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零四章:朝会重启,汝南大灾 (第2/2页)
场足足持续了一年之久的关中大灾。 究竟为许奕带来了何等恐怖的民心民望。 一时间长安城内上至太子许雍、中至朝中文武百官。 下至京中世家大族、豪强乡绅、乃至富甲商贾们。 皆不由得因此间所发生的种种事端从而彻底沉默。 而此间所发生的种种事端甚至于就连置身于皇宫大道殿内。 始终自暗中默默关注着城内各方动向的正德帝亦是对此完全始料未及。 酉时近半。 烈日渐西隐,晚霞初映空。 就在整座长安城皆因正德帝忽然降下的一道谕旨。 而闹得满城风雨,尽显人间百态之际。 忽有一道未经证实过的小道消息自皇宫大内‘不经意间’流出。 且那道未经证实过的小道消息方一自皇宫大内中不经意间流出。 便宛如插了双翅膀般飞快地传遍整座京师长安城。 而那道未经证实过的小道消息则赫然为昨夜方掀起道道暗流涌动的燕王奕所书捷报奏章。 据那道未经证实过的小道消息所言。 燕王奕自今年五月份率军出征漠北后。 前后相继率军覆灭了数个隶属于匈奴尸逐王麾下的中大型部落。 而燕王奕亦因此招来匈奴尸逐王亲率大军围剿。 不久前燕王奕率其部近万将士于塞外一名为野狐岭的丘陵地带。 正面迎战匈奴尸逐王所率万五千余精锐大军。 纵使是在如何敌众我寡的情况下。 燕王奕与其麾下近万燕地将士亦未曾后退半步。 此战! 燕王奕所率近万燕地将士伤亡多达近半之巨。 但好在上天垂青。 燕王奕依托着野狐岭崎岖丘陵地势以及燕地将士悍不畏死的必胜军心。 最终极其艰难地以少胜多。 不仅仅全歼了尸逐王所率万五千余匈奴精锐大军。 更是生擒了身为匈奴二十四长之一的尸逐王哈曼! 而燕王奕虽于此战身中数支敌箭。 但因其身披全副甲胄以及身周数名亲卫舍身相互。 燕王奕虽于此战负伤,但却并无生命之危。 此消息方一彻底传播开来。 顷刻间便自京师长安城内掀起道道惊天骇浪。 原本自发地蜂拥至京兆府官署所在的光德坊。 通红着双眼席地而坐为燕王府默默诵读祈福经文的无数长安城百姓。 瞬间爆发出道道直震云霄的欢呼之声。 且那道道直震云霄的欢呼之声盘踞于长安城上空后更是经久不散。 这一夜的长安城大街小巷内近乎无处不张灯结彩。 其喜庆程度一时间竟远超方逝去两日之久的乞巧佳节。 然而。 就在长安城内近乎无处不张灯结彩。 近乎无处不充斥着道道欢声笑语之际。 象征着一国权利最中枢的太极宫内。 正德帝再度回到紫宸殿御书房下的密室内。 点燃三柱清香后默默无言地望着八仙桌上所供奉的两幅画像。 且这一望。 便是足足两三刻钟之久。 就在正德帝再度回到紫宸殿御书房下的密室内。 默默无言地凝视着八仙桌上所供奉的两幅画像之际。 宫城太极宫旁。 太子东宫崇教殿偏殿书房内。 待将前来通禀城内消息的一众随侍太监全部打发走后。 许雍原本尚且还算正常的面色。 瞬间以一种rou眼可见的速度完全阴沉下来。 甚至于满是阴沉的面色中隐隐浮现些许狰狞之色。 京师长安城内今日所发生的种种事端。 于太子许雍而言无疑是一极其不利的信号。 若是任由此事继续这般发展下去。 恐用不了多久所谓的太子党内部便会生变。 许雍满脸阴沉之色地于崇教殿偏殿书房上首太师椅之上枯坐长达半个时辰之久。 最终还是面色稍显狰狞地自上首太师椅之上缓缓站起身来。 随即唤来东宫随侍太监曹正,命其暗中筹备深夜出宫一事。 于现如今的太子许雍而言。 真正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并非如何针对燕王奕。 而是应当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安抚麾下一众官员。 此事若是一个处理不好。 恐极其容易造成太子党内部人心涣散。 甚至于因此而极大地影响到许雍自身根基。 与此同时。 就在许雍命东宫随侍宦官曹正暗中筹备深夜出宫一事之际。 随着燕王奕所书捷报奏章内容以及京兆府所在的光德坊内所发生的诸事。 彻彻底底地自京师长安城内广为传播开来后。 京师长安城内的一众朝中官吏以及世家大族、豪强乡绅乃至富甲商贾们。 近乎无不因此而人心浮动。 而这其中则尤以自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中原数郡。 举家迁徙至京师长安的一众世家大族、豪强乡绅、乃至富甲商贾们为最。 相较于已然扎根关中乃至京师长安数十上百年的一众本土名门望族而言。 自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中原数郡举家迁徙至京师长安的一众名门望族。 无论是以自身实力而言,还是以自身影响力而言。 皆落后于已然扎根关中乃至京师长安城数十上百年之久的一众本土名门望族。 即使自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中原数郡举家迁徙至京师长安的一众名门望族。 私底下与那些关中本土名门望族一同旗帜鲜明地站在太子许雍一方。 其所受到的重视程度亦会远远低于一众关中本土名门望族。 日后若是正德帝驾崩,太子许雍登临九五。 届时。 若是一众关中本土名门望族对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郡迁徙而至的一众名门望族。 露出潜藏许久的獠牙的话。 那么无论自何等角度考虑。 许雍皆不会为何一些已然损失祖业根基的名门望族。 而去得罪已然扎根于关中数十乃至上百年之久的关中名门望族。 到了那时。 自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中原数郡举家迁徙至关中乃至京师长安的一众名门望族。 其自身处境如何,自是可想而知。 然而。 今日爆发出京师长安城内的种种事端。 却好似于无形之中为一众自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中原数郡举家迁徙至京师长安的一众名门望族们。 指引了一条以往从未关注过的道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