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61章 三冠王,是拜仁 (第1/2页)
在解说席沉默良久的卡格拉,长长叹了口气。 利物浦本场比赛的战术,是利用开局快节奏的高位压迫,争取抢开局获得进球,从而占据主动。 但拜仁抗住了开局的冲击,使得克洛普不得不改变战术,将阵型回收,吸引拜仁主动出击,再通过反击获得进球。 在第38分钟,利物浦的目的显然达到了,队长亨德森的进球,让他们领先。 遭遇高压打击的拜仁,并没有慌乱,而是冷静下来后,利用娴熟的传球技术和无球跑动,在下半场扳平比分。 随后,利物浦为了重新掌握比赛节奏,再次采取高压,终于在80多分钟,通过不知疲倦的拼抢和球星个人能力,将比分反超。 但拜仁很快就通过团队配合,再次将比分扳平,打乱了利物浦球员好不容易争取的局面。 在射门方面,利物浦20次射门,远高于拜仁的5次。 但在进攻转化率上,却远远低于对手。 这就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这就是比赛节奏和球员心态。” 卡格拉对着话筒,缓缓说道:“利物浦的进攻虽多,但能真正威胁对手的次数非常少。而且他们最擅长的球权转化后的反击,很少能打得出来。” “反观拜仁,他们比赛射门次数少,但每一次进攻都是整体性,每位球员都参与其中,分担了进攻的压力,体能消耗得就越少。” “尤其是在肋部的保护,利物浦犯了两个错误。” “这两个错误,直接导致了丢球。” 虽然不想承认,但作为解说员,卡拉格还是秉持客观的心态,道:“利物浦之所以不能凭借先进球获得有利,因为节奏在拜仁手上。” “两个进球,都是罗西在肋部拿球,然后通过强侧转弱侧的方式,破解利物浦的边路高压战术。” 正如卡拉格所说,占据比赛节奏的拜仁,就意味着控制球权。 那么利物浦想要通过转换球权的方式进行反击的优势,就被他们死死掐住。 用完换人名额的克洛普,一时间没有很好的办法。 进攻,又怕被再一次打穿肋部。 防守,他们根本不擅长阵地防守。 克洛普不得不承认,今天的比赛,他输在了对大局的掌控。 先落后一球的拜仁,并没有着急大举进攻,而是不断地耐心传球,一步步掌控比赛节奏。 一旦节奏在手,想要打出威胁进球,就是轻而易举的事。 这就是三年三入决赛的拜仁,所蕴藏的深厚底蕴。 目前在场上的主力球员,几乎都是经历了三年前,欧冠决赛点球失败的惨痛经历。 胡梅尔斯罚丢点球的沉重包袱,直到去年战胜皇马才得以释然。 其他球员,犹然记得昔日队长,将他们一一从草皮上拉起的画面。 只有经历失败,才会对拥有无比珍惜。 剩下不到五分钟,算上伤停补时,最多只有7、8分钟,利物浦仍然不能大意。 如果想死守,将比赛拖入加时赛,那么等来的,只有丢球。 在开球后,克洛普立刻要求队员,展开高位逼抢。 只有这样,才能频繁获得球权转换,以此打出反击。 “这就对了,利物浦必须攻出去,才能打出优势。” 卡拉格高呼一声后,又变得兴奋起来。 毕竟,现在只是平局而已,还有加时赛。 利物浦的球迷,看到球员积极奔跑,又再一次高声唱起了队歌。 《you‘llneverwalkalone》。 这时候,是球迷和球员,一起拼搏的关键时刻。 在看到对手更加疯狂逼抢后,海因克斯立刻做出调整,让罗西出现在左路。 利物浦曾多次利用边路的阿诺德、亨德森和萨拉赫,频繁进攻拜仁左路,专打“大漏勺”阿拉巴的身后。 但在罗西投入防守压迫后,利物浦右路的进攻显得有些困难。 一旦阿诺德前插进攻,那么右中卫马蒂普,就要面对罗西鬼魅的跑位和来回穿插。 这对于194cm的中卫而言,是个致命打击。 第88分钟,就在第四官员准备举起伤停补时的计时牌时,利物浦在前场的直塞,被比达尔成功预判,并上抢将球断下。 亨德森立刻上抢,却被体能更加充沛的比达尔用身体撞开,拜仁顺势推进进攻。 在由守转攻时,拜仁左边锋换成了格纳布里,罗西继续前插肋部,来万在中路压迫禁区。 匆忙回到防区的后腰法比尼奥,选择补进中卫线,盯防肋部的罗西。 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但格纳布里晃开马蒂普,朝禁区杀来时,作为后腰的他,不得不顶出禁区去防守。 在法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