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章 原始的野居部 (第1/2页)
三个人驾着狗,飞驰在大雪原上,如同一场障碍赛狗,人兴奋,狗也兴奋。 准备进山的时候,唐括老猴子抬起看了看日头,觉得时间还来得及,便停下雪爬犁。 让大家休息一下。 歇歇狗。 不知为啥,张宁的心情无比舒畅,竟然唱起歌来: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啊 那里有满山遍野大豆高粱 在那青山绿水旁 门前两棵大白杨 齐整整的篱笆院 一间小草房啊 哎哟 ........” 而老猴子和阿骨打就静静的听着,连狗们都不叫一声。 张宁的歌唱得不错。 唱完了,阿骨打将酒递过来:“张宁,这歌唱的是你家乡?” 张宁闷了口酒,心想:这歌唱的就是脚下这片土地,唱的是一千年以后的人们,安居乐业。 可是他不能这么说呀,只好应到:“嗯,算是吧。我们那里的人差不多就这样。” “东京辽阳我还真没去过,什么样?”唐括老猴子问道。 ....... 这可没法说,因为张宁也没去过。 不过以辽阳两千多年的历史,就算在古代也应该是个繁华的城市吧,不然怎么叫东京辽阳。 于是张宁按自己的理解,以及电视上看的古代街道,胡诌了两句:“东京辽阳很繁华,街道很宽,有很多铺子,什么中药铺、布庄、饭庄、点心铺子,对了,还有春楼和赌场。” 有根据的胡编乱造、胡说八道是张宁所擅长的。 反正他们又没去过。 “嗯,差不多这样,我去过会宁府,差不多就这样,辽阳应该会更好一些吧。” “哦,对了,我家乡还有座白塔,辽阳白塔,很雄伟壮观。” 在张宁的记忆中,辽阳站前白塔公园的白塔便是辽代建的。 这是辽宁唯一能将前后一千年联系起来的建筑。 有机会,一定去看看千年前的白塔,张宁想着。 唐括老猴子见休息的差不多了,站了起来,拍了拍屁股,说道:“上爬犁,马上进山了,剩下的路不好走。” 张宁往山口处看了看,前面的路还好。 而事实上这路很快便用实力证明,它有多难走。 进山不多时狗便跑不起来了,但唐括老猴子并不让他们下雪爬犁,尽管张宁的脚已经冻的木了。 “这山里有雪窝子,爬犁掉不进去,人就可能会掉进去。” 张宁向四周看了看,这里是没有人迹的,大山里面坑坑洼洼,还真不知道哪一脚窝在了雪里,虽然不至于有生命危险,但是耽误事。 可这冻的发木的脚,让张宁决定下来走走。 他不是背了枪吗? 反正在背上有些硌得慌,不如哪来探路。 于是张宁下了雪爬犁,拄着枪,深一脚浅一脚的在没膝的雪地里趟着。 很快他发现,自己的这个决定很错误。 且不说走的慢了,雪从靴子口灌进来,脚更难受。 还是慢慢的在爬犁上滑吧。 看着张宁折腾,阿骨打笑了。 “唐括叔叔,天黑前应该能到野居部吧?”阿骨打问道。 “大山里比外面黑得早,只要不走错路,应该可以到。” 只要不走错路? 张宁最怕听到这样的话。 以他的经验,经常是好的不灵,坏的灵。 所以张宁很不放心的问唐括老猴子:“撒骨头人,如果走错路了怎么办?” “要是走错了路,就被困在这山林子里了。就看你是什么运气了,遇到狼群的可能性大一些,运气好的话,可能会遇到老虎或者豹子。如果什么都没遇到,这样的天气,很可能会被冻死。” “你这意思,就横竖都是死呗?” 敢情走错了,就是一条不归路了。 阿骨打笑了:“如果一个人的话,很可能是这样,像我们三个人,还有十几条狗,不会这么惨的。” 听到这话,张宁稍稍有些放心了。 可张宁这心刚放下没几分钟,“嗷~呜~~”,远远的传来刺耳又充满悲怆的狼嗥声。 惊得林子里的鸟都飞了起来。 “这天还没黑呢,怎么狼就出来了?” 虽然狼叫在草原上并不陌生,张宁听过很多次,可是这一次很不同,毕竟他们是在深山老林当中。 老猴子的脸上却露出了笑容:“能听到狼叫,就不远了。” “啥?你是说狼不远了?” “嗯,不远了。” 狼不远了,可张宁的腿肚子软了。 这要是有导航就好了,就能早点走到野居部了。 这时,只见老猴子不慌不忙的从怀里掏出个东西,放在了嘴里。 只听“嗞~~~~~~~~嗞~~~~~~~~~”声音很长,很尖。 很快,大山中传来同样的回应。 唐括老猴子的笑意更深了,驾着狗朝着回应的方向驶去。 “他们吹的是什么?” “骨笛。”阿骨打回应着。 “好的猎人像猎狗一样,很有方向感,并且身上会配带骨笛来相互联系。一旦遇到情况,就会吹起骨笛,离他最近的猎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