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0章 他的意中人永远留在了苏州  (第2/2页)
,你和宣将军定然能成就一桩佳话。”    宁和只是笑了笑,没再说话。    她的婚事,她自己本就做不了主。    这是她的命。    明宪宗如今已然为她安排好婚事,这婚事,是君王之意。    那她宁和,便如他所愿。    她嫁便是了。    反正宣吾要钱有钱,要权有权。    他手下有足够的兵,能护她始终安好。    宣家亦然有足够的权势,能保她吃喝无虞。    既然她这一辈子都注定嫁不了自己想嫁的人,那她就嫁一个能让她以后过得好的人。    宣家是她最好的选择。    嫁入宣家,她便能挣脱皇室束缚。    陛下已然在宣吾不知情的情况下,为宣吾安排了这样一桩婚事,他已是亏欠宣家许多,日后必然不会再去难为宣吾。    她在宣家,也能过上安生的日子。    宁和以为,这桩婚事,确实不错。    没嫁给自己想嫁的那个人,成婚于她而言,不过是凑合着过日子罢了。    嫁给谁都是嫁,那她还不如嫁入宣家。    宣吾能给她所有她想要的。    除了爱。    宣吾在入顺天府的这一程想了许久许久,他想自己是不是做了一个错的决定。    这一路走来,他脑子里总是浮现她的身影。    就连下属都说,他这是想李照邻想疯了。    他总是在无意中唤出她的名字,总是下意识想跟她说说话。    他真的好想她。    可他马上就要娶别人为妻。    李照邻说,这是皇命。    她要他从,要他尊。    他顺了她的意,可这是一辈子的事。    此去一别,不知日后是否还能再次相见。    他怕他这一生,都要被陛下困在这顺天府之中。    他也有想过与郡主成婚后该如何与她相处,以礼相待,这是他唯一想到的法子。    宣吾清楚自己的心,他明白自己不会再像对待李照邻那样,再去对待任何一个女子。    这世间已无别的女子能像李照邻那样好。    她能持长剑,像个男子一样在战场上冲锋陷阵。    有许多许多的事情,她做得比他还要好。    于他而言,他对待李照邻,除了喜欢,还有敬佩。    自她决定进入军营,决定跟在他身旁的时候,他便很是敬佩她。    于他而言,李照邻是这世界独一无二的存在。    无人再能取代李照邻,顺天府已无他宣吾意中人。    他与郡主,只能以礼相待。    在得知宣吾已经入京之后,明宪宗又召李昭和入了宫,他命李昭和暗中赴往苏州,查探汪直行踪。    他还是放心不下汪直。    如今宣吾虽是已经进了顺天府,可他五万宣家军还在苏州。    明宪宗听闻,宣吾将自己最得力的一位副将,也留在了苏州。    这副将和五万宣家军他不得不防,他还是怕汪直会有谋反之心。    这段时间他得cao心宁和与宣吾的婚事,顾不上苏州,他怕苏州会有异样,故而还是得派李昭和去一趟苏州。    李昭和到苏州之后,没直接去查探汪直的行踪,反倒是去了一趟斜塘镇。    他在苏州那边的探子说,汪直在苏州那些日子,总喜欢去斜塘镇苏家铺子喝茶。    他下意识觉得斜塘镇那边会有些问题,便准备过去查探一二。    李昭和入苏家铺子之后,佯作寻常客人一样,点了一杯茶,便坐在那里观察铺子内状况。    苏家铺子原先是只卖茶叶的,可后来云初茶楼出了这档子事,被迫歇业了一段时间。    经历了这档子事儿,百姓们知晓了季云初是个什么样的人,都不愿意再去云初茶楼喝茶。    久而久之,茶楼就算是重新开业,也赚不到银子,季云初索性卖了这茶楼,到别处谋生去了。    从前都是云初茶楼一家独大,不准这条街上开别的茶楼,但如今云初茶楼关了,百姓们也有喝茶的诉求,便有人向苏漾提议,要他把铺子旁边的空铺子也盘下来,做喝茶用。    苏漾起初是不愿意的,可提议的父老乡亲越来也多,他无奈,只好照做。    自铺子逐渐变成小茶馆之后,便总有一些外地人慕名而来品茶。    苏漾每天都能在铺子里见到新的面孔,今日也是如此。    他瞧了一眼坐在窗前那位身着紫袍的男子,这人一瞧便不像是苏州人,想来也是从外地来的。    最初瞧着他还未发觉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但再瞧上几眼,苏漾忽然觉得这人有些眼熟。    他忽然想起,从前督公给他看过一个人的画像,那画像中人生得,和这人一模一样。    督公说,若是在铺子里瞧见这人出现,一定,一定要在确保自己安全的情况下,迅速离开铺子,回到苏州告知他此事。    想到这里,苏漾连忙放下了手上的活,将方鹤斋唤进里屋,同他说过此时情况之后,便安排了个小厮留在铺子里看着店,自己和方鹤斋则是从后门悄悄离开。    他要快些回苏州,把此事告知与汪直。    汪直此事还在苏家老宅子里,在知晓此事之后,便立马收拾东西,要带幼恩回军营。    幼恩本是不愿意的,军营里待着甚是无趣,哪里比得上家里。    可她不走,汪直便不走。    她明白李昭和不是什么好人,便对汪直道:    “督公就打算以后一辈子,都这样躲着他?”    汪直回答:“起码现在该躲。”    李昭和此次过来,必然又是为了调查他。    他总得避一避他。    “我们明知他不会放过我们,却不能对他做什么,督公,这样的日子实在憋屈。”    “你想做什么?”    “把他杀了。”幼恩如实答。    “陛下也不会放过我们,你也想要对他动手?”    “幼恩不敢。”    不是幼恩不敢,是督公不让。    她从别的世界来,在这个世界,她什么都敢。    汪直道:“幼恩,这世上有许多事情,明明是我们忍让一番便能避开的,即是如此,我们又何必多事?”    “督公想忍他一辈子,被他这样欺负一生,可幼恩不想。    幼恩只是觉得,有许多事情,现在不做,以后就没法做了。”    汪直若是再不出手,他在史书里的记载,便只能如此。    他要背负的,将会是一世骂名。    洗不清的一世骂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