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七二节 那可是开疆扩土啊!(4K) (第2/2页)
“别磨磨唧唧的,赶紧说事吧!” 张安世听到霍嬗的话,嘴角微微抽搐,连忙应声称诺。 接下来张安世开始说起了羌地周边的情况,基本都是大家这段日子知道了一些,但是不是非常了解的事情。 比如气候问题,羌人各部的问题,还有山上羌人的问题,河湟谷地的问题,以及一些其他事物。 张安世说了好一会,众臣对于羌地的情况算是有了一个详细的了解。 而张安世这个人,在他们的印象中加深了一些,尤其是刘彻和刘据,其他人不重要。 着实是张安世太过出彩了,手里啥东西都没有,讲的是滔滔不绝,提出什么问题,对答如流啊! 霍嬗对这个情况还是比较满意的,张安世露完脸了,退了下去,接下来就是霍嬗上场。 “首先呢,是此战缴获的马匹,数有十万,臣提议是新建一个马厩,放于护羌城西侧的平原之上。” 霍嬗起身以后也不废话,点了点准备好的地图,直接说了起来。 霍嬗的这个举动,对于众臣来说也不惊讶。 一个是霍嬗有这个资格,大汉的一切事物,他都有资格指手画脚。 这还并不是仗着刘彻的宠信,凭借的是他那大司马、羽林大将军的名头。 二是,这个时候可不是后世,朝堂文人扯皮,扯半天都说不到正事上,谈起事来也没有那么多的勾心斗角,相当的干练。 刘彻转头看向公孙贺: “太仆这边有没有问题?” 公孙贺起身出列行礼: “回禀陛下,太仆并无问题,西北的几大马厩官员与养马奴足够,足以支撑再建一马厩。” 刘彻点点头,随后看向霍嬗: “可。” 这件事就算是定了下来,小黄门连忙记下,等诏书下来接下来公孙贺就可以行动起来了。 其实应该还问问丞相府,问他们不是为了马的事情,而是马厩的选址有没有问题。 但石庆没来,来的是丞相府长史,没啥话语权,基本就忽略了。 霍嬗又开始说起了下一个议题: “陇西郡过大,这次又新扩千里,臣觉得在陇西与武威二郡之间,应当新开一郡,治所放在金城,起名金城郡。” 随后霍嬗又说了说他原先想的辖地等问题。 等霍嬗说完了以后,刘彻转头看向丞相府长史以及王温舒: “文官?” 两人起身行礼,王温舒先开口: “回禀陛下,公车署有足额待诏。” 公车署是少府管辖的一个宫中署衙,里面都是各郡举荐的孝廉、秀才,等候着一个官职。 秀才也叫茂才,这个时候没有茂才的说法,东汉后为了避讳刘秀的名字才称作茂才。 就跟彻侯避讳刘彻,变为了列侯一样。 接着是丞相府长史: “回禀陛下,今年的功迁还未详细计算而出,但根据现有功绩,足有四人可担当一地郡守。” 刘彻满意的点了点头: “可。” 刘彻问了问官员,新建立一个郡府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不光是郡府的官员,各县乡的官员也要考虑,一点也不能马虎。 大县县令,小县县长,听着是个小官,但是非常的重要。 虽然本地有官员,但是朝廷不可能都从本地选取,肯定是要派一些的。 至于刘彻为何只是问了问文官,而不问问武官,这是因为刚一场大战过后,有功之人很多,随便选几个就有了。 新建一郡府这件事吧,在朝堂上算是一件大事了,至于为何这么顺利,三言两语的就定了下来,这还是有原因的。 首先,这件事刘彻是有着心理准备的,霍嬗给他提了几句,而且确实这个规划很好。 另外对于朝堂来说,新建一郡,也不是个新鲜事了,这几十年新增了二十八个,大家都早已是习以为常。 所以说,这事说大他也大,说小他也小。 而且这件事的谈论地点是在内朝,要是在大朝议上说起来,虽然结果不会改变,但是势必要扯一会。 这也是刘彻为何建立内朝的原因。 另外陇西这地方不简单,孕育了朝堂上不小的势力,一郡变两郡,虽然增加了官位,但是会打破原有的利益平衡。 最后你也不看看提出这个话题的人是谁,那可是霍嬗,决定此事的是谁,是刘彻。 以他俩的性格,跳出来不是找死嘛。 而且这确实对大汉是件好事,为何要跳出来反对? 而且他们心里跟明镜似的,今日他们就是来听吩咐的,提出的话题早就有了决议,他们好好干事就行。 ……… 内朝主要是商议事物,定下来以后给外朝做,所以详细的细节,并不会在此处谈论。 所以霍嬗直接就说起了下一个议题: “裁撤护羌校尉府,新建羌地都督府。 治所从护羌城西移到西宁城。” 霍嬗说完了这两句话就停了下来,等着其他人发问。 因为他心里清楚,这件事有着不小的问题呢,在场的众人除了刘彻清楚以外,其他人都不懂,包括卫青。 不过刘彻同意就够了,武帝朝的一言堂可不是说说的。 但是,这件事估计要扯一会,今日上午,能把这事定下来,就算是进度很快了。 卫青先是皱了皱眉头盯着地图看了看,随后又松开皱着的眉头问道: “子侯,郡府迁移,军事上你准备如何处理?” 霍嬗听到卫青的问题,把自己的原先规划的关卡、城池所在地,以及兵马的多少,兵马的管辖说了说。 卫青听完后皱了皱眉头,其他的他都没什么意见,不过六万兵马这个数…… 卫青偷偷看了一眼刘彻,但刘彻依旧是那副老神在在的样子。 看到这个样子的刘彻,卫青明白了,刘彻估计是已经同意了。 其实吧,最开始霍嬗给他说的时候,他也是有些担忧,毕竟那可是六万的兵马,其中一半的骑兵,若是出点问题,那可不是小事。 但是在知道这些兵马的用处,为何要安排这么多兵马,以及随后在羌地准备采取的后续行动,他就没啥意见了。 毕竟啥东西,在刘彻的心中那都抵不过开疆扩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