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7章 干架 (第1/2页)
张万和一发话,整个兵工厂的工人都紧锣密鼓的忙活起来了。 在正是开始试验之前,先得整几个大铁箱,铸造几十个弹壳。 制造手榴弹,大伙儿都熟门熟路了,很快就搞出了所需要的弹壳。 正式开始试验之前,张万和忙不迭的跑去工程现场喊来了孔捷。 毕竟这个法子是孔捷给搞出来的。 人家大学生剖析原理,将老工人提出的焖火技术与他从德国留学时学来的白心韧铁处理结合起来,总算搞出了土洋结合的韧化处理方法。 但废品率太高了,造出一百个,起码有一大半就是坏的。 大伙儿愁的焦头烂额也搞不出解决办法。 谁知孔捷几句话就给轻描淡写的解决了。 高材生徐子明也认可了。 他张万和不服都不行。 这搞试验的时候,必须得拉来孔捷。 有啥子问题,最好当场就解决。 看到张万和那火急火燎的架势,正拿着笔记本记录的参谋长奇了。 “张万和,你一个后勤部长,兵工厂有啥事还非得让孔捷出面? 去去去,别添乱。 这是副总指挥亲口下的命令,搞地道是咱们现在的头等大事。 有什么事,等忙活完地道再说!” 张万和连忙解释:“参谋长,我这也是头等大事啊! 总部老早就下命令让咱们仿制掷弹筒。 造是造出来了,但炮弹卡在原料上面。 造炮弹用的是小鬼子的轨道钢。 但自从小鬼子对铁路线加强了警戒,咱们再想搞轨道钢就艰难了。 这不,连迫击炮弹都被逼得快停产了?” 参谋长闻言道:“不是听说,厂里已经找到了法子?” “之前找是找到了,”张万和继续道:“但是废品率太高,凑合是能凑合用,但是效率太低,太浪费时间金钱和精力啦。 但现在可不一样,孔捷这家伙儿给出了法子,搞出了另一种韧化技术。 参谋长,这可是咱们军工生产的大事啊!” 听到这,参谋长二话不说直接道:“那就先搞韧化技术!” 身为参谋长自然知道韧化技术的重要性,跟之比起来,就是地道也得放一放。 更何况地道方面,线路图已经搞出来了。 先让工人照着挖,有什么问题再找孔捷解决就成了。 等张万和拉来了孔捷,大伙儿这才正式开工。 就照孔捷所说的步骤,一步步实行。 将白口生铁铸成的炮弹壳,一个个装进大铁箱里。 在底层、空隙以及壳体中都填上耐火砖碎粒。 封箱之前,在最上层铺了弹壳碎片,然后就可放进炉窑里烧了。 韧化处理是靠高温分解碳化铁而达到的。 所以升温速度、温度高低、保温时间、冷却速度,都直接影响韧化铸件的质量。 在缺乏测量仪器的情况下,几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发挥了巨大作用。 也不需要仪器,只观察炉窑火焰色彩亮度就能判断出温度。 不过只靠人工看火,还是会出现误差。 咱厂里没有仪器,眼下也没有其他办法,就这么凑合着干吧。 就要点火开烧的时候,孔捷提醒道:“等会,先切几块银元放进炉窑里。” 在其他人不明所以的时候,徐子明迅速反应过来“哦”了一声。 “孔团长说的对,纯银的熔点是960摄氏度,银元开始融化的时候,就代表温度到了。” “说的对呀,要是银元没融化,那就继续提高温度。 咱们在厂里呆了这么久咋没想到呐?” 师傅们正在发愣的时候,张万和喝道:“还他娘愣着干嘛?赶紧去找银元!” “哎!” 师傅们脸上有些挂不住,咱们都是厂里的老员工了,这么简单的方法想不到。 还得靠孔团长一个带兵打仗的提醒。 徐子明也有些敬佩的看着孔捷,他之前还问过了,孔团长是不是在哪里念过大学,或者干脆留过学? 用孔捷的话,他就是大老粗一个,不过当兵之后,跟政委学习过写字认字。 徐子明有些难以相信,这样一个文化水平有限的军人,怎么想出这么严谨的,符合科学原理的韧化方法? 而且,反应的又如此快速,想到可以利用银元的熔点来确认温度。 连他这个高材生也没能及时的想出来。 银元很快就拿来了。 咱们八路军虽说穷,但几块银元还是拿得出来的。 将银元都切成几小块之后,放置在炉内的不同位置。 接下来,就是加热和长时间的保温工作了。 说起来简单,但过程可不简单。 炉窑得没日没夜的燃烧,工人们得时刻注意着银元的状态。 温度高了不行,温度低了也不行,就得保持在950摄氏度的高温下,持续燃烧。 因此工人们被分成了三班,寸步不离的轮班值守。 几天过去,张万和熬得两眼通红。 他哪里睡得着啊,生怕一个不注意就出了岔子,导致整个过程失败。。 时不时的看看这个,瞅瞅那个,叮嘱这个,吩咐那个。 “都他娘的把现在这个火焰的亮度颜色都记住了! 老子的要求是,大眼一瞅就知道温度够不够!” 厂里工人都悄悄说,上次鬼子撞进八路军腹地,找着的咱们的兵工厂,也没见部长急成这样。 孔捷自然是不需要参加轮班的,开烧之后,就没他什么事了。 盯完了地道,偶尔过来看看情况就成了。 除了急得跟热锅上蚂蚁的张万和,最忙碌的就属徐子明了。 不管自己轮不轮班,他都过来察看炉窑的情况,时不时的叮嘱工人,再埋头记录几笔。 要不人家是高材生呐? 果然严谨专业。 盯盯地道工程,瞅瞅韧化处理的情况,孔捷还得看看他拉起的那帮子新兵的情况。 加上王明那一个排,现在孔捷手底下有两百六十多号人了。 这两百六十多名新兵编成了两个连。 一连长由王明担任,二连长由魏大勇临时担任。 孔捷忙着地道的事,这两个连也没闲着,来兵工厂的第二天就开始在魏大勇的督促下开始训练了。 队列、拼刺、格斗、投弹、射击训练、体能…… 要说在这些训练项目之中,新兵们最喜欢的是哪一项? 那肯定是射击了。 加入八路军不就是为了拿枪打鬼子? 至于枪支弹药方面压根就不用愁。 上次从鬼子张家庄据点就缴获了一百多把长枪,两挺歪把子轻机枪,两具掷弹筒,还有不少弹药。 另外孔捷的系统空间之中也还奖励不少枪支弹药呢,装备两个连完全足够。 因此一个连配备6挺轻机枪、6具掷弹筒、20把冲锋枪、1门90mm迫击炮。 这个火力配制,孔捷自己不大满意,但是参谋长看了觉得有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