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四十四:暮投大王庄  (第2/2页)
吧!    这个村子并不大,咱们俩骑着马分头找一找,咱们看看哪家比较富裕,咱们从人家家里买点吃的还不行吗?”    赵飞宇听了点了点头。    “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了,也只好如此了。    不管是好吃的,还是不好吃的,咱们俩怎么也得弄上点儿吃的呀!    如果连点儿吃的都没有,那又怎么行呢?    黑牛哥哥,你看这天气马上就要黑了,干脆咱们哥俩就别分开了。    如果分开了的话,到时侯咱们哥儿俩再相互找不到了,那就更麻烦了。”    “嗯,你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那咱们哥儿俩就骑着马一块儿找一找吧。    咱们哥俩就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今天晚上弄点吃的吧!”    两个人现在都着了急了,立刻就围着这个小村子就开始转开了弯了。    就在两个人快将这个村子转完的时候,发现在村子的西南头院子里亮着灯光呢。    这家的门口还挂着两盏红灯笼呢,赵飞宇笑呵呵地说:“黑牛哥哥,你瞧见没有哇!    就这户人家院子里亮着灯笼呢!咱们就奔这户人家家里去吧!如果能混上一口吃的话,那也就不错了。”    黑牛看了一下门口挂着的两盏红灯笼,笑呵呵地说:“这家人是不是办喜事呢?    如果是办喜事儿的话,那就更好了!咱们俩给人家拿两个钱儿,在这里讨顿饭吃,那是应该不成问题的。”    两个人翻身下马,立刻牵着马匹直奔院子里走来。    黑牛大声喊道:“家里有人吗?我们是过路的,由于错过了客栈,特来这里讨口吃的。”    现在天气还不太黑呢,听到院子里有人高喊,立刻就有五六个人从屋子里走了出来。    赵飞宇一看这家也不算怎么太富裕,也就是平平常常的人家罢了。    从屋子里出来的这些人当中,有三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还有一个年岁五十来岁的老者,老者的身后还跟着一个四十七八岁的妇人。    这些人一看赵飞宇和黑牛牵着马进来了,一个个的大吃一惊呀!    其中的一个年轻人粗声粗气的吼道:“我们这里正发愁上火呢!你们俩跑到这里来捣什么乱呀?    我们这里别说没有吃的,就是有吃的,我们也没有心情给你们吃,你们俩赶紧走吧!”    赵飞宇听了一愣。    “我说这位哥哥,咱们萍水相逢,彼此并不认识,你怎么说话儿这么不受听呢?    我们哥俩刚进院子,恐怕也没有什么地方得罪你们吧!”    那个年轻人还要说话,那老者伸手把他拽到了身后了。    “我说两位贵客,刚才说话的那个是我的侄儿,他由于心情不好,因此,把火气全发在了你们身上了。    唉,真是没有办法呀!    今天我们家里办喜事,大家心情都不怎么好!你们二位就多原谅吧。”    黑牛听着笑呵呵地说:“如果说是办喜事的话,那应该高兴才对呀!    我看你们这些人没有一个高兴的,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那老者听了口大嗨声说:“今天我的闺女要出阁,我那闺女今天要进入假婚状态了,你说我们能够高兴的起来吗?”    黑牛听了一愣。    “我说老人家,你这话儿我越听越糊涂了,既然女儿出嫁,什么叫进入假婚状态呀?    这个话儿我连听也没听说过,莫非真是十里不同乡,百里不同俗嘛!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你能不能给我们俩好好地说一说呢?”    那老者未曾开口,眼泪先掉了下来。    “听你们俩的口音,好像也不是我们当地人,既然你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那我今天就给你们念叨念叨吧!    唉,说起来真丢人呀!    自从蒙古人占了我们这个地方以后,那些狗日的就给我们立下了一个规矩。    但凡有出嫁的姑娘,先送到那蒙古人的家中,先让蒙古人玩够了三天,才能出阁呀。    姑娘被送到蒙古人的家中,我们这里称为假婚状态。    等姑娘生了第一个孩子,孩子的爹娘一般都会把第一个孩子掐死的,这样做就是为了防止是那个蒙古人的种呀!    我们家的姑娘也老大不小,也到了该出阁的年龄了,婚事我们都定好了。    他奶奶的,蒙古人有这么个臭规矩,你说谁能接受得了呢?    但是,你不接受又有什么法子呢?    你瞧见了吗,这位小伙子就是我未来的女婿!    他在我们家都哭了快一天了。”    黑牛听了眼眉一下子就立了起来。    “他奶奶的,蒙古人真是欺负我族太甚了,这帮子狗娘养的,真是可杀而不可留呀!”    赵飞宇笑呵呵地说:“既然你们不愿意把姑娘送过去,那我倒有个好办法,也免得你们家的姑娘遭受此番羞辱了。    不过,这个事多少有点儿麻烦,做起来稍微有那么点儿费事儿。”    那个姑娘的未来夫婿一听,立刻就给赵飞宇跪下了。    “难道你真有什么好方法吗?能不能说出来让我们听听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