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九章:善与不善,劳军受否 (第1/2页)
“如此甚好!” “如此甚好!” “届时无论敌人自何处攻燕。” “我军皆能在最短的时间,调集最优兵力。” “以最快的速度增援而至,给予敌人最沉重的打击!” 广宁城外的一处荒地上。 辛思玄闻言脸上瞬间浮现nongnong期待之色。 “今年年关之前。” “沮阳城通往新女祁城的官道便可彻底建成。” “明年年关之前。” “沮阳城至居庸关以及新女祁城至居庸关的新官道当可双双落地。” 许奕闻言笑了笑,随即展开双臂,在问心首领等人的协助下披挂起黑漆顺水山文甲。 其之所以优先修建沮阳城至新女祁城的新官道。 并非是因居庸关的重要程度低于新女祁城。 而是因新女祁城相较居庸关而言。 更需要这条新官道。 简而言之。 居庸关坐拥着居庸天险。 即使匈奴王庭大举挥师南下。 居庸关守军亦可凭借着居庸天险至少坚守半年时间。 半年时间已然足以令许奕从容不迫的调兵遣将。 而新女祁城则不然。 作为燕王府养马地而存在的新女祁城。 其早一日彻底落地,许奕便可早一日施行新马政。 马政一道虽不能突然拔高骑卒战力上限。 但其却可以保障骑卒战力的下限。 其重要程度,自然不言而喻。 若沮阳城至新女祁城的官道早一日建成。 那么许奕便可以通过新官道,源源不断地将沮阳城物资运至新女祁城。 以助新女祁城早一日彻底面世。 相较于自新女祁城周边数城搜罗所需物资。 沮阳城作为一郡郡城,其内物资自然更为充足、更为齐全。 “真希望早日看到燕地内遍布新官道啊。” 广宁城外的一处荒地上。 辛思玄闻言脸上期待之色瞬间再度浓郁了数分。 “莫急。” “会有那么一日的。” 许奕接过青面獠牙面具,深深地看了一眼长安城所在方位。 随即缓缓以青面獠牙面具覆面。 辛思玄期待早日看到燕地内遍布新官道。 而许奕则静待着有朝一日燕地内外皆遍布新官道。 不多时。 黑漆顺水山文甲彻底加以许奕之身。 “走吧,归营。” 许奕迈步走向耿良自临时营寨带来的战马。 任由战马亲昵地轻咬手掌。 数息后。 许奕抽手轻轻拍了拍战马头颅。 随即翻身上马与辛思玄等人直奔临时营寨而去。 与此同时。 作为许奕替身的耿良则随着或明或暗共计十余位问心百卫、赤血卫一同折返沮阳城。 ...... ...... 一夜无话。 次日卯时。 东方天幕方泛起些许霞光之际。 广宁城五里外的燕军临时营寨内已然升起鸟鸟炊烟。 “报!” 辛思玄、许奕、问心首领一行人方行至中军大帐不多时。 帐外便奔来一名传令兵。 “进。” 辛思玄端坐于中军大帐上首位置,闻报开口应道。 “启禀校尉!” “大量官吏、衙役以及百姓自广宁城而出。” “现正朝着我军营寨行来。” “三刻钟左右便可行至我军营寨前。” 传令兵行至中军大帐内,俯身抱拳禀报道。 “与其交涉。” “探明原由。” 辛思玄闻言快速下令道。 “遵令!” 传令兵抱拳领命,随即转身快速退去。 “王爷。” “依您之见。” “广宁城官吏、百姓此番前来为何?” 待传令兵身影彻底消失于中军大帐后。 辛思玄起身离了上首位置,面朝许奕俯身抱拳相询。 “大抵是为劳军而来。” 许奕微微摆手,示意辛思玄于上首位置落座。 辛思玄见状再度俯身抱拳行之一礼。 随即折返上首位置落座。 “劳军而来?” 辛思玄落座后略显疑惑道。 “近十几年来。” “唯下洛、宁县、广宁三城百姓。” “最是恨不得生食匈奴rou、痛饮匈奴血。” 许奕青面獠牙面具下的神色无人可知。 但其声音中微微泛起的冷意,众人却皆可身感。 自正德十五年漠北大决战以来。 大周与匈奴在边关之地虽时有极小规模的摩擦。 但真正惨遭匈奴劫掠的唯燕地下洛、宁县、广宁三城。 下洛、宁县、广宁三城百姓对匈奴的恨意自是可想而知。 虽有常言道:时间可抹平一切伤痕。 但血海深仇又岂是时间可抹平? 更遑论现如今距离上次劫掠方过去短短两年时间? “王爷。” “劳军之物咱们受还是不受?” 辛思玄闻言不由得微微一愣,随即开口请示道。 “钱财家畜不受。” “余者择半受之。” 许奕未加犹豫,开口回答道。 其之所以令大军于广宁城五里外安营扎寨。 为的便是今日这一幕。 当然。 其之所以这般做,所图自然不是那些许劳军之物。 其所图一为广宁城百姓心之所向。 二则为燕军五千余将士同仇敌忾之心。 遍寻整个燕地。 怕是再没有比下洛、宁县、广宁三城百姓更痛恨匈奴者。 “遵令。” 燕军临时营寨中军大帐内。 辛思玄闻言抱拳领命道。 “己时拔营。” “这期间可令士卒与广宁城百姓多多接触。” 许奕微微点头,随即出言吩咐道。 论勇武、论打仗。 现如今的许奕自是比不过辛思玄。 但若是论智谋、论对人心的把控。 十个辛思玄也难抵许奕一成。 “遵令。” 辛思玄闻言微微一愣,心中渐明许奕用意,遂再度抱拳领命道。 ...... ...... 近一刻钟的时间。 传令兵再抵中军大帐。 “启禀校尉。” “来者皆为广宁城百姓。” “为首者为广宁县令程仕平。” “广宁城百姓此行乃是为劳军而来。” 传令兵行至中军大帐内,俯身抱拳禀报道。 “传令各部将领。” “百姓心意不可辜负。” “米粮家禽等物可择半受之。” “钱粮家畜等物一律不可受之。” “若受,则军法处置。” “另传令各部将领。” “大军己时准时拔营启程。” “己时之前,各部务必于民和善。” 辛思玄端坐于中军大帐上首处,沉声下令道。 “遵令!” 传令兵闻言重重抱拳领命,随即快速转身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