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战争之伐清_第三百三十五章 许天宠的初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五章 许天宠的初战 (第1/2页)

    彰德府,吴军大将王屏藩和他的几名部将围在摊在桌面上的军事地图,正进行着一番针对夏军的军事会议。

    自从夏军渡过黄河以后,一路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碍就占领了卫辉府,威胁到吴军的后方。

    渡过黄河的夏军除了夏军的北溪侯王翊以外,还有投降后接受整编的原清廷河南提督许天宠,许天宠在投降以后并没有被贬官,而是在提督一职被取消后,改任为河南都指挥使。

    两路大军在王翊的率领下齐头并进,追赶着王屏藩的兵马,正如上文所说,王屏藩为了避免被两头夹击,只好调头固守彰德府,以一万精兵对抗王翊与许天宠的四万余大军。

    这四万余夏军中,王翊直属万余历战精兵,许天宠则指挥与他一同投降的三万余河南绿营,这些绿营兵的战斗力不值得依仗,因此此战的重心还是放在王翊所部身上。

    虽然夏军真正的精兵不多,但数倍于己的兵力还是给吴军带来了些许压力。

    不过,王屏藩还是有一点依仗的,他军中也有一千以关宁铁骑为基础组建的骑兵,在这个平坦的地势下,关宁铁骑能够轻而易举的碾压战斗力弱小的绿营兵。

    因此,王屏藩在此次军事会议中定下了先击破许天宠,再调头携大胜之威转攻王翊的战略,此时许天宠部从开封府渡河后一直进入大名府,连下长垣、东明、滑、浚四县,继续向彰德府逼近。

    或许是因为许天宠立功心切,他的兵马突进速度比王翊更快,王翊此时还在卫辉府城,与许天宠之间相隔了两天半的路程,这便给了王屏藩机会。

    随后,王屏藩只留下少量兵马留守彰德府,自己亲率大军离开府城,直扑浚县。

    此时的许天宠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敌军的目标,他在攻克浚县后,一边向王翊报捷,等待着后者的嘉奖,一边屯兵于此,等待王翊北上。

    不过,两天后,王屏藩的兵马先一步抵达浚县以北,许天宠的斥候第一时间将这一消息汇报给了他,让他连忙整军备战,出城列阵。

    浚县城墙低矮,且空间较为狭窄,许天宠的三万大军在这座小城内无法舒展开,再加上面对的吴军兵力仅有万余,他因此决定主动出城迎战。

    他没有听说过王屏藩这个人的名字,因此便先入为主的认为此人不过是无名之辈,不足为虑,意图拿王屏藩作为自己向上爬的垫脚石。

    而且,更重要的是,北溪侯王翊的兵马也正在向北而来,他这也算是有恃无恐了。

    不管怎么说,在许天宠一声令下,三万改旗易帜的绿营兵缓缓出城,渡过围绕县城西、北的卫河,背靠卫河摆开阵势,并主动朝着吴军迎了上去。

    王屏藩没有命关宁铁骑随步兵一同前进,因此在许天宠看来,他的这支兵马由纯步军组成,那关宁铁骑则是在一里之外的地方跟随,等开战后才会加入战场。

    两个时辰后,双方步军在平原遭遇,许天宠看着对方仅有步兵组成的军阵,忍不住对着身侧的部将笑道:166小说

    他身边的参将抱拳说道。

    许天宠满意地看着这个从陈州来的参将,道:

    说罢,他又点了另外两名部将的名字,命他们分别率领五千兵马从左右翼包围上去,配合那陈参将一同进攻。

    命令下达后,夏军这边战鼓急促地敲响起来,军旗翻涌,夏军分成三个主要军阵,在三名参将的率领下朝着对面的吴军压了上去。

    王屏藩临危不惧,他沉着冷静的指挥步军列阵迎敌,将一架架轻便易携的虎蹲炮架设在军阵最前面,往里面装填火药和弹丸。

    除了这些虎蹲炮以外,他军中还携带了少量的佛朗机炮与子母炮,这些大炮被他分别部署在两侧,在隆隆炮响中对对面的夏军展开炮击。

    这些由原河南绿营组成的夏军军中却是缺乏火器,别说什么佛朗机炮、子母炮了,就连虎蹲炮都只有十余门而已,鸟铳等单兵轻武器倒是挺多,但在进入射程之前,他们都只能被动受那吴军火炮的炮击。

    名为陈先存的参将高声喊道,鼓舞着麾下将士加快速度,但就在这时,一发炮弹呼啸着砸了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