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一章 千古不易 (第2/2页)
橄榄;海南椰实;湖湘木竹、文竹;江南诸果;登莱淄沂海错、文石;两广、四川异花奇果,都是搜求强夺的目标,侵扰范围之广,亦远不止于东南一带了。 在“花石纲”一事,常佑也是殚精竭虑、尽心尽力,万般讨好皇帝。 这样的人,能无所求? 这绝对是不稳定因子,冯过却苦于难以明言,唯有隐晦的暗示提醒,希望费宏能有所察觉吧。 费宏倒似有些警觉,很是看了冯过几眼,至于冯过所说待资云成亲后再来翰林院坐班自是批了。 临了,费宏乃赠冯过《官箴》,诫曰:“此书多阅历有得之言,可以见诸实事。书首即揭清、慎、勤三字,以为当官之法,其言千古不可易。“ 这便是朝中有人好当官了,冯过自是诚心谢过。 官员初次上任,喜欢买些“官箴”之类的必读书籍,它类似于“当官须知”,原是规劝为官者的一些原则与规范,后来逐渐演化为带有自我约束功能的修身准则。 最古老、有文字记载、垂训千古的官箴,大约出现于春秋时期。其中最著名的,要算《虞人之箴》了。据《左传》襄公四年中的记载,《虞人之箴》是由一个叫辛甲的人推重而名于世的。 《虞人之箴》不过六十余字,却道出了百姓的心声。这份箴言写到: “茫茫禹迹,画为九州。经启九道,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扰。在帝夷羿,冒于原兽,忘其国国恤,而思其麀牡武不可重,用不恢于夏家。兽臣司原,敢告仆夫。” 辛甲在西周任太史,人称辛尹。他在太史任内,创导百官“官箴王阙“,以针砭国君缺失为己任。他深感殷鉴不远,应以史为镜,以免历史悲剧之再演。百官都响应他的召唤,递交官箴。 《官箴》乃是本朝大儒东莱先生吕本中所著,可谓是修身之指南、居官之宝典,“清、慎、勤”更是被奉为官三字经。 费宏赠以此书,既是鞭策,又何尝不是寄望极深? “黑眚”之事没有影响资云婚事的推进,好在前面该做的流程都已走完,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已完成,只待迎亲。 四月廿月日,资家前往女方家“催妆”,带了酒菜和雄鸡到女方家催妆,女方家接受催妆之礼,做好准备为明天的迎亲做准备,并前往资府布置新房,俗称铺房。 五月一日,亲迎当日,天刚亮之时(其日质明),男方父亲告于宗庙。 资哲坐于正厅中间南向。资云盛服,立于父位之西少南、东向。 赞礼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拜:俯身行拜礼兴:起身此处拜兴两次) 执事者将酒注入酒盏中递给新郎,新郎将少量酒洒在地上用以祭祀(婿祭酒少许讫),后将杯中剩余酒小饮。 后将酒爵递给执事,起身。 新郎进立于其父前。 资哲命之曰:“厘尔内治。往求尔匹。” 新郎对曰:“敢不奉命。” 赞礼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新郎照做。 后出家门,以二烛为前导,媒人带领新郎骑马前往女方家中。 到女方家后,又是一番礼仪后,新娘在侍女引导下,以二烛为导,乘车前往新郎家。 等新娘到达后,赞者请新娘下轿。妇入门北面立。新郎出至中门外面向南,向新娘行礼,新娘还礼,新郎新娘同进入室。 新娘带来的随从布置新郎席在东面。新郎的随从布置新娘席於室西面。 而后赞者带领新郎新娘进入,入室,新郎在室之东南盥洗,新娘随从端上脸盆毛巾以提供新郎沃洗;新娘在室之西北盥洗,新郎随从端上脸盆毛巾以提供新娘沃洗。 赞者引新郎新娘至双方席位,二人东西相向。 新人拜过堂,谢过亲友,送入洞房。 婚礼正式部分结束。 冯过混迹其中全程参与其中,这一天下来可算是见识了婚礼之繁琐复杂,想想资云明、后日还有见舅姑、见祖祢、婿见妇之父母等相关事宜须一一走上一遭,心中为他默哀一秒钟,有幸灾乐祸之嫌哪。 他大概是没想过冯去疾为何一力要他参与了,这明显是“婚礼预演”嘛,让他提前熟悉一番,免得到他结婚时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