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章 翁婿对话  (第2/2页)
   惹得下班路过的工人们,八卦起来。    “这谁家的车啊?搁这等谁呢?”    “我见过!这是娄家的小汽车!”    “难道是娄半城来了?!”    “他还来这干什么?这厂子早就和他都没什么关系了!”    “那他家的小汽车,停在这里干什么?”    “谁知道呢?”    “会不会是在等康副主任呢?”    “有可能!想想今儿是第三天,女方回门的日子!”    “应该是了!”    “你们说,康副主任,是不是因为娄家的钱,才和娄半城的女儿结婚的?”    “这个,不好说...”    “肯定是!”    “我看不一定!”    “我猜他那个副主任的职位,也是靠娄家得来的呢!”    “嘿嘿...张三,你要是有康副主任相貌和本事,你也能做领导!”    “这可是件难事!得下辈子吧!”    “哈哈哈!”    ...    “姑爷!”恭恭敬敬的张司机,轻轻地打开了车门。    “谢谢,张叔。”康思杰笑道。    等康思杰在副驾驶室坐稳了,张司机才跑到小汽车的另一边,进入驾驶室,点火,开车。    时下,四九城里的马路路况,一直很好。    小汽车很快就来到了史家胡同。    “爸,妈...”喊人的女婿,像是有些放不开。    “坐。”坐堂屋上首座位的娄半城,微笑开口。    京城良才,入彀中矣。    招聘到一名“人才”,这可是件令人开心的事情。    “姑爷,请喝茶。”吴妈端上了一杯茶钟。    “谢谢,吴妈。”康思杰笑道。    “我听晓娥说,厂里安排你出差?是按上面‘反新伍’文件要求,成立一个要到下面去的工作组?”娥父问道。    身为一名政“十办”委员,娥父要参加的会议,也不算少。    消息灵通。    “是的,爸。工作组,明天就出发。”康思杰平静回道。    娄晓娥心中一紧,一双春水盈盈的美眸,依恋不舍。    “我看了工业部里传下来的文件,还有京城晚报也在报道了,按理说,你们车间应该很快就要忙活起来了...”娥父抚须沉思,接着说道:“你师父王永顺,文化知识是有了,但管理能力还差点...你们厂里的领导,是怎么考虑的?”    马上就要上阵了,怎么一下子就换将了?    主要的是,换了谁上前线?    “师父是工作组的组长,他也要下去。”康思杰轻轻笑道。    车间里的两个领导都走了?    “嗯...”有些诧异的娥父,立马回味过来了,不动声色地向在场的女人挥手,吩咐道:“去传饭。”    心领神会的娥母,拉着有点儿不情不愿的娄晓娥,出屋去了。    娥父拿起茶钟,先是示意,再送到嘴边,揭开茶盖,吹拂一回,啜了一口茶,润了下喉咙,放下茶杯,观察着下首的人,才问:    “是身份的原因?”    句式疑问,语气肯定。    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人,在这种情况之下,会作出怎样的抉择?    “应该是了!”康思杰轻轻放下左手擎着茶杯,再盖上右手提着的茶盖。    “想下船吗?”娥父笑道。    有些事,早问,早打算。    “人虽然有两只脚,但是踏不了两条船,”康思杰轻轻摇头,看着上首历经风雨的长辈,咧嘴说道:“而且,那条船只是他个人的小船,罢了。”    日子安稳之后,有不少在前头带路的小船,因各种各样的目的,逐渐脱离了最前方的大船,分道扬镳。    其中,有一部分船主,会偷偷摸摸地找个小岛上岸,提前享福去了。    当然,有不少,也不缺乏,想要破坏、掉头的船主。    娥父不住地颔首,心情舒畅地笑道:“你还年轻,且忍些时日,迟早有自己的一条船的!”    “进来。”娥父朝外喊了一声,跟下首的贤婿说道:“先吃饭,吃完再聊。”    饿着肚皮的康思杰,自无不可。    一时,堂上摆了桌椅,上了饭菜,各自归坐后,吃饭。    饭毕,娥父就带着康思杰来到了书房,谈话。    头顶上的水晶吊灯,地下的金属大座钟,墙上的国画、油彩,柜台上的留声机、收音机、电视机,台上搭配几款各式的台灯,书架的书籍、玉石和瓷器,书桌上的砚台、镇纸,还有一部电话。    富贵人家的书房。    只不过,在康思杰的感官中,可没有想要享受的意图,只觉个个是个定时炸弹。    又坐在了熟悉的沙发位置上,康思杰瞄了眼墙上的字画遮盖之处。    娥父见了,就笑:“思杰,想要什么,自个拿去。”    “爸,我那地方小,暂时放不下。”康思杰笑道。    钱,不是个东西,但是好用,用处也大。    那么,钱这玩意儿,该如何挣?    理论上,对很多人来说,或许缺的只是第一桶金而已。    “哌哒!”一个镶金嵌玉的金属打火机,点燃了两根带滤嘴的香烟。    娥父吐出了一口云雾,开口道:“杨厂长这个人,当年‘公合私营’的时候,我接触过一段时间。”    “思杰,你了解杨厂长吗?”娥父问起。    “爸,我只知道杨厂长是从部队转业过来的,其他的就不知道了。”康思杰答道。    普通人,可没有情报来源。    能清楚地知道每个人的信息。    很多信息,也不好妄自打听。    不然,你想做特殊的人务?    “嗯,”娥父理解地点点头,笑道:“当年的杨厂长,是村里的一位放牛娃,后来参加了组织,在里面学了点文化知识...在xx部队里立了功...后来又进了抗大学习过一段时间。”    “四九城和平之后,他的部队留在了京城外郊。之后他的大领导转业进了工业部,也就把他带了出来...”    “到56年的时候,公合营私,他就派到轧钢厂,当厂长了。”    娥父将杨厂长的信息,娓娓道来。    康思杰听得有些默然。    时下有这么一部分人,有精力有能耐,查探得知的信息,恐怕比“目标”身边的人,还要更为清楚吧!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有了这般的信息,糖衣炮弹的威力,就更能成功了吧!    “刚开始的时候,杨厂长是个能坚守的人...”娥父突然笑了,“只是,10多年过去了,他家的儿女,都长大了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