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 南楚 (第1/2页)
就在苏长云究竟司徒云波的事情的时候,许多传令的快马正在由北秦的京城向四方传令。 南楚在其北部集结了部队。 这一条消息足够让苏平川好几天睡不着觉了。 现在的朝堂上能打仗的武官全部派了出去,留下来的大部分都是文官和守卫京城的武官,论国战这些人还不够出谋划策。 朝堂这几天已经吵起来了,打的话又是一笔庞大的支持,而且兵员从北方调到南方也要两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地募兵纯粹就是拿人命来开玩笑。 “别吵了!”苏平川在朝上怒喝,“传朕口御,命赵飞熊率北方军团轻装急行,路上县镇负责拿出口粮给大军补给;三殿下率部直接突袭到顾北关,与顾北关的张虹远汇合,另外东海的水师不用去防备林洲的蛮子了,调到南楚的归化港周围,截断他们水上补给;汉阳太守关省发兵南下靠近炎州红枫湖,边境的村镇自行招募府兵,成为府兵的人家免除今年的徭役。” 皇帝说完甩袖走人,只留下在下面高呼万岁的众臣。 走出大殿,苏平川问一旁的大伴:“左修明回来没有?” “回陛下,左大人还没有回来。”大伴回应。 “叫他回来,算了,随他去吧,要回来他早回来了。”苏平川说。 地位越高,可以说话的人就越少,现在唯一一个还能像以前一样和他说话的只有左修明一个人了。 苏平川对于左修明的感情不亚于朱元璋对汤和的感情,他对左修明也没有很大的防备,毕竟左修明是大宗师,还掌握了更改命数的秘法,想杀他轻而易举,不用引人怀疑。但左修明没有一丝一毫对他的杀心,两个人喝酒喝嗨了左修明甚至还打过他。 当了皇帝之后,虽然有无穷的权力,可是也束缚住了他,这几年他时不时会有一种疲惫感,这是他老去的象征,不知不觉双鬓已经变白,头发里也开始有银丝出现,再看看那个无忧无虑的左修明,才小他两岁,看起来就只有二十出头,就算是大宗师也不可能返老还童,那是活得潇洒自然,没有烦恼的表现。 明明以前发誓要辅佐自己,可偏偏就只提出建议,断决全部交给自己,是,这是为了不引起他的怀疑,但是你左修明深得帝心,能不能出一下力啊,天天磨洋工偷懒算什么。 苏平川越想越气:“来人,快马加鞭找到左修明,把他给我叫回来!!” “是!”在周围保护他的大内高手回应,只要涉及左修明等高手只能是由他们接手。 “叫田灿带着他的密谍调查一下南楚朝廷的情况,我总感觉这一次南楚那个小子被人利用了。”苏平川对大伴说。 “诺!” 南楚的这次动兵选的时机不对,要是提前一个月他们北秦的军队都还在北方时效果最好,而偏偏在他们收拾完草原蛮子后才在边境调集大量的军队,明显地摆阵给他们看。南楚的皇帝就算没脑子,朝堂肯定也会有明白人。 南楚都城,陵京 陵京原本是古宋国的国都,四周有许多底部为四方形的小山,山脚下有不断涌出的清泉。 这也是南楚杨氏的发家之地,在百年前南楚太祖便定都为此,同时多修桥通路,派人将部分山丘挖低在外面修筑城墙。 陵京向来易守难攻,如果说永安城一面靠山而三面平原,是骑兵驰骋的好地方,那陵京便是弩兵和步兵最理想的战场,二十二米高的城墙依山而建,城墙最宽处可以让四匹马并排行驶,而且陵京城四周还驻扎着二十万左右的军队。 不同于北秦民风的豪放与尚武,南楚的民风是刚健与尚文,各县的识字率极高,就算是乡间老人都能说上国家政策朝堂大事。每年科举落榜的人数比北秦报考科举的人数还多。 有一道大江与北秦划江而治,所据有前炎国、淮国、夜国、宋国的领土,面积可比北秦大得多,境内百姓主食为米饭。主要的骑兵来自炎国和宋国,分别是前炎的风炎虎骑和古宋的广云弩骑。 而当今的南楚皇帝,是年仅二十二岁的杨宇轩,腹有诗书,足智多谋。 此时的杨宇轩看着地图,旁边有大臣在说明北秦各关驻守官员的性格爱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