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去往南京转三 (第1/3页)
许世荫在马上听见朱五妹唱出的徽调悠扬,心生一番感慨。 徽州府歙县到南京五六百里,从歙县到南直隶宁国府旌德县,泾县,南陵县,芜湖县,再坐那扬子江上大船顺下到南京,除了这二百里水路其余多半是崎岖山路,尤其是本县一路到泾县几座高岭尤其难行,只有修成的官道下山和县郊能骑马。十五被胡部堂招为亲兵时随着走过一回南京,加上好在是官道,顺着石牌界碑行走便是。 之前许世荫特地给十五挑了一匹矮马,善走山路。但也只能先骑五十里,许世荫背着的包袱里有任知府托送的砚台和墨,还有许世荫家姐托带的银票,马鞍两侧的褡裢里是秀莲给他新缝的一件夹袄和路上的干粮,还有一竹筒的水和那两根老竹根做的锏,一个许世荫家姐托带的一个盒子,盒内什么东西十五并不问。 一人一马往西北到了县内资阳里,朝廷在这资阳里设了递铺驿站,一是往来公文二是官吏住宿。此处还是许家祖宅所在,因是两府驿道交接处,也是一处热闹集镇,井水尤其有名,甘洌清醇,泡茶酿酒做豆腐,无一不好,过往商客都要慕名打上些带走。 十五也打了一竹筒的井泉,在五猖庙歇了脚,就着凉泉吃饼。庙内香烛颇旺,不时有人进来拜念。里面供着五人各色神像,谁也不知来历,有说是瘟神,有说是五畜,还有说是山东梁山五位好汉,只在这徽州府境内颇为兴盛。十五倒是不信这些,吃饱后,上了马过了新建了廊亭的高阳桥便往那出县关隘而去准备继续赶路上山,桥头几个幼童边耍边在哼唱着一首歙县内人人皆知的问路歌: 城北直上万年桥,右往新洲种菜家。 徐村对过仰村坝,三里凉亭依路上。 沙溪村过九如桥,富堨村尾雨粟庵。 凤凰湾上望沙滩,四柱牌楼靠河滩。 太尉殿过丰口桥,竹会寺前跳石望。 狮子躺在水中央,杨峰岭上善化亭。 青山头过水口庵,天马山下登堂庙。 大宅门过水圳头,二龙戏珠河中央。 种福厅前石板坦,土地庙过高阳桥。 高阳桥上观音坐,观音老母面北方。 桥头牌坊有两座,双寿承恩五马坊。 南北通街大观亭,八角八卦风铃挂。 大观亭过进士第,墙里门上连大墓。 上前几步到官厅,敦睦堂过如心亭。 前山正岭五昌庙,过了大亭是茅舍。 二里半前有饭店,好吃好喝过大岭。 步步高升石板道,过了关洞再问道。 十五听着儿歌想起儿时,娘带他上山采茶,四下无人时便唱这“问路歌”,只是他娘这一辈子都没能出过歙县地。十五心内感慨时,到了石砌的小关门前,递了路引与那兵丁查验。 抬头看着蜿蜒向上的石板官道,十五深呼吸了一口气,牵马而上,从这道山峦到那头山脚旌德白地镇要行一日多,今夜就在这山上箬岭关过夜了。 所谓望山跑死马,看那山腰一房或一亭近前,其实曲折,山路都是圈着上的,可不是笔直上下,没几个时辰休想走到。马掌铁哒哒的响在石板路上,日光透过道旁苍天古树的枝丫透下来。这山间官道时明时暗,十五已经把一对竹锏握在了左手,右手牵着马而行。十里一处都有官设茶亭,按理说不会有那剪径的强贼,但这山高林密,又贵重物品在身,十五还是加了几分提防,尤其怕路边窜出什么野物惊了马。行了二十里,转了一处弯,一道飞涧而下,落在石潭里轰响,璧潭绿波,十几个人正在潭边歇脚,有捧水洗面的,有在吃干粮的,路边停了一抬轿子批霞挂彩,一看就是有女眷在内。十五牵了马走到下游准备饮马,一个门户打扮的老者走过来仔细盯着十五看了一眼说道:“这不是送信的那个歙县后生么?”十五这才抬头回望,正是那日去休宁戴家送退婚信给开门的老门户,虽然彼时老门户有些看人低,十五还是回道:“哟,戴家的老伯,好眼力。真是山水好相逢哩。” 这戴家老门户那日在门里见十五不卑不亢,还把樟树打出一个拳洞,早就认定这后生不是俗人。这会态度已谦和不少:“后生,这又是去哪送信,看样形不近哩,我们这有些米酒一道过来吃些,走路过这些山也有个照应不是?” 十五见他态度好转,笑着婉拒了,只是说:“老伯,我去江北有事,酒我就不喝了,待会你们走在前,我跟紧些帮你们看着些后面就是。” 戴家老门户见他已表态,也不多言,招呼了其他人动身,抬了路边那亭轿子继续赶路。十五饮了马,也动身不远不近的跟在后面。这老门户故意放慢了脚,并肩和十五走在一起,想多盘桓几句。 “后生,可知道前面轿子里的是谁?”老门户故作神秘问道。 “不晓得,也不想猜。老伯有话直说。”十五答道。 “唉,你那日送的信是一封退婚信,你们歙县城里许家儿子许世荫先是画了一副在船上狎妓的图画让你送到戴家,气的我们老爷带着小姐要上许家门庭问罪,还不到徽州府城内,就听得那个小畜生胡来得了一身脏病,吓的他们当天就回头,再也不提婚事。”他哪里知道这个作俑者正在眼前呢。又接着说:“回来后,老爷气的病了几日,小姐又是个不让人的,天天发脾气,赶上旌德有个故旧之子丧妇,过来提亲,就答应过去续弦,彩礼双倍,嫁妆分文不取,过去还是做大妇。只不过不好吹吹打打热闹办了,才让那边来了顶轿子。我这算是送嫁护送过去哩。” 十五对这戴家小姐有些同情,但为了顾着兄弟许世荫性情,无奈做了回恶人。这会听闻了,也有些唏嘘,回道:“老伯辛苦,这山路虽都是石板,却不好走哩,又抬着轿子,着实辛苦了。不过按你说,你家小姐虽未嫁进许家,但嫁到旌德大户也不失是个好着落,你们戴家出来的小姐,cao持家务,想必是处处有序又不失礼法的。” 人对偶遇的陌生人或者不是利害相关者总有着诉说的欲望,老门户见十五有接着絮叨的意思,来了劲头:“后生,说与你听也不打紧。我家这个小姐,持家算账那是不输男人的,但是那个性子不是一般人能吃的落地。你在府城内怕早就听说前些日那许家小儿上山杀人如麻,这二人要过到一处,那许家三日便能揭瓦,一月就要分家。”说完直笑。 十五回道:“嗯,听说那许旗官上清凉峰杀了许多盗匪,一个活口都不留。城门楼上竹笼内挂着盗匪人头,吓的人都不敢从下面走,都说他是个杀神在世,惹不得。” 老门户笑道:“你一拳打穿樟树,怕也是个不好惹的哩。”说罢指着十五手里握着的一对竹锏。 “哪里,赶路送信的,几分死气力,这付老竹根赶个野兽什子的。老伯你们只管放心走,路上有个把路人使怪我倒是能镇住。这山不是一日能下的,晚上歇在箬岭关,有兵所哨备和驿站,更不必担心。”十五谦虚回话。 “要不这样,我看你人实,晚上我家小姐歇下后,我托你在外守着一夜,我把她从小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