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239章:诡谲 (第2/2页)
日后他的骑兵便到了,到时候怎么办?难道拿我的人头去父皇面前谢罪么?” 李邦彦深深一礼,“陈嘉三千人马都是骑兵,陛下何曾听说骑兵擅于守城的?” 赵桓一呆,皱着眉问:“骑兵就守不得城?” 李邦彦微微一笑,“当然能守。” 见赵桓的脸色巨变,慌忙继续,“军队之所以分兵种,就是不同的兵种擅长不同作战方式。骑兵平时长于冲击,袭击,守城却是远远不如步兵。殿下,你说在十万西军的攻击下,他们能守多久?” 赵桓觉得很有道理,毕竟他也是读过兵书的,对军事还是有所了解。 一旁张邦昌见势凑了上来,“殿下,李少宰所言极是,如今皇宫里面我们同样有内应,到时候里应外合,何愁大事不成。” 赵桓见他们两个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心里最终也放下心来。 蔡攸见状,慌忙上来说道:“京畿禁军至少一半都愿意追随我们,加上童太傅的十万西军,对付陈嘉这三瓜两枣还不是手到擒来。” 赵桓瞪了他一眼,恨声骂道:“你们不要大意,做事要仔细了再仔细,成功了你们将来都是朕的肱骨。要是输了,我大不了贬为庶民,到哪个角落里去荒废光阴,你们可是都要杀头灭家的。” 三人齐齐躬身,“敢不赴死。” 外面风云诡谲,到处都是诡异人影在忙乱,皇宫里面却是一片祥和。 郑皇后带着几个侍女来到官家的寝宫,见官家正坐在榻上看书,便上去盈盈一拜,“参见陛下。” 官家见状连忙吩咐旁边侍女将她扶起,口中埋怨:“沁儿快起来,早就让你不要如此多礼。” 郑皇后展颜一笑,在侍女搬来的锦凳上缓缓坐下。 “陛下今天看上去精神颇佳,可是有喜事么?” 官家掩饰不住眼角的笑意,转眼看见皇后头上插着一支崭新凤钗,惊诧问:“咦,这凤钗……” 郑皇后举手拔了下来递给官家,“茂德孝敬我的,前几日在花园里遇见,我问她到底怎么考虑婚姻大事的,这孩子嫌我啰嗦,拿这支凤钗堵我嘴。” 官家打量着凤钗,很是惊讶,“这凤钗的工艺水平极高啊,茂德哪里来的?” 郑皇后抿嘴笑道:“听说是河间府的匠人做的,他们在京都有铺子,价格不菲呢。” 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郑皇后也不例外。 说起这个郑皇后是个心思极重的人,做事一步看三步,步步为营,几十年稳坐皇后宝座。 现在已经四十多岁,依旧能讨得官家开心,何其不容易。 举几个例子就知道她的为人了。 郑氏家人在她做了皇后之后全部辞官,因为她怕郑家人仗着她的地位做坏事。 皇后大典时候,她坚持用旧衣修改成皇后加冕服,还省去很多不必要的东西。当时官家也没啥钱,所以对她的善解人意颇为赞赏。 有个进士也姓郑,一直对外宣扬是她的亲戚,她没有反驳,就算默认了。两人内外呼应,相得益彰,郑氏当了皇后,那位仁兄也身居高位。结果她与官家说皇亲国戚不宜高位,官家甚为欣喜,将郑某一路降职到一个闲职。 官家生性风流,外面女人不断,郑氏非但不吃醋,还帮着找漂亮姑娘,这样的老婆谁不喜欢?反正我喜欢,官家也喜欢。 从这些事情里面大家看出了啥? 是不是贤淑良德?是不是善解人意? 有没有看出过河拆桥? 有没有看出断尾求生? 有没有看出曲意逢合? 有没有看出不争为争? 这特么才是个宫斗的高手,从一个侍女成长为一代皇后的励志故事。 所以说啊,人总是有两面性的,看到的听到的未必都是真实的。拨开迷雾你就能看到历史真相了?傻了吧唧的,你看看你自己走过的路,有几段是真实的?因为人终究只能看到事物的一面,而绝不可能看到全部。 又放风筝了,往回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