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宗正寺走出来的千古一帝_第四百三十七章:大势渐朗,战昆赞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七章:大势渐朗,战昆赞部 (第2/2页)

着晨露浩浩荡荡地奔赴昆赞部牧场。

    辰时初刻。

    日出东方、晨露渐消。

    三千燕军将士一路行军二十里,终得原地休整之令。

    燕军中军处。

    待战马彻底停稳后。

    许奕迅速自马背上翻身而下。

    “以目前露水消散的速度来看。”

    “昆赞部己时前定然不会四散放牧。”

    许奕俯身自地上拔出一簇青草,随即缓缓开口说道。

    漠北草原昼夜温差极大,纵使三伏炎炎仲夏季节清晨仍会出现大量晨露。

    而清晨的露水一般带有大量的寒气。

    牛羊等牲畜一旦长时间且大量食用。

    轻则肠胃不适、食欲不振,重则胀气而死。

    也正因此。

    匈奴人春秋两季往往会在午时前后开始放牧,夏季则往往会在己时前后。

    燕军中军处。

    辛思玄闻言同样俯身拔出一簇青草。

    “如此一来留给我军的时间倒是份外充裕。”

    辛思玄细细感受着手中潮湿,随即不由得笑道。

    “天时地利人和!我军三者皆占!”

    “今日若是无法全胜,天理亦是难容!”

    许奕闻言亦是不由得开口笑道。

    若是大周其他军伍在此。

    自是巴不得昆赞部越分散越好。

    而燕军则不同。

    燕军将士半数于匈奴昆赞部。

    若是敌军分散,燕军必然需分兵牵制之。

    如此一来燕军全员着甲、军械倍优于匈奴的优势便无法发挥到淋漓尽致。

    但若是匈奴合兵一处。

    燕军便凭借训练有素以及军械优良等优势携大势而攻,驱溃军以撞敌阵。

    就在许奕与辛思玄闲聊之际。

    先登营斥候伯长康寿喜纵马行至中军大纛前。

    “启禀校尉。”

    “昆赞部东南处的数百敌军并无异常之举。”

    康寿喜翻身下马,遂快步行至辛思玄三步外,随即俯身抱拳禀报道。

    不待辛思玄作何回应。

    忽又有一人纵马奔至中军大纛前。

    “启禀校尉。”

    “昆赞部西南处的数百敌军并无异常之举。”

    另一先登营斥候伯长曹泽志翻身下马后,快步行至辛思玄三步外,随即俯身抱拳禀报道。

    “好。”

    “五里后斥候归军。”

    辛思玄微微点头,随即开口下令道。

    “遵令!”

    康寿喜、曹泽志二人闻言当即抱拳领命道。

    待康寿喜、曹泽志二人身影彻底消失于视线后。

    辛思玄当即下令大军辰时三刻大军准时启程。

    时间于休整中飞速流逝。

    不多时,辰时三刻已至。

    三千燕军将士再度翻身上马,随即朝着昆赞部缓缓而行。

    其速度之慢,堪比闲庭漫步。

    ......

    ......

    辰时六刻。

    闲庭漫步般行军的三千燕军将士慢慢悠悠地临近昆赞部牧场最外围。

    方一临近昆赞部牧场最外围。

    辛思玄面色瞬间无比严肃。

    “传令庞作鹏、廖永兴!”

    “即刻出兵!”

    辛思玄沉声下令道。

    “遵令!”

    传令官汪敬伯闻言当即抱拳领命道。

    话音落罢。

    汪敬伯快速纵马偏移数步行至传令兵旁。

    “校尉有令!”

    “命陷阵营乙丙两曲即刻出兵!”

    汪敬伯沉声传令道。

    “遵令!”

    其身周传令兵闻言快速抱拳领命。

    随即迅速取出青白二旗悬于长枪之上。

    始终关注着中军令旗的庞作鹏部、廖永兴部传令兵见令旗升高。

    且传令进攻后,当即悬旗快速回应。

    百余息后。

    庞作鹏部五百将士、廖永兴部五百将士当即脱离大军。

    兵分两路。

    一路向左直奔昆赞部西南处的数百匈奴营帐而去。

    一路向右直奔昆赞部东南处的数百匈奴营帐而去。

    待庞作鹏部、廖永兴部千名将士启程后。

    辛思玄再度看向传令官汪敬伯。

    “传令各部有序行军!”

    辛思玄沉声下令道。

    “遵令!”

    传令官汪敬伯闻言当即再度抱拳领命。

    不多时。

    悄然加速的两千燕军将士便已然踏入昆赞部牧场最外围。

    与此同时。

    先一步加速行军的庞作鹏部、廖永兴部千名将士亦已彻底暴露于昆赞部斥候视线之内。

    一时间。

    昆赞部牧场上的宁静被燕军将士彻底打破。

    庞作鹏、廖永兴部千名燕军将士如同狼如羊群般。

    飞速扑向昆赞部东西两处的千名士卒。

    沿途所过之处。

    昆赞部斥候无不四散而逃。

    不多时。

    庞作鹏部五百将士、廖永兴部五百将士各自驱赶着十余名匈奴斥候踏入昆赞部东西两处营帐五百步内。

    且战马仍在不断加速!

    四百步!

    此时的昆赞部东西两处营帐,近千名匈奴将士已然乱做一团。

    三百步!

    昆赞部东西两处营帐内有人纵马向后奔逃、有人则上马欲迎敌。

    两百步!

    昆赞部东西两处营帐中的千名将士真正纵马迎敌之人尚不足四成!

    一百五十步!

    庞作鹏部、廖永兴部燕军将士已然可清晰看到匈奴骑兵脸上的惶恐之色。

    而此时外出迎敌的匈奴士卒方纵马前行二三十步。

    战马速度连半数都未曾提起。

    反观燕军庞作鹏部、廖永兴部的千名将士。

    其胯下战马已然几近全力奔跑!

    下一瞬。

    燕匈两军骑兵相距已然仅剩八十余步。

    与此同时。

    庞作鹏部、廖永兴部各有一屯士卒自马腹一侧取出一驾驾二十连弩。

    数息后。

    燕匈两军骑兵相距已然仅剩五六十步之距。

    匈奴骑兵无不慌慌张张地弯弓搭箭,欲以箭雨攻燕军。

    就在匈奴骑兵慌慌张张地弯弓搭箭之际。

    千支无羽之失携沉闷破空之声自燕军军阵中飞速扑来。

    顷刻间。

    一朵朵血花自匈奴骑兵中不断地绽放开来。

    一匹又一匹匈奴战马吃痛失足倒地。

    一个又一个匈奴士卒自马背上坠落。

    然而不待匈奴骑兵发出惨叫之声。

    庞作鹏部、廖永兴部燕军将士便已然杀至近前。

    巨大的战马冲击力下。

    庞作鹏部、廖永兴部燕军将士近需握紧手中雁翎刀。

    随后在雁翎刀与敌军接触的一瞬间轻轻挥舞一下手臂。

    便可轻轻松松地斩落一名匈奴骑兵。

    一轮冲锋过后。

    主动上前应战的三四百名匈奴骑兵,全部被庞作鹏部、廖永兴部斩落马下。

    一场屠杀,就此拉开帷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