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明皇权的绝对统治 (第2/2页)
故问。 朱元章也果然是瞪了一眼:“等咱风雪取才后再议!” 朱标在一旁呻吟了一声,幽幽道:“父皇,是不是该回去了。” 朱元章拍拍屁股,大手向着周围一挥。 “太子发话了,咱回去。” 皇帝老爷子拍屁股走人,回头看了眼被人抬着跨过西华门门槛的太子。 朱元章又愤愤道:“今天就全拆了!” 落在后面的孙狗儿犯了难。 看着皇帝老爷子扬长而去,肩膀一软。 朱允熥也拍拍屁股站了起来,走到孙狗儿身后,举手拍拍他的肩膀:“做成活扣凹槽,太子爷出来,头前让人起开,过去后落回。” 孙狗儿脸上一喜。 如此便不算坏了规矩,赶忙就要道谢,说上几句皇太孙英明神武之类的好话,却发现三爷已经是奔着东宫过去了。 旋即,孙狗儿手臂背到身后,挺起胸膛,亦是挥挥手指指点点的。 “都听到没有,咱们家三爷说的办法,照着三爷说的法子去办!” “这宫里头,哪里都不能拦着咱们家太子爷的路!” 四处的太监们赶忙应是,有人去将作监寻人,有人去各处规划太子爷可能途径的地方。 …… 且说朱允熥这边,老爷子和老爹回了中极殿那边,他则是回了趟东宫。 从浙江道赶回应天,一路上就没有吃好喝好睡好的。 足足泡了半个时辰,才将自己从浑浊的污水中扒拉起来,又在另一桶里泡了小半个时辰,这才在闻讯赶回东宫的汤鹊清和沐彩云两女伺候下,穿戴好了一身专属大明皇太孙的常服。 相对于浙江道此前那天寒地冻,民不聊生,官绅被杀的血流成河,半座浙江道尽没相比。 东宫里头目下总是欢喜的。 二十三叔朱桱彻底不回后宫李贤妃那边去住了。 每日就吃住在东宫,往大本堂进学。 汤鹊清和沐彩云虽都出自将门功勋人家,但辅导他一些识文断字还是足以。 小朱桱大概是瞧出了两个大jiejie往后在宫里的地位和身份,总是有些讨好的意味。 只要他每每露出一脸的憨厚却并不老实的笑容,手里就总是能多少好几份吃食。 朱允熥的大妹朱清静却总是那般的贤良淑德,整日做着女红、读着女德,顺带实在忍受不了的时候,就会管教一番二妹朱清姝、三妹朱清宁。 小小的东宫里,在这些人的组成下,倒是比过往更加的别样热闹起来。 朱允熥的回来,引得东宫里头更是欢乐。 几个小孩嚷嚷着三哥哥春节不曾在家里,少了一份红包压岁钱,这一次得加倍补偿。 就连朱允熞,也终于是少了些懦弱胆怯,小心翼翼的跟在几个姐妹身后,对着朱允熥伸出了手。 这就是很好的改变,若不是有国事在前,朱允熥觉得自己应该对这孩子更好一些,最好是带在身边多教一些东西。 临出东宫,朱允熥还深深的望了站在宫门后的朱允熞一眼。 他不由想到此时被圈禁在中都凤阳皇城里的老二朱允炆。 不知他如今如何,是否真的如那日在通济门后东水关码头上所表现的那样,真的是心中已经开释。 想着想着,他又想到远在北平的老四叔朱棣。 想必自己如今是监国皇太孙,又去了一遭浙江道的事情,他都已经知晓了。想必,张志远目下也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沿着甬道走了几步,朱允熥又想到远在倭国的镇倭大军。因为距离的原因,那边一直都不曾有什么讯息过来。 只是他清楚,这会儿时间尚且短暂,开采银矿,稳定倭国内部南北持续分裂的局面,还需要李景隆、张翼、铁铉他们长期勠力同行。 倭奴大概会和第一批银子回来。 倭奴送去山西陕西两道,替代大明百姓,去开采煤矿,增加产量。 用倭奴,朱允熥不心疼,便是矿坑坑道塌了又如何? 倭国如今都快要相互头打烂了,吉野家还要大明去稳定局面,他们没有时间来顾忌这些到了大明就会变成倭奴的人究竟会有怎样的生活和结局。 好看的言情 一路,朱允熥想了很多。 只是目下大明朝已经一步步的在自己的带动下,走上了改革的道路。 这是一条不归路。 至少在他看来是这样的,不成功便成仁不是选项。 必定成功,才是唯一选项。 攘外必先安内的话,从来就没有说错过的。 大明需要一个更加完善的内部条件,才能够将全部精力放在外头,才能赶在前头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之上,将外域所有进步的可能都扼杀在萌芽之中。 等到孙成在身边轻轻呼唤了一声,朱允熥才从满心的思绪之中回过神来。 “三爷,中军都督府到了。” “属下也已让人提前请了在京侯伯功勋们过来了。” 朱允熥回过神抬起头,看向面前的中军都督府衙门。 在这里面,还有一场肮脏却绝对正义的交易,等待着自己。 …… 来一场绝对正义的交易怎么样?求推荐票、月票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