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_第二百四十八章 榨干朝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八章 榨干朝鲜 (第4/5页)

无险可守了!”

    “明军火炮方便,威力奇大,我军完全不是对手。”

    “不论是训练,还是兵器,我军虽配备洪武二十四式火铳,但碰上明军的洪武二十七式线膛枪,完全没有胜算。人家在四百步外就能开抢,我军往往要到二百八十步,才能造成一定杀伤。”

    整个议事府内,所有的朝鲜大臣,一窝蜂的将罪责怪在了李芳干和北朝鲜军队羸弱上。

    李芳干道:“当初说有朝廷支持,不用理会皇帝使者的是你们,现在让我投降的,又是你们?”

    李芳干直接抓狂,案台上的东西被他一扫而空,直接推倒。

    “现在明军打过来了,你们不想着如何退敌,竟然向着让我投降?”李芳干怒火冲天的呵斥着。

    当初方世玉遣使来,严词要求李芳干还政于李芳果,以维护朝鲜境内的和平稳定,就是李芳干的这一众大臣们说什么,大明朝廷不会派兵过来,他们有文官大老爷的支持,文官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会阻拦大明朝廷出兵。

    然而,他们却忘记了,朝廷出兵与否,大明是否要同周边那个国家,亦或者是海外某个国家开战,完全就不是文官大老爷说的算的。

    他们确实可以阻拦,但只要皇帝认准了,七军都督府无数的将领都需要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封妻荫子。

    文官没有兵权,他们如何能阻碍的了,朝廷进军退兵的事情。

    如今明军已经过了鸭绿江,一路南下,势如破竹,北方供养的那些军队,就跟纸糊的一样,不堪一击。

    李芳干自从和李芳远对着干之后,还从来没遭遇过这版降维打击。

    李芳干虽然也知道,明朝两边倒,扶持他的同时,也有一股甚至比文官更恐怖的势力,在扶持李芳远。

    但双方至少还处于同一线上,标准都差不多,几场战争,也是互有胜负,虽然李芳远胜多败少,至少局面是稳定的。

    只是朝鲜经历了长久的王子之乱,南北对峙,在大明军队跨过鸭绿江的那一刻,幻想着要成为朝鲜国王的李芳干,李芳远,在这一刻,心中那无数的梦想,悉数破灭。

    没有人知道,他们为了获得大明朝廷的支持,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不过好在,朝鲜军虽羸弱,但却也并没有大臣们说的那么不堪一击。

    拱卫北方的军队,都是南征北战的精兵,熟悉山林地形,也着实给明军造成了不小的损伤。

    李芳干看着一众大臣,稳定心神,他终究是亲自上过战场的,对于战事,也熟知许多。

    在面对明军势如破竹的攻势,大军合为一路,直取汉城之时。

    李芳干果断开口道:“下令,所有汉城的军队,全部集结,准备前往江陵。”

    李芳干早年跟随父亲李成桂,在朝鲜境内大小战事不少,虽然比不得李芳远,但心里却一直有着自己的算盘。

    大明军对自从抵达鸭绿江,在明军还没有过江的时候李芳干就做出了充分的部署。

    而如今传来的消息,咸镜山脉已经完全落入明军手中,明军侧翼再无忧虑,驻扎在咸兴卫的蒙古骑兵,李芳干还是见识过的。

    如今两天的时间过去了,明军虽然还没到汉城,但想必已经距离汉城不远了,要不了多久,怕是就要抵达汉城,旦明军抵达汉城。

    若是李芳干被抓获,那这北朝鲜,他辛辛苦苦夺来的半壁江山,就要被大明朝廷还给自己的兄长李芳果了,他怎么愿意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这时,在李芳干的身边,一名大臣进言道:“世子,我们迁去江陵倒是没问题,只是大世子......”

    李芳果虽然被大明朝廷册封为朝鲜国王,但他在这些朝鲜的臣子眼中,也只能算是一个大世子罢了。

    或许是为了迎合李芳干的口味,在李芳干的议事府中,并不存在什么朝鲜国王的称谓。

    毕竟,他没有得到册封。

    “江陵才是我的大本营,哪里有精兵四万,加上汉城带过去的两万人马,挡住明军锋芒应该不难。”

    “至于圣上,把他一起带着,留给明军,终究是个麻烦事。”李芳干异常果断的说着。

    虽然杀了李芳果也是个好办法,可他若是杀了李芳果,那无论明军是否会暴跳如雷,就是他的兄弟李芳远,也会打着替朝鲜国王报仇的旗号,号召整个朝鲜的力量,围攻他李芳干。

    直到这个时候,李芳干才发现,有的时候,这个身份,真的是拖油瓶。

    “世子,汉城重中之重,这里是我国王都,就这么把它丢了,不做抵抗,单靠江陵,如何能挡得住明军的锋芒。”

    汉城,李家父子在这里经营了许多年,这里又是控扼南北的重地,一旦丢了汉城,不单单是这里的财富,要拱手相让,送给明军。

    便是日后,他们也不会在有机会,能回到这个地方了。闻言,李芳干微微犹豫,放弃脚下的汉城,就是代表着他李芳干彻底输给了明军,甚至是人家还没打到城下,他就直接投降了。

    不战而降,为人所不耻也。

    可是固守汉城,李芳干也看不见半点希望。

    明军跨过鸭绿江已经两天多的时间了,按照脚程计算他们的骑兵都分散在两翼,以保护最后的补给线。

    三面大海,已经被完全包围,李芳远那边应该也有明军登陆吧,退守江陵,或许还可东山再起,硬碰硬的话,再也不会有机会。

    “传令,即刻集结,火速撤退,至于财货,能拿多少,带走多少!”

    李芳干严声呵斥道。

    眼下的情形,已经不容他在优柔寡断了,晚一步,都可能会被明军的前锋部队困在城内,到时候,那可就真的一切都晚了。

    “世子若是想要避其锋芒,不与争锋,最好的办法,还是留大世子在王宫,明军既是要恢复大世子的正统政权。”

    “只要我们躲在江陵,上表称臣,明军的目的达到了,断然在没有对我军动手的可能。”

    听了大臣的说辞,李芳干点了点头,大明要恢复朝鲜的稳定,和平。既然有了停战理由,他们自然不会轻易再进攻。

    只是他们的目光,还将大明放在那个,以仁义理智为外交准则好面子的天朝上国。

    也是他们低估了七军都督府,为了发财,会做出多么没有下限的事情。

    大明太始五年,正月三十

    明军进入汉城。

    时日,李芳干刚刚逃出汉城,不足两个时辰。

    谁知,当明军进入时,王宫燃起一股熊熊大火,大火焚烧王宫,三日未灭。明军组织汉城民壮,奋力救火,而无所得。

    待到大火扑灭时,整个汉城王宫,已经被烧的不成样子。

    明军打扫王宫废墟时,经人辨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