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烽火何日休_第3章 二世为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章 二世为人 (第2/2页)

出,方才止住,连声道歉。

    一个小女娃子居然自称大姐,不晓得是哪里的习俗,赵峥忙问道:“请问姑娘,这是哪里啊?”

    “这里?这里是钱家洞呀。”女童答道,见赵峥一脸茫然的样子,“高邑县”女童又说,赵峥还是莫名其妙,“真定府”女童一脸无可奈何地看着同样一脸茫然的赵峥,再远的地方,她除了汴京也没听说过几个了。

    赵峥似乎听说过,但哪里听说的,自己一下子想不起来,只是觉得“真定”二字有些熟悉,但“府”这个称谓怎么好像是古代的行政单位啊。

    “大姐,这里到底是哪个市?”赵峥随觉交个小学生“大姐”格外别扭,但还是客气又奇怪地问道。

    “市?什么市?”这下轮到女童莫名其妙了。

    “就是城市的市,这里属于哪个城市?”

    “我只听说了东市、西市、草市、夜市,都在城里,你说的是什么市?”女童一脸狐疑地看着赵峥。

    赵峥心叫不好,一种不祥的感觉在心里产生,作为半吊子历史爱好者,赵峥知道在中国古代将商品交易的场所或区域称为“市”,而我们通常说的城市、某某市,这是到了近现代才有的叫法,跟个现代人,绝对不会有这种鸡同鸭讲的歧义。

    他心里惴惴地问:“大姐,现在是哪一年?”

    “癸卯年呀,”见赵峥还是一脸茫然,“宣和五年,你是不是水里泡傻了?”女童一脸狐疑。

    宣和五年,宣和,赵峥心里念叨着,女童悦耳的声音在耳边仿佛一声炸雷一样,尽管他搞不清这到底是公元多少年,但听着这种记年叫法,应该是所谓的年号,这可是古代才有的方式,难道自己竟然穿越了?!赵峥心中意乱,突然觉得眼前一黑,天旋地转的,一头倒在地上又晕了过去。

    迷迷糊糊中赵峥仿佛听到有人声,他觉得自己很热,一会儿又觉得很冷,反反复复,待到他再次醒转过来,听到有人说话,他感到浑身空乏无力,闭着眼侧耳倾听,说话的是两个男人,虽然有些口音俚语赵峥听不太懂,但他听来是北方的口音,倒是大体都能听懂。

    “梁五,此人来历不详,又伤成这样,我劝你还是不要管他让他自生自灭好了。”

    “阿弥陀佛,三哥,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既然被大姐遇到了哪里好见死不救啊,况且大姐说她跟这个人说过话,并不像是坏人。”

    “你看这人髡首,怕不是哪里受刑逃亡的囚犯吧,我还是报给里正处理吧。”

    “别呀,三哥,若是囚犯必当脸上刺字,你看他眉清目秀的,也不像个泥把式,看着倒像个读书人,再者他身高体壮的,我这身子骨是一天不如一天了,你也知道宣和四年,官家联金灭辽,派兵北上收复燕云,把我家大郎征调随军,结果就没有回来,媳妇也跑了,就留下大姐一个人。我这把老骨头要是哪天没了,大姐还没出嫁,你叫我怎么瞑目啊。”

    “哎……可惜了你家大郎那般好的打铁手艺,反正你家大郎户籍还在,看这后生年纪跟大郎也相仿佛,对上面就说大郎回来了便是,若是他命大活转回来,就让他认个亲。乡里乡亲的只要这后生不是jianian细、逃犯,还是说得过去的。”

    “这样甚好。”

    “我看他高烧不退,能挺过去嘛?”

    “我请了县里的高大夫看过,他说是什么心生惊惧急火攻心,加之泡在水里受了风寒,原本倒不是什么大事,但身体多处受创,恐外邪入体,这个最是致命。”

    “这高大夫虽说是个行脚来的大夫,但到中韩镇也有几年了,确实是相当灵验的。”

    “是啊,他见我贫苦,诊金也没收,就拿了两张麦饼,还给了罐子药膏,让我每日更换敷在他伤处,还告诉我以后遇到外伤,可以将白米熬成浆糊放置到发霉长毛,专挑长出绿毛的部分调匀,这个方子你也记着,万一有用。”

    “嗯嗯,这倒是简单的紧。那我就先回去了,如果有事随时叫我。”

    “好嘞,那谢过三哥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