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 生的希望 (第2/3页)
一声,整个箱子被撞了个稀巴烂,江畔整个人飞了出去,撞到了石头上。 身体往下面滑了下去,江畔手疾眼快的抓到了石缝中的一个树,他仔细看了看周围,才发现自己竟然吊在这瀑布之间,望下去一片漆黑,不知道到下面有多高,耳中全是水流的撞击声。 江畔两只手轮着抓住这棵树,到后面双手抓住,想要爬上去,脚下没有受力点,此时的他整个人吊在外面,感觉自己的手又酸又累,快要坚持不住了。 手掌一酸,松开了,他实在抓不住了,掉下去的一瞬间,江畔感觉自己的心脏一下子放大,身体害怕起来,“扑通”江畔掉进了水里,脑袋冲进水里,那种撞击感,让江畔有一种眩晕感。 江畔迷迷糊糊的往上游去,想要抓住什么,手在水里面乱抓,忽然摸到一块木板,死死的抱住,想要靠这个来向岸边,可是巨大而急的水流,把江畔一下去冲了下去,脑袋磕在一块石头上,江畔感到头上一阵巨疼,瞬间晕死了过去。 宋有顷和云公举着火把在下游找到了天亮,仍然不见江畔的踪影,云公无奈道:“先回去吧。” 回去的路上云公问道:“你审问那些人贩子得到什么有用的消息?” 宋有顷想了想说道:“这些人来自叫帽儿山,是一伙土匪,他们找了几个农民过来帮忙,逃走的那个是帽儿山的三当家,他们主要是替武陵郡的怡红院做这些烧杀抢掠之事。” 云公想了想说道:“这个怡红院不简单啊,后头肯定有人撑腰,不然不会敢如此胆大妄为,问过他们背后之人了吗?” 宋有顷说道:“问过了,他们也不知道。” 云公皱眉思索起来,宋有顷在旁边欲言又止,云公很快发现了宋有顷这为难的样子,说道:“怎么了,有事就说,别吞吞吐吐、犹犹豫豫的,整得娘们唧唧的。” 宋有顷说道:“我刚追上这帮人的时候,发现有人给他们送马车,这人蒙着脸,加上树林里面天黑,也看不清他的样子,我同他交过手,武功平常,但是他被我打断了左手腕,从跟他交手的过程中,我感觉他像一个人,但是我又不确定。” 云公说道:“像谁?” 宋有顷沉默一会,说道:“我一会去探探风,先不要急着下定论。” 云公点点头,有点欣慰,自己的这个徒弟真是成长了不少啊。 两人回到江城,云公就先回破庙休息了,毕竟一个岁数不小的老头子了,折腾一宿,精神有点萎靡。 宋有顷则去往柳家,找到胖大厨,问道:“胖哥,今天有什么活干的?” 胖大厨见宋有顷来得这么早,有点惊讶,然后说道:“那你进来帮我劈柴吧,里面那一堆,都给我劈了。” 说完带着宋有顷进来,宋有顷拿起斧子就开始劈柴,胖大厨从厨房走了出来,递过去两个rou包子和一个鸡蛋,后面还给宋有顷端来了一碗水,问道:“怎么样,小秋子找到了吗?” 宋有顷说道:“找到了,在破庙睡觉呢。” “找到就好,找到就好,没受伤吧?” “没有什么大伤,都是些皮rou伤,对于我们这些贱骨头来说,不碍事。”宋有顷抬起头憨憨的笑道。 “那就好那就好。”胖大厨感叹道。 接着胖大厨回去继续干活,而宋有顷劈着柴,时不时的抬头左顾右盼。 江城又一次热闹了起来,很多百姓欢天喜地的上街庆祝。一支由老百姓组成的长长的队伍,正向着县令府走去,一路上敲锣打鼓,还有舞狮子的,场面那叫一个热闹。 一卫兵看到这阵仗,还以为是民众造反了,吓得惊慌失措的跑进来喊道:“报..报告,外面..外面好像有民众造反了。” 正在喝着小米粥的石搴惟一口粥喷了出来,落得衣服上都是小米,站起来问道:“你说什么,再说一次?” “外面..外面..好像造反了,一大堆百姓正往我们县令府走来。” 石搴惟刚要急的时候,旁边得主簿说道:“县令别急,你仔细听听。” 石搴惟疑惑得看着主簿,却也还是仔细听了起来,听到越来越近的敲锣打鼓的声响,主簿笑道:“哪有造反的还敲锣打鼓的。” 石搴惟老脸一红,刚刚自己有点失态,恼羞成怒的他一脚踹在卫兵的屁股上,怒骂道:“让你不看清楚就跑进来乱叫,这不是想吓死本官吗?” 卫兵求饶道:“大人,别踢了,饶命饶命,小人实在是太害怕了。” “赶紧滚出去看看什么情况。” “是是是,大人。”卫兵落荒而逃。 不一会卫兵又跑进来了,却不是之前那样惊慌失措了,而是满脸的兴奋,说道:“大人大人,喜事啊,那些百姓是来感谢你的。” “感谢本官的?”石搴惟疑惑道。 主簿说道:“县令,我们出去一观,便知缘由了。” “主簿说的是,随本官出去一观。”随后众人一同走了出去。 来到门口只见一帮人把县令府围得水泄不通,来人都被挡在门外,为首之人竟是柳家的柳清风,后面跟着一大帮百姓,百姓还抬着一个匾额。 石搴惟上前问道:“柳老爷,这是为何?” 柳清风说道:“小人感激县令救回小女,特地前来拜谢。”,说完率先跪了下去,后面的十几个百姓也跪了下去。 有百姓说道:“要不是县令老爷,我的女儿都不知道要被卖到那里去,谢谢县令老爷的救命之恩。” 接着周围响起了各种各样的称赞声: “这县令不错呀。” “好县令的,如果我家孩子丢了,被县令救了回来,我也会感激的” “看来江城又来了一个为咱们老百姓着想的好官啊。” “好人长命百岁啊”... 石搴惟这才知道,这些都是江城丢失孩子的父母,他们都是特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