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序章、来自宇宙的信号(可略过)  (第2/2页)
过他很有分寸,站长也拿他没办法。    再之后就是漫长的等待,足足有两个月之久,但刘涛的实验没有丝毫进展。我们也都很沮丧,但科研有时就是这样。    无论你付出多少心血,也不能保证就一定会有收获。    尽管如此,我们也并没有放弃。后来刘涛在无意中说出芯300的事情,我们才发现问题所在。    刘涛在之前没有说过芯300的事情?    是的,他被要求签署了相关的保密协议,因此没有事先跟我们通气。    事实上到最后也只是他随口嘀咕,被张建斌推理逼问出来的。    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我想到了霍兰德假设!    那是什么?    一种职业适配性测试。    因为尖端设备的复杂性,所以需要很多复合型材料参与。为了应对南极的极端气候,负责设备保障的张建斌使用了一种恒温涂层技术。    可是因为保密协议的关系,张建斌一直是用量子通讯设备来测试的。这就导致了适配性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没人同时懂这两种技术,又没有通过应用实验来进行适配性测试。所以我们怀疑恒温涂层影响了芯300的正常运行。    原来如此,你们有做什么补救措施吗?    当然,恒温涂层遇到150度以上的高温会出现液化脱胶现象,于是我们决定将其毁掉。    说实话这个决定是要冒着设备毁坏风险的,但刘涛认为与其无功而返,不如向死一搏,再说他也不在乎钱。    我们的行动很顺利,全程只用了不到三个小时。    等等,液化涂层这一块的细节你忽略了过去。我想在南极科考站那种地方,想筹齐能发出150度以上高温的设备也并不容易。    阎目夕愣了一下,然后苦笑着说道:这确实不容易,虽然有很多办法,但都受限于原材料的匮乏。但幸运的是有人带了柴油喷灯,所以也很简单。    有科考需要用到这种设备    我不知道,但拥有喷灯的是厨师老王,他说要用来烤rou。    之前的冲突...他肯借给你们?    自然不肯,可是刘涛很有钱,我们三个又都拎壶开水。谁又忍心拒绝呢?    中年人隐晦的抽了抽嘴角,继续问道:那之后呢?你们的实验成功了吗?    阎目夕叹了口气,神色复杂的说道:那要看你从哪个角度去界定了。    什么意思?    你知道我们这次南极之行的目的是什么吗?    阎目夕没有卖关子,直接说道:为了接收来自外太空的高能信号!    根据刘涛的说法,芯300在研发成功后,曾持续接收到过来自宇宙的不明信号,所以为了防止是磁场等外力引发的设备混乱,才筹划的这次南极之行。    从这个目的来看,我们成功了。但是从另外的角度来看,这又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    为什么这么说?    阎目夕神情莫名的追忆道:其实在毁掉涂层后的三天内,我们依然没有收到过任何信号。芯300的运行也接连出现短暂停滞现象,我们都知道这是设备到了极限临界点,也是时候该放弃了。    那时候刘涛很低落;为了缓解气氛,我和张建斌在放置设备的场地上办了一个小型篝火晚会。    其实说白了就是三个人聚在一起,借着喷灯制作的烤串聊聊心里话罢了。    那一晚我们罕见的喝了点烈酒,然后也不知谁挑起的话头,导致张建斌用芯300向外太空发射了之前接收的信号。    说到这,阎目夕痛苦的呢喃道:我们不该这么做的...    那之后发生了什么?    星星在闪烁,从一颗、两颗到整个星空都在频闪;视野尽头的天空,有五彩斑斓的颜色似油腻颜料侵染而来,以rou眼可见的速度弥漫整个视界。    闪烁的星空与五色华彩形成了像是一个远超星球的抽象巨物,祂似乎在注视着蝼蚁般的我们,好奇为什么这等渺小的存在要同祂对话。    我分不清那是不是错觉,但当时我们都害怕极了。    只有刘涛在兴奋,他一直渴望与高等文明进行联络。这个梦寐以求的机会令他疯狂,他抢走了芯300的控制权,然后不断的发射那种信号。    再之后那星光巨物就像是被激怒,也有可能只是发出一个音节,随后就见一道光柱降了下来。    芯300、刘涛、张建斌,还有我的左手都消失在这道光柱之下。    在某一个瞬间,我似乎看到了一个符号。我无法描述它的模样,但我确定自己见到了。    那个符号让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克苏鲁神话,我忽然明白:在高等文明或高等生命面前,祂们的构造本身就是一种知识。一种人类大脑无法负担的海量知识。    祂无需做些什么,只要在人类的感知中露出点滴,那便是不可承受的灾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