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二章 鼠疫福泽(八) (第2/2页)
、上校也好过少校的,少校,多半是团级主官,这基本是战斗在第一线的最高级将领了,无论哪一国,中校以上的将官,都很少出现在真正的战场上,少校算是校级军官里唯一的例外了,当然海军、特种部队是不作数的。 四十多岁的年纪,怕是战斗经验、战斗力最巅峰的时候了,这样一个少校,值得李大成谨慎对待。 “二爷!政府的?” 这个回答。二爷李大成用的是汉语,后面的问题用的是英语,二爷。对面那位显然是不理解其中含义的,回头问了问一个中国通船主。他那边也明白了二爷的意思,比六爷地位高也就是了。 “你说了算?” 摇摇头回答了李大成问题,这个少校又问起了李大成的权力。 “说了算!私人的?” 看那少校再次摇了摇头,李大成也知道了谁在背后使力,怕是英*方势力了。 “那就是军方的朋友了,多大的单子?” 说这话的时候,李大成站了起来,向前走了几步。那位少校却一脸苦笑,后退了几步,这戒备的心思挺重啊! “不是军方,只是一个半官方的组织!” 少校的解释,李大成不置可否,他更想看的是货物的质量跟规模,这才是合作与否的关键。 “货物只能卸在营口!” 果然合作也是有条件的,听了少校的解释之后,李大成停住了步子,回头笑眯眯的问道。 “我若是想卸在山东呢?” “交易取消!” “那你为什么来胶州湾?” “六爷在这!” “哦!现在六爷不在。二爷说了算,我想在山东卸一部分,这次是你们来了。如果是海盗呢? 这里是贝勒爷的财源之地,需要武力的保护!” 说话简洁明快,行事干脆果断,被拒绝后,李大成试探了一下这位英籍少校,绝对的职业军人呐!难道这次还有别的好事儿? 详细的解释了一下,自己要在塔埠头卸货的原因,这位少校片刻之后就给了准确的答复。 “可以!但最多只能卸下五千人的装备!” “好!好!好!咱们上船看看! 对了你叫什么?我总不能称呼你少校吧?” “莱恩!英国退役少校军官莱恩!” 听到退役军官四个字,李大成的眉头一挑。这是好事儿啊! 李鸿章的洋幕客,以德国人为主。因此李鸿章与德国的关系非同寻常,这次莱恩前来。恐怕英国人也有这方面的考校。 别人没有这个眼光,京师的赫德是有这个眼光的,依靠振威军起家的桂顺,崛起已成定局,如今京师的官场,桂顺一家独大,虽说他还没有掌控京师官场的能力,但大清官场除了一个老娘们之外,没人是桂顺的对手。 一路琢磨着事情的缘由,李大成跟莱恩等人乘上了小船,上了停在码头近处的荷兰藉货船,上船之后,李大成没干别的,在甲板上走了一圈,仔细的看了看船上的水手。 如探子们说的一样,这些水手很不专业,但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些人却是绝对专业的职业军人,大体岁数在三十岁以上,几乎每个人的脸上都有伤痕,这应该是一批百战精英啊! 看着李大成在甲板上转了一圈,莱恩主动上前,带着他下了船舱。 “莱恩少校,甲板上的水手也是退役军人?” “是的!” “哦……那我可以买下这艘船跟船上的水手吗?” “可以!但我们只能签订非官方的合同!” 听了这个答复之后,李大成脸上的笑意更浓了,英国人也很鸡贼啊!弄个半官方的组织,签个非官方的合同,一旦出了大事儿,他们就可以一推六二五了。 东三省的事儿,不同于英国帮助北洋训练海军,有了前次的沙俄五路入寇,近期的振威军势力北上,东三省那边一旦开战,就是大规模的战争。 虽说大清在津沽打了一场不错的阻击战,但英*方应该还是不会看好东三省的振威军,一旦官方参与训练振威军,一旦振威军败了,一旦被沙俄知道了,那沙俄与英国就会有直接冲突。 在远东沙俄有绝对的地缘优势,一旦直接冲突,吃亏的很可能是英国。 军械用交易中药做掩护,军事援助用非官方合约做掩护,这洋鬼子的法子与后世差不多少,明面上嘻嘻哈哈,暗地里刀枪相向,这就是国际政治场。 但无论如何,收益最多的还是振威军,如今的振威军确实缺乏正规军的训练,炮兵尤其短缺,在这些方面,李大成能拿出的方法也有限的很,一个个培养可用的兵将耗时太久,沙俄是注定不会给振威军这么多时间的。 有了海外的军事援助,英国陆军精锐直接参与指挥、训练振威军,只要有一百多人的中层军官,就足以让振威军的战力在短时间之内飙升数倍,战力飙升数倍,接下来的战争之中,伤亡数量就会大大减少。 虽说还没有具体谈买卖,但英国人的大体路数,李大成几句话就摸了个大概,这好事儿也是源自鼠疫呐!若没有八国联军的退兵,没有东三省老毛子的撤军,哪来的这等好事儿呢?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