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 高迎祥二  (第2/2页)
留下了首辅温体仁、兵部张凤冀、刑部尚书冯英、礼部尚书黄士俊等几人商讨高迎祥的后续事宜。    包括崇祯在内,几个人都不相信李浩在朝堂上说的不杀高迎祥的理由,神仙肯定还有别的原因。散朝之后崇祯第一个就把疑问提了出来。    李浩呵呵一笑,对着众人说道:“你们以为是死的高迎祥对朝廷有用,还是活的高迎祥对朝廷有用?”    几个人一愣,这用说吗?肯定死的啊,没了他就少了个造反的头领,对流贼的士气是个极大的打击。    李浩摇摇头说:“其实不然,我认为活着的高迎祥更有用,其一:高迎祥不死,别人再称闯王就名不当言不顺;肯定会有人不服,这用就会造成流贼分裂,便于我们分化瓦解、逐个击破。    其二:高迎祥在流贼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如果朝廷杀了他,那么会使敌人更加同仇敌忾,打着为闯王报仇的旗号就能笼络人心。不利于朝廷今后的作战。    其三:如果让流贼知道高迎祥还活着,而且活的很好,甚至投降了朝廷,那么对流贼的士气打击会相当沉重,肯定会有一些愿意追随高迎祥的人,不再愿意与官军作战,弃暗投明,这对于朝廷也是非常有利的。即便是我们放高迎祥回去,新的闯王应该不愿意让位,两个闯王在一起,二虎相争,朝廷也可以坐收渔翁之利。所以我认为还是活的高迎祥对朝廷作用更大。”    “善!”    “朝廷只用一个高迎祥就可以扰乱流贼,他们或分、或斗、或降都于朝廷有利,而朝廷却不费一兵一卒,不费一丝钱粮,神祖此计精妙非凡,而且还是阳谋,在臣看来此计必成。”张凤冀称赞道。    “那高迎祥如果不投降呢?”首辅温体仁问道。    “不投降也没关系,只要我们放出放声,说高迎祥投降了朝廷就可以。”李浩淡淡的说道。    “神祖此计当比得上十万雄兵啊!”礼部黄世俊大拍马屁。    “比得上比不上不重要,我的对敌策略,永远是分化瓦解敌人,各个击破,对流贼如此,对建虏也是如此。”李浩喝了口茶,继续道:    “但是此时需得保密,咱们几个人中不能有任何泄露,因为一旦泄露,敌人很有可能会刺杀高迎祥,然后嫁祸朝廷。”    “臣等谨记!”几个人赶紧表态。    崇祯完全服气了,神仙的想法果然不同凡响,只要一个高迎祥就能把叛军彻底搅乱,神来之笔!要是自己,恐怕早就下旨杀了他。    “那朝廷今后该如何做呢?”崇祯问道。    “你能这么想,说明你的眼光已经远了一步,有进步。”李浩先夸赞了一些崇祯,崇祯连称不敢,心里非常高兴,神仙虽然下来一年多,夸自己的时候还真不多。    李浩接着说道:“今后军事上要注意两点,其一:流贼群龙无首,不管谁当闯王,肯定会有人不服,分裂势在必行,朝廷要做的就是让开一个口子,让他们彻底分裂开,然后各个包围,逐次鸡击破。    其二:就是耀防止乱窜,流贼群龙无首,也有个坏处,那就是他们可能向各个方向进攻,战场横跨数省,官军往来调度十分不便,他们一旦分路出击,官军可能疲于应付,而陷入被动。所以从现在起,要扎紧篱笆,该防守的地方要死守,寸土不让,该放行的地方要逐次抵抗,诱敌深入,把敌人引向我们想要的区域。”    “臣回去后马上安排!”兵部尚书张凤冀回道。    李浩思索了一会:“还有就是人事任命,战场地域广大,往来调度通讯多有不便,因此,把战场进行细分分成几个战区,各司其职,守土有责,孙传庭总督陕西,甘肃和川北,称第一战区,洪承畴总督山西、河南北部,称第二战区;卢象升总督河南南部和湖北和安徽各一部分,称第三战区;再令四川秦良玉总督四川和鄂西,称第四战区。把四川巡抚调进京,那个人是个废物,让四川巡按刘之勃任巡抚,全力辅助秦良玉。各地的巡抚都必须全力辅助当地战区军队,至于各路的藩王,福王、蜀王、秦王、晋王等全部召进京来,他们的财产由锦衣卫统计造册,所在战区军队接收。至于抗旨不来,就让各地总督请出屠龙宝刀,不必客气!”    这是李浩自穿越以来第一次下这么严厉的命令,还要杀藩王,这可是开了本朝的先河,崇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因为太祖爷有训,不杀朱家子孙,结果就是朱家子孙人丁兴旺的不得了,大明朝都要养不起了。    至于屠龙刀,那是李浩的恶趣味,完全是金大侠的小说看多了,在府里打造了一把后世的大砍刀样式的钢刀,背厚刃薄,长三尺,刀身刻字:“太祖钦定、屠龙宝刀”另一面刻着:“专杀藩王、刀出王死”,刀柄末端有个有个圆环,系着黄色的绸子。    除了屠龙刀,还有一把倚天剑,也是李浩的恶趣味,剑身也刻着字:“太祖钦定,倚天宝剑,专杀贰臣,剑出臣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