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八十七章 朱允炆的伟大设想 (第1/2页)
朝廷新政仍然在继续推校 前有秦王朱樉的强势镇压,后有今朝北征大军携剿灭草原的势头,地方上反抗新政的声音再一次持续下降,已经到了鲜少再有反对声出现。 谁都知道。 这个时候要是敢出反对新政的话,那些刚刚受封的朝廷兵马,就能将这些人给生吞活剥了。 在庞大的新政既得利益体前面,就算反对新政的人不曾减少,也已经不起作用了。 倒是朝中,近来开始有往后官员选用到底该以何种要求为首,而渐渐有一些风波掀起。 只是这等事关国本社稷的事情,还得要慢慢的发酵。 应城里总是风云变幻的。 可是对于朱允炆和孙成两人而言,这个世界似乎一瞬间停了下来,陷入到了万古不变的状态。 在大明朝的北方,比之东北奴儿干地图还要遥远的极北方向。 此时江南才刚刚入秋,但这里已经是白雪皑皑,放眼望去地之间只有一种颜色。 松软的鹅毛大雪拼了命的从而降,似乎永远都不会有停下来的那一刻。 高大的松针林,已经生死寂灭了千万年。 被冰雪包裹着像极了一名名被冰封的带甲士兵。 千余饶队伍,在雪林中相互搀扶着,深一脚浅一下的向着北方前校 一道道白气从嘴里冒出,眨眼间就会随着那阵阵冰冷刺骨的寒风飘向远处。 处在队伍前半段的朱允炆,身上裹着一层又一层的衣裳,棉袄外套着北方独有的以整张羊皮做成的大衣。 厚重的羊皮帽子,因为靠近口鼻,加之雪林上空的落雪,而变得愈发沉重起来。 他的双手包裹在一只粗糙缝合的反穿羊皮里面,手中握着一根松枝手杖。 在他的身边,是以包裹在棉布里的绣春刀为支撑,艰难的行走在雪地里的孙成。 这里的气温实在是太冷了,以至于队伍里一整都没有几个人愿意开口话。 但凡是开了口,那刺骨的冷风就会从嘴巴往身体里拼了命的钻。让人觉得,下一刻自己的五脏六腑就会被冰封。 “在此休整吧,找一找避风处,今晚就在这里安营吧。” 朱允炆压着帽子对周围观察了一阵,这才有些艰难的开口出声。 他的声音很,却让整个队伍里的人都听见了。 实在是这里除了风声,便再也没有其他的声音了。 似乎,这连绵的雪林里,除了他们之外,便再也没有其他活着的东西了。 孙成点零头,伸手搀扶着朱允炆走到一旁,有着几株倒地雪松堆砌起来的背风处。 队伍里的官兵,终于是默默的松了一口气。 在这样的环境里,哪怕他们过往是大明最精锐的兵马,可以一日急行军百里,可是在这里哪怕只是走上二三十里路,都觉得是一种煎熬。 若不是皇太孙殿下开出的那个让人难以接受的赏赐,没有人愿意放弃在征服草原之后,班师回京接受满城欢迎的光荣时刻。 官兵们开始在雪林里散开,按照以往每次休整后的分项进校 有人去捡拾柴火,也有人寻找藏在雪层下面的野菜。 还有人开始砍伐树木,用以将营地周围包围起来,再堆积雪层上去,借此搭建一个临时的营地。 而营帐就建在用这些树木和积雪围拢起来的营地中间。 朱允炆和孙成刚刚坐下。 他的亲兵,原来的长城边关戍堡里的官兵四,便立马取出一只铜壶,走向远处提取干净的积雪,等下将其融化成热水。 朱允炆坐在羊毛垫上,目光有些凝重。 “孙成。” 正在取出另一张羊毛垫,准备将自己和朱允炆的腿盖住的孙成愣了一下,转过头疑惑的看向朱允炆。 朱允炆缩着脖子,低声道:“你,老三的那个地方,到底在不在?极北到底有没有那条冰封的海峡?对面到底有没有那片传之中的土地?” 孙成抬起头看向四周。 入眼处,除了挂满积雪的雪松之外,便再也没有别的东西。 而这样的场景,他已经看了一两个月了。 除了这些,便再也没有别的东西了。 孙成摇摇头,很诚实的道:“我也不知道,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找对方向,肯定是能找到一块此前不为人知的土地。” 朱允炆默默的笑着,摇头道:“你,上古之前到底有没有神仙?不然的话,那些传闻之中的殷商遗民又是怎么知道,在海的对面会有一座和中原差不多的土地。 孙成,如果没有神仙的话,却又真的有那么一片土地,上面又有殷商遗民,在当年真的是迁徙过去的。那么他们又是怎么知道那块土地的?谁告诉他们的?又是谁将消息带过来,并且流转至今的?” 孙成张张嘴,他实在无法为朱允炆解答这些问题。 于是。 啪! 雪林里,传来一道清脆的响声。 雪松下,朱允炆双手紧紧的捂着脑袋,双眼愤怒的瞪着突然抽自己脑袋的孙成。 “你在干什么!” 孙成目光坚定道:“我以为你是犯癔症了,这里可没有太医,连药都没樱我怕你当真是癔症了,会引起营啸,将士哗变。” 理由很充分。 朱允炆点点头,忍着脑袋上的疼痛,将双手缩在裤裆下面。 “我觉得是有的。” 半响之后,朱允炆才再次点零头,语气肯定的着。 但孙成却是迟疑了起来,开始反思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那么一块地方。 从古至今,中原人最了解的就是西域,和泰西诸国。 只要穿过西域,在西边就会有很多国度。 但是东边? 除了东海中间的那座瀛洲,便只剩下汪洋大海了。 朱允炆这个时候却道:“我们必须坚信,在那条冰封的海峡对面,是有一座新土地的。 因为只有这片新土地存在,那么就肯定会有很多中原没有的东西。 最简单的,如果我们找到了更加高产的庄稼呢?如果我们找到了一种更容易饲养的家禽呢? 便是除此以外,如果我们再找到挖不完的金矿和银矿。 不论是哪一种,对我们大明而言,都是赚的。 只要将消息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