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一章 晋武帝下套太子妃 (第2/2页)
细想,对礼拜颂圣已毕的儿女们说:“佳节佳期,月华如昼,恰似皇恩普天,光照人间。奉万岁口谕,今晚赏桂拜月,阖家欢乐。不设规矩,不分长幼,尽情尽兴一乐。为了让你们兄弟姐妹无拘无束,今晚的咏月赛诗和射覆活动,皆由赵王伦儿为总,尔等自我评判,自设射覆覆底。万岁和母后作为尔等中的一员,参与其中便了。” 皇后讲完,晋武帝笑对司马伦说:“伦儿,站出来,今晚就看你指挥若定有序不乱了。” 头戴藩王冠,身穿逍遥衫的司马伦往人前一站,对晋武帝和杨皇后施礼说声“儿臣遵旨”,来了个潇洒的转身笑对皇子公主们说拱手:“奉父皇母后谕旨,总领今晚赏桂拜月会。现在请兄弟姐妹到我方才的亭子去,咱们商量一个‘不分长幼,尽情尽兴一乐’的规矩。” “好!”以司马乂为首的小皇子们公主们一起叫好,簇拥着司马伦去了。 杨皇后此时又揪心太子和太子妃的缺席,面带愁容地对晋武帝说:“太子和太子妃今晚到底……” 晋武帝亲热抚摸了杨皇后一下道:“皇后不必揪心,你照看着皇子公主们,我到太子那里看看去。” 杨皇后刚想说她要去太子那里,晋武帝已经带着张义走了。 “冰壶瑶波起,人间不夜天”同样属于东宫广和殿。但是广和殿的主人司马衷和贾南风在一个时辰前接到太子太傅便函,严命太子今晚不去参加赏桂拜月会,要太子提前预习贾谊《论积储疏》一文,明天在崇文阁由太子释讲《论积储疏》。 太子太傅的便函是一个小太监匆匆送来的。小太监只有十二三岁,见了太子磕头递函,紧张一句话不敢说就慌忙离去。司马衷看了太子太傅的便函便破口大骂:“老杂种、老不死、老混账、老杂毛、老破笔杆子,老棺材瓤子,老王八蛋的,本殿下凭什么要听你个老活过月的?来人……” 贾南风一下捂住司马衷的嘴说:“你等等,让我好好看看太子太傅的便函。” 贾南风接过便函,反复研究了其中一句:“秉万岁口谕,明日在崇文阁会文,由太子讲习贾谊《论积储疏》……”。太子太傅从未给太子写过便函,为什么中秋佳节之际写了这封让人极为扫兴的便函?以太子太傅的身份和为人,他是不敢阻扰太子参与皇后奉旨举办的赏桂拜月会的。明明不可能的事情出现了,这就显出了蹊跷。贾南风一时想不明白这封便函的真实意图,但是她觉得太子太傅真的秉承了万岁的意思…… 司马衷见太子妃拿着便函久久不说话,有些恼怒地问:“太子妃,难道你怕孟镈那个老不死的” “殿下,太子太傅是秉承万岁旨意……” “万岁万岁,老子就是明天的万岁。太子妃,不理他老破笔杆子。来人!来人!备车、备车!再不走就晚了。” “慢着。”贾南风对宫女太监们说:“你们都退下。” 看见宫女太监们都退下了,贾南风拿出贾谊的《论积储疏》说:“太子稍安勿躁,臣妾陪你温习文章吧。” 司马衷被贾南风钳制惯了,不情愿地接过《论积储疏》。但他读不一会儿,就发作弃书大吼大叫:“不!不!不!凭什么别人去赏桂拜月,偏要我温习文章。我不温习文章,我不怕万岁,我要找母后评理,我要找万岁评理!” 贾南风使出杀手锏,走近司马衷小声说:“太子息怒,早点温习了《论积储疏》,咱们就到卧榻上快活去。” “不,我今天要找个宫女到卧榻上一起快活。” 贾南风仍然小声小气:“殿下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只是现在要温习文章。” “温习文章可以,得你太子妃先讲讲《论积储疏》要旨。” “臣妾答应殿下。” 也许贾南风稀有的低眉顺眼滋长了司马衷的蛮横,也许是他想逼贾南风和他一起去御花园赏月,司马衷竟然得寸进尺提出了无理要求:“本太子要坐着听,太子妃得跪着讲。” 贾南风屏住气思索片刻,说声“遵命”就跪在司马衷当面打开《论积储疏》朗声道:“《论积储疏》的要旨是,治国安民,就必须使黎庶有饭吃;要使黎庶有饭吃,就必须倡农储粮。轻农重商是背本而趋末,奢侈成风、浪费无度就是助纣为虐。长此以往,国库民间都无积储,江山社稷危倾,七庙隳颓为期不远了。贾谊先生从正反两个方面阐明‘积储’之利和‘不积’之弊……” 司马衷似乎用心听着贾南风讲解要旨,就插话说:“积储是大司农的职分,为君者何须cao心‘积储’与‘不积’?” 贾南风夸奖说:“太子的问话切中肯綮,为君者不须事事亲躬。但为君者一人心系天下,君心有积储之念,天下就有‘仓廪实而知礼节’了……” 贾南风自顾跪在司马衷面前侃侃而论,怎知道屏风外有人听她的墙根儿。 屏风外偷听者谁?晋武帝司马炎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