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四章 杨鹤的土改  (第2/2页)
,第一年由朝廷供给他们粮食,保证不会饿死,如果谁生了病,还会有医生前来问诊,也不要钱。村里的男人都组织起来建房子、挖沟渠、平整土地。然后再耕种。    女人也组织起来,最开始是编草帘子,这么多的房子都没有门窗,冬天大冷的天怎么办?就用草帘子挡住,每个门口都挂一个,窗户上挂一个,屋里的土坯炕也可以铺几个,暖和有舒适。陕西缺水、缺粮,唯独不缺的就是遍地的荒草,编这个草帘子也不需要什么技术,妇女们大多都能学会。编草帘子的同时,杨鹤还派人去全国各地收购不少的鸡、羊、猪等牲畜,同样分配给这些流民饲养。就连小孩子,也去做一些捡拾柴火、打扫卫生一类的力所能及的事情。    冬天农闲的时候,村民也被组织起来,妇女们去纺麻、纺布,做成衣服鞋子,供给军队使用;青壮年也集中起来进行军事训练,每个村都有一个军训官。由上过战场的伤残老兵充任。要在以往,这些伤残的士兵要么流落街头,要么饿死,没人去关心。现在不一样了,现在伤残老兵尤其是上过战场的百战老兵,都成了香饽饽,每个村都抢着要。每到农闲时节,这些军训官就会召集青壮训练,怎么冲锋、怎么防御、怎么结阵、弓箭怎么使用,火炮火枪怎么使用,凡是军队用的上的装备,都要训练。    经过训练的青壮就成了非常好的后备兵源,前方出现损失,后方立刻就能补上,而且战力不减。从崇祯八年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四十多万流民里面,已经训练了六万左右的青壮,而且这些青壮都分得了土地,对杨鹤是感恩戴德。现在的杨鹤,只要他愿意,很容易就能够一夜之间拉出一支数万人的可战之兵。    感受最深的就是孙传庭,在黑水峪伏击高迎祥,使得高迎祥数万大军灰飞烟灭,虽然活捉了高迎祥,得了泼天大功。可自己的两万秦军也所剩不多,损失大半,这一战也让秦军元气大伤。    孙传庭把苦恼告诉了杨鹤,杨鹤只是哈哈一笑,朝着京城的方向一拱手说:“神祖爷英明无双,令本官巡抚陕西,招抚流民,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集训青壮,作为后备兵源,关键时刻,这些受过训练的青壮可以随时变成一支精兵。”    孙传庭大吃一惊,你敢私养军队?这可是蓄意谋反的大罪!正要劝解,杨鹤继续说道:“我知道你想说什么,私蓄兵马,意图谋反。但此事是神祖爷旨意,陛下知道、首辅大人和兵部也都知道。神祖爷下旨让本官集训青壮,一是要让本官为你准备源源不断的兵源,支持你的作战,二是抽空流民中的青壮劳力,即便流民再次反叛,或者再被流贼裹挟,剩下的这些老弱也不会有多大的战力。”    孙传庭恍然大悟,神祖爷果然是神仙,心思非是常人可及。拿着杨鹤的手令,很快就选出了一万人补充到秦军之中,让他惊讶的是这些人的训练太到位了,军队的术语条令都明白,各种器械也都会使用,这些人根本不用再经训练,就可以直接上战场,秦军几乎一夜之间就恢复了战力。    杨嗣昌现在已经断了领兵的念头,虽然喜欢兵事,原来的历史中还做过兵部尚书,但他却并不会领兵打仗。神仙说自己短于兵事,开始还不服气,自从见到孙传庭之后,才彻底服气。仅仅以两万之众就敢伏击高迎祥数万人马,还活捉了高迎祥,要是自己领兵,绝对不会去做的,风险太大了。    自此以后,杨嗣昌一门心思跟着父亲抚民,一年多来,几百个村庄他跑了好几个遍,每一个村庄的位置、人口、领头人都一清二楚,现在被安置的流民都亲切称呼他为小杨神仙。    高迎祥的被俘让孙传庭一战成名,可贼军对孙传庭确实恨之入骨。高迎祥的女婿李鸿基,就是后来的李自成,集合收编高迎祥的残余部众,自称闯王,发誓要取孙传庭的人头,带领贼军在甘肃、陕西一带四处攻掠,逐渐壮大起来。    就在孙传庭要集中力量继续剿灭李自成的时候,朝廷一道旨意让他摸不着头脑,差点让他措手不及。孙传庭还不知道,这个时候,辽东皇太极已经建国称帝,号为大清,并且出兵五万征服朝鲜,丙子胡乱开始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