:“坐近些。” 这丫头,隔那么远,当真以为他要打人不成。 “嘿嘿,好嘞。” 程锦这会儿终于摆脱鸡毛掸子的阴影,想起自己昨天想好的死皮赖脸的对策,笑嘻嘻的凑近吴婶儿道:“吴婶儿,编花本是不是可费劲儿了,听说有些要编一个月。” 吴婶挑眉道:“那是自然,这一步至关重要,可不能出一点差错。你可得瞧好了,慢慢儿来,不要急。” 程锦连忙点头应下。 “来,看好了跟我一起来,先要绷纤。”只见吴婶拿起纤线开始动手。 “看到绷架上的这些孔没,咱们得先将纤线对穿在花绷子上,再绾结绷紧。”吴婶边动手边解说,“其他的孔也按照这个一样穿,穿好了再接着下一步。” 趁这个空挡吴婶趁机科普道:“咱们蜀锦可是四大名锦之首,其他的锦都有咱们蜀锦的影子。等你学会了织蜀锦,其他的自然而然也就会了。要不是当年~哎!” 说到这里,她长叹一口气,没再继续说下去。 “会好的吴婶儿,我一定让咱们的蜀锦再创辉煌。”程锦朝空中挥了挥捏紧的小拳头,给自己也给吴婶加油打气。 她相信有朝一日,自己一定能带领蜀锦坊所有人,将蜀锦再次推送到世人面前。 让世人重新认识蜀锦,再次记起这门古老又精湛、被遗忘的技艺。 “先将眼前的事儿做好再说吧。”吴婶声音凉凉道。 她虽然回来了,但到底对重振蜀锦辉煌没多大的信心。 眼下最重要的是传承,必须在她倒下前,将这门手艺传承给年轻一代。 没有传承,再精湛古老的技艺,都终将会被遗忘,会被彻底封存进历史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