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定河山_第三百零四章 练兵纪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四章 练兵纪要 (第1/2页)

    冯过心下是想着要将这二百人当作骨干培训的,有点特种作战的意思。当然,他非专业人士,关于军事技能训练只是提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具体还需贾小春领着冯一等人去cao作。

    他抛出来的cao演指南其实便是以《纪效新书》为基本,再结合以那个时空的特种兵训练方法,终究算是超越时代的产物,便是贾小春这种“专家”也是眼前一亮、好生琢磨了一番。

    首先是队列训练,或称作单个军人徒手队列动作,通过训练可以规范新兵的言行举止,校正新兵“弯腰”“驼背”等在家时的不良习惯。这个科目用白话说就是“走队列”,分齐步、跑步、正步三种,这是军人最基础的训练内容。

    而后是体能训练,自不可一蹴而就,需逐步推进、稳步提升的。先以三公里训练为主,中间适时穿插仰卧起坐、俯卧撑、折返跑等小科目,后期以徒手五公里和武装五公里越野为主,根据需要也可增加十公里甚至更多。

    他是有军人情结的,更为阅兵仪式所震撼,乃告之贾小春一定要抓队列训练,此乃重中之重。

    二百人正可为一个营队,下设连、排、班,各计三个序列,每班七八人不等,训练营合二十七个班。

    单个军人队列动作有很多,包括立正稍息、蹲下起立、跨立立正、敬礼礼毕、停止间转法、齐步、跑步、正步等;班队列就是在单个军人队列动作的基础上,以班为单位的队列训练。

    如此训练三个月后,择优选十人加入“战狼突击队”,余者综合考量后打乱重新编班。嗯,优胜劣汰是必须的,不过此“汰”非彼“汰”,而是末位淘汰,训练成绩最差的需去炊事班蹲着,直至下次考核能通过再返入“战斗班”,考核垫底的去当大厨。如此,便是相应的激励机制了。

    要知道,战斗班成员的“月薪”可是十五两银子,而炊事班则只有五两。人比人气死人?谁让你训练时不把自己往死了cao的,真以为让你去炊事班就躺赢了?醒醒吧少年。

    这便是招募人手需是家境贫寒的少年的好处了。

    乡野老实之人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容易灌输……容易接受严苛的管教。再者,十几岁的少年人尚未被社会荼毒,胸中热血沸腾,好斗争胜心未泯,谁都不想落人于后。

    最最重要的是,这里的待遇太好了,一日三餐都有rou,大馒头随便整,与以前相比简直就是天上人间……况且每个月还有十五两银子拿。

    要知道,正规军中诸军的军饷自一千至三百,凡五等;厢兵教阅着,有月俸钱五百至三百,凡三等。有的时候也采取以货带钱的方式发给下层士兵——下者给酱菜钱或食盐而已。大定的货币是最不值钱的,导致士兵收入寒微。

    禁兵是大定的核心部队,他们的军俸在定军体系里是最高的,在发放上按禁兵分为上、中、下三等而区分其不同待遇。上禁兵,月俸一千文;中禁兵,月俸为七百文和五百文。此外,月俸钱五百文的中禁兵,月粮两石斗,春冬衣绸、绢六匹,绵一十二两,随衣钱三千。

    而厢兵作为地方部队,自不受统治者重视,待遇比禁军要差了很多:河北崇胜、河东雄猛、陕西保宁、京东奉化、京西状武、淮南宁淮各酱菜钱100,月粮2石,春衣绢2匹、布半匹、钱1000,绵12两;两浙崇节、江东西效勇、荆南北宣节、福建保节、广东西清化除酱菜钱不支外,其余待遇与以上六路厢兵的待遇相同。

    乡兵是大定的预备役部队,因其不脱离生产,是不隶国家兵籍的“不养之兵”,故没有固定的军俸,只有补贴性的钱粮。即使补贴性的钱粮,各地的情形也不一致。河北忠顺“巡缴”时每日人给粮二升;陕西保毅,上番人月给米六斗。乡兵的补贴实际上只有参加各种军事行动才能得到。

    蕃兵是大定在边境地区招募的少数民族部队,在军俸上也是不被重视,番兵的军官是有军俸的,而士卒则无,只有补贴。但是,由于边境地区地广人稀,朝廷对蕃兵士卒采取以田代俸的做法,即通过给田地作为蕃兵的赡养之资。

    而一名生活在城市的普通市民,不管他是在街边摆个小摊做点小买卖,还是在官府的手工作坊里打工,或是给富贵人家当佣人,每天的收入都是一百文钱左右,一个月三千钱,大抵可换二两银子盈。

    正常来说,一贯钱是指一千个铜钱,但问题定时流行省陌,“以七十七钱为百”,即一贯钱为七百七十钱。至于铜钱与银两的换算,则随着朝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定初银钱兑换比为一两银兑一贯钱,到此时,一两银则可兑两贯钱。

    也就是说,在燕子坞这“世外桃源”,只要肯吃苦耐劳坚持下来,便可拿二十倍于中央禁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