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富妃_番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番外 (第1/2页)

    兴宗七年(太子楚星卓登基第七年)商禹周边几国同时对商禹发起国战,一时间边境百姓惊恐不已,然而北境的百姓却没有外出逃命,他们的理由是,有北境王在,有太上皇在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如今边境正处于危境之时,各位爱卿看派谁去出征啊?”兴宗皇帝在早朝上问道。

    “回皇上,北境有北境王在,想必问题不大,只是东、西、南面的敌人一直以来都是小打小闹,这次发动如此大的进攻,看来是几国已经达成了某种协定,瓜分商禹对他们来说是利益最大化的驱动力。”赵尚书说道,赵大人已经荣升为兵部尚书。

    “回皇上,商禹这几年经济繁荣,国库物资充裕,只要选对了带军将士,打退敌人甚至是扩大我们的疆土,都不在话下。”户部侍郎唐晓磊说道。

    “回皇上,赵大人唐大人说的有理,不过我们现在讨论的是这三面该派谁去出征的问题,出征的人选一定是能打胜仗,至少能将敌人遏制在国门之外的。”吏部尚书说道“放眼全国,很多能打的将士都在北境,朝廷能带兵打仗的只有御林军首领唐乐唐大人能担此责。”

    “皇上,北境有被境王在,可以将一部分优秀的将士分拨到其他几个地方,这样既能权衡打击敌人的势力,也能让商禹更加安稳。”刑部尚书说道。

    北境因为有太多优秀的将士,很多大臣都认为有些功高盖主了,所以这一次,他们自认为想帮皇上消磨一些北境的势力。

    “皇上,臣听说赵大人的二女婿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才从军六年,就已经是副将了,臣认为他可以担当一方主帅出征。”工部尚书说道。

    “臣也听闻边境主将张将军的儿子也是频频立功,也是一方副将了,臣认为他可以担当一方主帅出征。”吏部侍郎说道。

    大臣们提出的人选,两个唐家人一个张书宏,赵尚书和唐侍郎低着头沉默。

    “众位爱卿提出的人选,很符合朕意,不知道赵爱卿和两位唐爱卿一下如何?”皇上点名两人问道。

    皇上如今江山坐得稳,除了楚星腾稳稳守着北境外,唐家无偿把做豆腐的方子贡献出来,在经济上大大拉动全国经济的发展,加上大衍学堂培养出的众多医护人员,老百姓的寿命也增加了不少,所以有唐家人出征,皇上是放一百个心。

    很多大臣都劝他不要太放心唐家人,他却说没有唐家就没有如今的他,所以即使有一天唐家人要扶持北境王当这个皇帝,他也愿意拱手相让,这个位置,本就是北境王有意让出来的,他享受了那么多年的荣华富贵,也满足了。

    “启禀皇上,能为国尽忠,是臣/小婿/舍弟的荣幸,臣别无二心。”赵尚书,唐乐,唐晓磊同时说道。

    “好,朕还记得初到大衍村的时候,唐乐还只是一个护卫,晓晨只是一个毛头小孩,时过境迁,你们都成了国家栋梁了,朕很欣慰,也很庆幸能有你们一起帮朕扛起守护江山的大任。

    拟旨,任命御林军统领唐乐为征西大将军,负责拦截西面的敌人。任命副将唐晓晨为征东大将军,负责阻击东面的敌人,任命副将张书宏为征南大将军,帮朕把那些眼顶朝天的敌人赶出去。”皇上说得慷慨激昂,大家仿佛看到大军出发的模样。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位大臣纷纷磕头喊着。

    皇上站起身“事态紧急,八百里加急让张书宏和唐晓晨回京,兵部点兵做好出发准备,户部准备好粮草,等他们一到,立即出发。唐乐这里,等军队集结完毕后,粮草准备齐全,立刻出发。”

    “是,皇上。”国难当头,众位大臣看到皇上对唐家的信任,也不敢有任何怨言。

    下了朝,唐乐、唐晓磊和赵尚书在赵尚书家集合,赵尚书先开口“现下皇上做的安排,是挑战也是机会,我会写信给晓晨,让他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回京都,唐乐这里,你能带走的亲信没有多少,好在大衍学堂现在有适合上战场的人,晓磊写信回去,如果他们自愿参军,就让他们跟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