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四章 屠子和青皮  (第1/2页)
    两个市井之徒在金殿互掐,群臣无不掩面,李浩却高兴的不得了,这才是损友该有的样子嘛!    言归正传,让三人安静下来,李浩一招手,出来三个宫女,每个人手里有一个托盘,托盘上面有一本牛皮纸制作的证书,大红的封皮上写着“大明英雄证书”几个金黄的大字。翻开封皮,里面记录着获得这个证书之人的事迹,上面是李浩神祖府的大圆的圆章,下面是皇帝的方方的玉玺印章,也有天圆地方的寓意。    证书的旁边放着的是金册,金册就是皇帝颁发的册封金册。本来金册只能册封皇族的,可在李浩的坚持下,这个规矩也被打破,今后凡是获得“大明英雄”称号的人,也都用金册册封。    李浩深感这个时代的人没有多少国家荣誉感,民众甚至连国家的概念都没有。为此李浩专门设置了“大明英雄”这个称号,来唤醒人们的国家荣誉感。他还规定了,获得这个称号的人或者他们的子女在科举、做官、甚至经商等活动中,朝廷都会给予充分的照顾。参加科举的优先录取;做官的优先提拔,甚至就连经商的,也可以获得朝廷的免税政策和金银补贴。    更重要的是,获得这个称号的人,都会被记录在史书之中。凡是大明的读书人都要知道他们的事迹,因为在科举考试中,都会有关于这些人的题目出现。    这些人为大明朝做出特殊的贡献,那么朝廷就应该给予他们最高的礼遇。秀才高云杰被崇祯皇帝赐为同进士出身,可这屠户和青皮该怎么封?崇祯皇帝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有些拿不定主意。    李浩就让崇祯皇帝为他们各自手书一个匾额,屠户沈亮的匾额就是:“天下第一屠”,以后天下的屠户就以他为尊了。可这青皮呢?“天下第一青皮”!崇祯皇帝看着这个匾额,感觉自己的脸都抽成了包子。今后他林疯子就是天下第一的泼皮无赖,天下青皮的祖宗!看着这两块匾额,朝中群臣无不掩面而泣,朝廷的威严都被神祖爷扔光了!实在不忍再看一眼,胡闹至极,没办法,神祖爷执意要如此。    颁发完了证书和金册,王承恩从后面带着四个小孩进了大殿,都是崇祯的儿女,太子朱慈烺这时才九岁;定王朱慈炯才六岁;永王朱慈炤五岁;还有长平公主现在也是九岁,这长平公主朱媺娖就是《鹿鼎记》里被崇祯砍掉一条胳膊的那个尼姑阿九。    李浩朝着四个小孩招手。几个孩子对李浩一点都不怕,他们经常到神祖府里去玩,因为那里有太多好玩的东西。    “太子,带着你的弟弟meimei一块过来。”李浩让四个孩子来到秀才高云杰三人面前。    “这位老先生以后就是你们几个的老师,来,给老师行礼!”李浩表情严肃。    “学生不敢当!!”    “草民不敢当啊!!”    高云杰三人都要被吓死了:“让皇子们都来拜自己为师?这玩笑有点大,满朝的官员都是当世大家鸿儒,满腹经纶,自己考了一辈子连个举人都没有考中过。身边这俩人加到一起也认识不了几个字,拿什么去给人家当老师?”    “不可!!”李浩刚刚说完,立刻有人出来反对。    “臣礼部郎中秦语良启奏神祖、陛下,太子者,国之储君也,为太子师者,必为德高望重之人,太子之师,事关国之大计,当从严挑选。”秦语良出班说道。    “你说的不错,只有德高望重的人才能当太子和诸位皇子公主的老师,但是我问你,高老先生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尚敢城门仗剑,拒敌于城外,救民于水火,这样的人难道不是德高望重?”李浩回答道。    “在诸位看来,太子之师必为博学多才之人,这本不错,但是更重要的是德行。一介书生、两个草民都敢为国家赴死,难道他们身为皇子,就不能学习他们为国赴死吗?这个国家到底还是他朱家的,如果他朱家的人都不敢为国赴死,指望他人去赴死,天理何在?    人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国而死,重于泰山。我让他们拜高老先生为师,就是要让他们从小就学习老先生还有两位义士的英雄气概,遇事不惧怕、不退缩,敢于担当,勇往直前。不要去学那个道君皇帝,也不要去学那个木匠皇帝,这两个废物毫无担当,只会躲,躲来躲去,丢掉的是他们朱家的江山。”    说道那两个废物皇帝,李浩十分气愤。    “作为皇家之人,要统领国家,要敢为天下先,而不是循规蹈矩、因循守旧。要有正气、有骨气,更要有勇气!作为皇族,你们应该学学唐王,从小被囚禁多年,却始终忠君爱国。听说京城被围,他散尽家财,才召集了一千来个兵将,破衣烂衫、有的连武器都没有。明知会被朝廷降罪,依然前来勤王。一路上受尽了歧视、污蔑,州城府县都不让他们进,更没有补给。唐王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受到数不尽的冤屈,却依然矢志不改,这是皇家的楷模,也是天下人的楷模。”李浩越说越兴奋,双拳高举,大声说道。    “臣有愧!!”唐王就在朝班里面,听到李浩说到自己,赶忙出班。想起自己一路上的艰辛,不禁眼泪盈眶,心里却是暖暖的,因为神祖爷理解自己、信任自己,能够让自己施展抱负。    高云杰三人已经在地上跪了好长时间,吓坏了,李浩连忙把他们拉起来,让他们坐下。    重新让几个孩子过来行拜师礼,李浩和崇祯皇帝就在边上看着,几个孩子一丝不苟的给三人都行了拜师礼,李浩又对几个孩子说:“现在三位英雄都是你们的老师了,今后你们每年必须要有一个月的时间在这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