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七十五章:再调兵马,财政危机 (第2/2页)
前。 整体而言。 无论是自战场上全歼敌军的角度而言,还是自生擒尸逐王哈曼的角度而言。 亦或者自战后所俘获的兵刃甲胄以及战马等战利角度而言。 先前一战。 燕军皆是当之无愧的全面大胜。 而现如今。 随着燕军整体战略的大变更。 以及许奕再度自燕地调集八千兵马出塞。 至多一个多月的时间。 漠北之地的燕军三大营将士便会骤然增至一万八千人。 而这一万八千人中除常三金所率两千将士留守野狐岭后勤要地外。 余者皆需奔赴战场,与匈奴人血拼作战。 到了那时。 燕军三大营一万六千将士必须逢战必胜。 至少在大的战役上必须逢战必胜。 如此一来。 方可保住先前所得大好局势。 否则。 一旦燕军三大营一万六千将士被拖在漠北战场。 燕军非但保不住先前所得大好局势。 甚至于就连燕地财政亦会因此遭受莫大的牵连。 许奕以及燕军将士与燕地民生之间如此。 李光利、夏侯栋部周军将士与大周民生之间亦是如此。 而现如今。 随着李光利、夏侯栋部周军将士不断地兵败。 大周朝廷不断地增兵漠北,不断地征召民夫。 甚至于不断地增加大周百姓赋税。 许奕虽未曾过目丝毫朝廷账目。 但其并不难根据以往所知推断出现如今的大周朝廷财政情况。 若是不出所料。 此时的大周国库恐怕已然彻底空虚。 大周财政亦因此彻底走向全面赤字。 正德帝加派百姓赋税之举。 虽可解一时财政危机。 但却难解财政根本问题。 且随着正德帝不断地加派赋税、强征民夫。 本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大周百姓必然将会因走投无路而纷纷揭竿而起。 到了那时。 整个大周朝廷必然会因此彻底深陷内忧外患之中。 整个大周王朝亦会因此而彻底陷入战乱不止之中。 以目前所掌握的消息而言。 这一日恐已不久远矣。 且有极大的可能性会随着不久后的黄河改道一事全面爆发。 思及至此。 许奕不由得彻底顿住了翻阅身前账册的手掌。 随即目含担忧之色地抬头望向燕地所在方位。 ‘瘦死的骆驼终究还是比马大。’ ‘即使大周再如何积弱不堪、内忧外患。’ ‘若无外族强势入侵以及世家门阀作乱。’ ‘仅仅只凭借百姓起义造反。’ ‘数年内绝难危及京师长安。’ ‘只要京师长安不失。’ ‘代王启即使再如何心怀野心。’ ‘其亦绝不敢对燕妄动兵戈。’ ‘否则其必先失大义,随后再失去天下。’ ‘如此一来。’ ‘以孙道华、庞文泽、杨先安等人之能。’ ‘再加上沮阳城外的三千精锐兵马。’ ‘燕地短时间内必然无忧。’ 许奕眺望着燕地所在方位,双眼中的担忧之色渐渐消失殆尽。 取而代之的则是nongnong深邃之意。 十余息后。 许奕略作定神,随即再度将目光与心神全部集中于身前那厚厚一沓账册之上。 ...... ...... 不知过了多久。 夜色渐深且微凉。 灯火通明的燕军临时营寨中军大帐内。 许奕仍端坐于上首太师椅之上不徐不疾地翻阅着手中那厚厚一沓账册。 就在许奕再度捻纸翻过一页账册之际。 宁静的中军大帐外忽然传来数道马蹄之声。 “主人。” “先登营斥候乙曲伯长曹泽志求见。” 许奕方抬头朝着中军大帐外望去。 问心首领便脚步匆匆地自帐外行来。 “允。” 许奕闻言抬手轻折数页账册。 随即自太师椅站起身来,略展筋骨后再度落座于太师椅之上。 不多时。 先登营斥候乙曲伯长曹泽志紧随问心首领行至中军大帐内。 “启禀王爷。” “尸逐王先前安营扎寨之地方圆十里内并无敌军踪迹。” “公孙曲长、陈曲长二人现已率军自尸逐王先前安营扎寨之地至我军营寨的七十余里间密布暗骑。” “一旦敌军身影出现于七十余里内。” “我军定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其踪迹。” 先登营斥候曲乙曲伯长曹泽志行至上首书案五步外。 随即面朝端坐于上首书案之后的许奕深深俯身抱拳禀报道。 “孤已知晓。” “且先行归营歇息。” “待明日卯时再随大军一同启程。” 许奕闻言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开口说道。 “遵令!” 曹泽志闻言当即再度俯身抱拳行之一礼,随即转身告退而去。 待曹泽志身影彻底消失于视线内后。 许奕再度自上首太师椅站起身来。 随即迈步行至大帐一侧所悬漠北舆图前。 目光极其深邃地凝视着舆图中所标注的尸逐王大军曾安营扎寨之地足足近一刻钟之久。 舆图中那七十余里外的尸逐王大军曾安营扎寨之地,方圆五十里内的地势皆极其平坦。 既无山峰丘陵相阻,亦无广河深沟相隔。 如此平坦地势虽无丝毫险要地势可守。 但却极其地适合骑兵大规模军伍作战。 而此地。 赫然便是许奕于昨日军事大议中最终敲定的与浑邪王坚昆、新日王兀吐司联军大战的战场。 与先前同尸逐王哈曼作战不同。 此番作战许奕并不苛求所谓的全歼浑邪王坚昆、新日王兀吐司联军。 所求只不过是将浑邪王坚昆、新日王兀吐司所率的近四万匈奴联军彻底打溃。 从而在追击敌军溃兵的过程中以最小的伤亡代价斩获更多的战果。 如此一来。 地势平坦的大草原。 自然而然地便比野狐岭层层丘陵更适合作为战场之地。 至于所谓的兵力悬殊之说。 莫说此番燕军出战兵力足足有着一万三千余人之多。 即使此番迎战浑邪王坚昆、新日王兀吐司所率足足近四万匈奴联军的仅仅只有燕军三大营八千将士。 整个塞外燕军三大营内部。 上至燕军三大营各部将领。 下至燕军三大营各部士卒。 无一人心中生出怯战之意。 而这并非是那所谓的盲目自大。 而是那一件件优良的军械军备、日以继日的刻苦cao练。 以及数次大战大获全胜所带来的真正底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