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七十一章:圣旨抵至,燕军再启 (第2/2页)
雄、寇德厚二人分别担任朵颜左卫左右副将,由齐维才、尚岩庆二人分别担任朵颜右卫左右副将。 以及代其监察朵颜左卫、朵颜右卫之事。 待诸事皆道明后。 许奕微微一顿,随即环顾叶文雄、齐维才四人一周。 “汝等可愿往?” 许奕略作定神,随即不徐不疾地开口问道。 人皆有私心。 并非所有人都愿意离开现有的舒适圈。 高升至一个明显大不如前的陌生环境担任所谓的副将。 若叶文雄、齐维才、寇德厚、尚岩庆四人不愿。 许奕自然亦不会为难四人。 然而。 许奕话音方落。 叶文雄、齐维才、寇德厚、尚岩庆四人便齐刷刷地自胡床站起身来。 “末将愿往!” 叶文雄、齐维才、寇德厚、尚岩庆四人未有丝毫犹豫地朗声抱拳道。 “朵颜左卫、朵颜右卫初立。” “内部将士之间仍需大量磨合。” “而在这期间。” “朵颜左卫、朵颜右卫极难得到攻坚重任。” “而这便意味着汝等军功定然大不如前。” “汝等可需再三思虑?” “此事一旦定下,便再无回环余地可言。” 许奕闻言不由得微微一顿,随即再度出言询问道。 “回王爷!” “末将愿往!” “只要能为王爷分忧。” “莫说是军功大不如前。” “纵使前路是那刀山火海!末将亦会毫不迟疑地前往!” 叶文雄满脸郑重之色地出列深深俯身重重抱拳行礼道。 “回王爷!” “末将亦愿往!” “叶曲长所言亦为末将之想!” 齐维才、寇德厚、尚岩庆三人紧随其后深深俯身重重抱拳道。 “有汝四将在,孤心甚安。” “朵颜左卫、朵颜右卫无忧矣。” 许奕闻言不由得大为感慨道。 “为王爷效命!末将之职责所在!” “纵使前方是那刀山火海!末将亦在所不辞!” 叶文雄、齐维才、寇德厚、尚岩庆四人齐声回答道。 “好。” “好。” “好。” 许奕连叫三声好,随即自上首太师椅站起身来。 “叶文雄、寇德厚!” 许奕略作定神,随即出言点将道。 “末将在!” 叶文雄、寇德厚二人闻言瞬间无不再度俯身重重抱拳行礼道。 “孤今日拜汝二人为我军朵颜左卫左右副将!” “代孤行监察朵颜左卫军政之责!” 许奕沉声下令道。 “遵令!” 叶文雄、寇德厚二人闻言当即重重抱拳领命道。 “齐维才、尚岩庆!” 许奕微微侧首看向齐维才、尚岩庆二人,随即再度出言点将道。 “末将在!” 齐维才、尚岩庆二人闻言当即再度重重抱拳行之一礼。 “孤今日拜汝二人为我军朵颜右卫左右副将!” “代孤行监察朵颜右卫之责!” 许奕再度沉声下令道。 “遵令!” 齐维才、尚岩庆二人闻言当即再度重重抱拳领命道。 待拜将一事彻毕。 许奕迈步走出上首书案,随即行至叶文雄、齐维才四人身旁耳提面命长达两三刻钟之久。 两三刻钟后。 叶文雄、齐维才、寇德厚、尚岩庆四人大有所获地告退而去。 待叶文雄、齐维才四人身影彻底消失于中军大帐后。 许奕再度行至上首书案后,稳稳落座于太师椅之上。 随即再度取出先前被其暂置一旁的功过簿凝神细细翻阅。 足足过了近三四刻钟之久。 许奕方才暂时将视线自上手中的功过簿上挪开。 随即腰背后靠于太师椅椅背之上,闭眼静静沉思片刻之久。 片刻后。 许奕缓缓睁开双眼,随即微微侧首看向始终侍奉在一旁的问心首领。 “传董敬贤、蒋志文、简兆军、裴道济四人前来见孤。” 许奕略作定神,随即出言吩咐道。 斟酌再三过后。 许奕最终还是决定保留各曲原有建制。 待自燕地重新募兵、并加以严格cao练后。 再行补足各曲兵力之举。 而在这之前。 凡建制尚算完整者。 皆随军继续征讨匈奴。 而兵力折损半数及以上,原有建制严重不整者。 则在保留原有建制的同时,全部划拨至常三金麾下。 由常三金全权调遣,坐镇野狐岭后勤要地,为前方燕军守好塞外自留地。 并在燕地六千民夫中有志留军者中,择优加以严格cao练。 待日后时机成熟后,与燕地新募将士一并正式纳入燕军三大营中。 而曲长高升为朵颜左卫、朵颜右卫左右副将之职的陷阵营甲乙两曲以及先登营丁戊两曲。 则分别提拔战功最为显赫的一名百户官暂代曲长一职。 待日后表现优异后,自会取代曲长三字中的代字。 而陷阵营甲乙两曲以及先登营丁戊两曲中落选的另一名百户官。 则会随叶文雄、齐维才、寇德厚、尚岩庆四人一同前往朵颜左卫、朵颜右卫。 而许奕方才令问心首领所传的董敬贤、蒋志文、简兆军、裴道济人。 则是此番以军功获升曲长一职的百户官。 而四人中的裴道济。 亦将成为自燕王大营重启至今。 唯一一个因战功而获升曲长一职的新兵。 许奕心有预感。 待裴道济因功而获升曲长一事彻底自军中传开后。 燕军一众同为百户官的新兵定然会瞬间疯狂心热。 届时。 只需稍加引导。 燕军将士的军心士气以及战力定会因此拔高数筹。 思及至此。 许奕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扬一瞬,勾勒出一抹发自内心的笑容。 随即再度凝神望向手中载有各部将士功过得失之事的功过簿。 不徐不疾地细细翻阅着。 当各曲建制一事彻底定下基调。 当陷阵营甲乙两曲以及先登营丁戊两曲暂代曲长一事彻底定下人选后。 剩下的如协助曲长治理一曲的百户官一职,以及领兵百人的伯长一职、领兵五十人的屯长一职。 甚至于领兵十人的什长一职,领兵五人的伍长一职人选则变得格外的简单起来。 无非就是以军功论官职罢了。 倘若两者军功完全一致。 则暂置提拔官职一事。 待不久后与浑邪王坚昆、新日王兀吐司大战彻了后。 再以军功轮官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