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九十三章、赚点钱 (第1/1页)
我只想安安静静的钓鱼正文卷第一百九十九章、赚点钱回家吃了饭,方圆躺在床上,琢磨合法赚钱的事。 投机倒把也需要本钱,钓鱼卖给供销社、rou联社,倒是可以合法赚钱。 一斤鱼的售价都才三毛钱左右,供销社、rou联社的收购价,一斤鱼顶多两毛钱上下。 “不远处的山上有野猪,老虎都还不是保护动物,打野猪不违法。” 身上一分钱没有,要是四合院的某个邻居结婚买车,随礼钱都拿不出来。 迫于无奈,方圆只得想办法弄点钱。 他喜欢制定规则,大家都遵守规则的情况下,他也愿意遵守规则。 一觉睡醒,吃了早饭,去厂里搞定任务量。 没粮票的方圆,午饭都没吃,就拿着条子出厂了。 食堂的饭菜不好吃,方圆放弃在食堂吃饭的想法。 步行二十几分钟,来到山下的他,速度如风的上山。 找了大半小时,方圆发现野猪留下的痕迹。 又用了十几分钟,他找到几头野猪。 “四百多斤的大野猪,能卖不少钱,就你了。” 快步而至,一拳打死最大的野猪。 扛起四百八十几斤的野猪,方圆沿着原路返回。 下得山来,见到他扛着野猪,一个个陌生人羡慕、震惊。 这年代的成年男子,很多人都能扛起两百多斤。 方圆扛着的野猪,看着就有四百多斤,实打实的大力士。 一头四百多斤的野猪,卖给供销社或rou联社,至少能卖两百多块钱。 送到供销社,方圆留下三十几斤猪rou,得到两百三十二块一角七分。 四百八十几斤的野猪,杀好之后,也就四百五十几斤。 野猪rou比家猪rou贵一些,下水、猪rou一起称重,每斤收购价五角五。 到手两百多块钱,经济压力荡然无存。 提着三十几斤野猪rou,方圆笑容满面的回到四合院。 “平安,你买这么多猪rou?” “这是野猪rou,下午去山上抓了头野猪。” “能不能卖点给我?” 邻居开口,方圆不好拒绝,私人买卖,属于投机倒把。 无奈之下,他切了三十五块野猪rou,每块半斤左右,邻居每家送了一块。 购买一斤猪rou,需要一斤rou票与六毛五分钱。 很多人有钱没票,想买rou都买不到。 遮遮掩掩的自由市场不要票,一斤猪rou卖一块二,而且经常没货。 之所以带野猪rou回来,是为了解决猪油的来源问题。 野猪瘦rou多,肥rou少,也有肥rou不是? 生命空间之中,野猪泛滥成灾,没必要舍近求远。 身处当前世界的方圆,打算在这个世界自力更生,尽量少用生命空间与系统空间里面的东西,以及远超凡人的各种能力。 如今的他,看着只有十八九岁,模样如此年轻,不是天罡三十六法与地煞七十二术,而是异界人生体验卡的功劳。 在蓝星的时候,方圆看上去也就二十二三岁。 四合院每户得到半斤野猪rou,方圆收获一片感谢声。 有些邻居打心里感谢他,有些邻居不知足,说他太吝啬了。 人有千百种,想法各不同,听力超强的方圆,心中决定再也不给某些邻居东西了。 “钱有了,还差各种票,不想了,做饭。” 野猪rou剩下不到二十斤,方圆将肥rou切了下来,然后熬制成猪油,只有一斤多。 剩下的野猪rou,全部拿来红烧,大快朵颐的吃了一顿。 “锅里的野猪rou还有一斤左右,天气不是很热,留着早上煮面。” 冲了一个热水澡,换了一身衣服,在院子外洗了衣服,方圆回到自己的家中。 “水电问题解决一下,房子改造一番,增加一个地下室。” 拿出各种材料,施展五行异能,方圆将自己的房子加固、埋线,又弄了个地下室。 一个封堵的地下室之中,装上一台元素级净水器和一台微型反应堆。 “养鱼的水坑供水量不足,再弄一个深水井。” 折腾大半小时,方圆如释重负的笑了起来。 玻璃窗户和木质房门看着透明,却能将室内的灯光隔绝。 室内开着灯,关上门窗之后,从外面看不到光。 不但隔光效果超好,隔音效果也是强悍无比。 早上五点多,方圆前往自由市场,买了二十斤粮票。 粮票价格不便宜,面值一斤的粮票,售价两角钱左右。 细粮的粮票,价格比粗粮的粮票贵。 购买一斤大米,需要一斤细粮票与三毛钱。 粮票按人头发放,十八岁以下与五十五岁以上,每人每月二十四斤粮票。 十八岁以上五十五岁以下的男人,每人每月三十斤粮票。 十八岁以上五十五岁以下的女人,每人每月二十七斤粮票。 一般情况下,到手的粮票,都是本地粮票,只能在某个范围使用。 新华国内通用的粮票,名为全国粮票,有工作需求的人,才有相应的配额。 配发的粮票、油票、rou票等,只有城市户口才有。 “钱有两百多,粮票有二十斤,差不多了。” 悄然离开自由市场,方圆前往工厂。 接连三天,他上午在厂里下班,下午去东湖钓鱼。 每天的工作量,一个上午就能搞定。 方圆加工的零件,合格率百分之百,陈锋乐意给他开条子。 增加任务量?方圆愿意还好,要是不愿意,去找厂长告状,必是一场风波。 各个等级的工人,任务量都有一个标准。 同一个车间的学徒工、一级技工......等级一样工资一样,任务量不一样,凭什么? 周六早上七点,方圆被张有德叫去钓鱼。 眼见他们要去钓鱼,第二食堂的班长李铁柱,一号车间三级钳工范美诚也要去。 二十五岁的单身人士李铁柱,是厂里的七级炊事员,技术工资每月四十五块,又是班长,岗位补贴每月六块,月收入六十一块钱。 三十一岁的范美诚,只是一号车间的三级钳工,月工资四十五块钱。 李铁柱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范美诚父母健在,有老婆和四个娃,一个人的工资,八个人花,日子勉强凑活,略高于贫困标准线。 有粮票没钱,买不到粮食,有钱没粮票,也买不到粮食。 饭菜油水不足,小学生一顿都能吃两碗饭。 “张叔,平安,你们上次在哪里钓的?”李铁柱问道。 “就在东湖。”方圆回答道。 一行四人,边走边聊,到达目的地后,张有德占了方圆之前钓的位置。 李铁柱和范美诚一左一右,抢占张有德两边。 视若无睹的方圆,看了看四周,走向几十米外的铧尖处。 他选择钓位,根据水深、温度、环境等,已是选钓位的顶级高手。 眼下这个时间段和温度......水深三米左右的铧尖处,绝对是上好的钓位。 开竿就钓到一条巴掌大的鲫鱼,张有德心中充满期待。 上周休息的时候,方圆就是在这个位置钓鱼,两个多小时,就钓了十几斤。 自信钓鱼技术比方圆更强的张有德,有信心在眼前这个位置,钓到二十几斤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