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_第二百四十二章 毁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二章 毁佛 (第4/5页)

!”

    “施主若是寻亲,还是换个地方吧!”

    门口的锦衣卫认出了来人,躬身作揖,放人进来。

    方世玉道:“你不在应天待着,来这里做什么?”

    “祖师爷,你不在应天府待着,来这里做什么?这么大阵仗,你要把姑姑的庵给拆了?”朱允熥直接开口质问道。

    面色一红,方世玉摇头叹息道:“她跟我说,她出家了,那这庵还留着做什么?”心中憋着一口怒气,方世玉道:“愣着干什么,拆了!”

    “诺!”戚伟躬身应命,直接带人开始拆迁。

    朱允熥上前两步,挡在了众人的面前,开口道:“谁敢拆!”

    “殿下,按照大明律,任何抵抗,杀无赦!”戚伟躬身作揖,缓声道:“得罪了!”说着,戚伟向前两步,直接动手扣住了朱允熥,大喝一声道:“奉天雷王之命,阻拦者,格杀勿论!”

    正当一众锦衣卫,风风火火的准备拆迁的时候。

    咚,咚,咚!

    木棍敲击地面的声音,越发刺耳。

    武凝雨和小丫鬟早已经慌了神,他们在路上遇到了朱允熥等人,本想着搭乘一下,来江宁买辆马车返还。

    现在好了,竟然遇到这种事情。

    最重要的是,武凝雨打量一眼方世玉,再看朱允熥,想起他们刚才说的话,还有这现场,两千余名锦衣卫,整个尼姑庵,内内外外围了七八成。

    武凝雨现在才明白,朱允熥哪里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富家子弟,那个老翁,更不会是一个老农。

    只见一道身影,步履阑珊的从人群中走了出来,朱元璋拄着拐棍,李传习在一旁抱着一个襁褓孩童。

    这时,一名锦衣卫见状,大喝一声道:“哪里来的老不死的家伙,滚出去!”

    朱元璋脚步顿挫,微微笑着。

    方世玉面色一变,脚下生风,从一旁的侍卫手中抽出绣春刀,一步步上前,在那锦衣卫的身后,一刀劈了下去。

    一个壮硕的脑袋,咚咚咚的在地上滚动着,鲜血溅在方世玉和朱元璋的脸上,身上,无头尸身缓缓坠地。

    鲜血,人头,尸体,一切就发生在方世玉和朱元璋的中间,不足一臂距离,泰然自若的朱元璋,甚至连眼睛都没眨下!

    小丫鬟见状,双手捂住眼睛,忍不住的惊呼哭喊出来。武凝雨赶忙出手捂住了小丫鬟的嘴巴,心脏怦怦乱跳,谁能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个样子!

    “臣拜见陛下!”方世玉躬身,双手献上染血的绣春刀。

    “拜见圣君太上皇帝陛下!”霎时间,整个庵中,跪成一片。

    朱元璋伸出拐棍,挑飞了方世玉手里的绣春刀,沉声道:“起来吧!”

    “是。”方世玉起身,来到朱元璋的左侧,搀扶着老爷子道:“陛下,你怎么出来了?还以为迁都之前,都见不到您了呢!

    “我这个老头子,再不出来,我女儿都要让你逼死了!”朱元璋幽怨的向前走着,两旁跪着的锦衣卫,尼姑,没有个敢抬头直视的。

    进了大殿,马淑上前在右侧搀着朱元璋。

    走到蒲团前,朱元璋看着泥塑菩萨像,躬身作揖,算是见礼了!

    “希儿。”朱元璋的声音雄厚有力,中气十足,

    临安公主最终还是拗不过,上前道:“不孝女临安,拜见父皇!”

    “好啊,好啊!临了倒是女儿继承了祖业。”朱元璋言语中有些苦涩,他的儿子,朱标如今还卧床不起,虽有好转,但也不知道什么能痊愈。

    反倒是他的嫡次女临安公主,继承了他出家当和尚的事情。

    “女儿心意已决,只求父皇宽恕女儿不能膝前尽孝。”临安公主泪流满面,为了她的事情,老爷子亲自出宫,从应天赶来了江宁。

    这若不算是父爱,什么能算?

    朱元璋已经六十八岁了!

    “希儿啊,是爹有愧于你。”朱元璋双唇内敛,方世玉快步扶起了临安公主道:“公主就算出家了,也不能不认亲人不是?”

    “别打扰丫头拜佛了,丫头呢?”朱元璋回头看了一眼,望着跪在人群中的武凝雨道:“丫头,你不是要拜佛嘛,来。”

    朱元璋挥了挥手!

    武凝雨一脸茫然的向前走着,心脏怦怦乱跳,经过那具尸体的时候,她还在回想着,自己和方世玉的相遇。

    方世玉虽然看的不服礼乐,但说到底还是个痞里痞气的读书人,然而这一刻,方世玉在武凝雨心中的形象,坍塌的无以复加。

    不过武凝雨又见到方世玉对朱元璋的孝敬,畏惧。这让方世玉的形象,更加混乱。

    实则,大明皇家一直都是混乱的,他们对文官狠,尽可能的对农民好,他们在外可以上马征战,在内却兄友弟恭,父慈子孝

    原本打算陪同马淑回家省亲的计划,在朱元璋出现之后,直接被腰斩了。

    老爷子发话,要方世玉回京,纵然方世玉如何,却也不能去违背老爷子的意愿,心不甘,情不愿的返回皇宫。

    他就好似被架在了乾清宫。

    望着朱元璋的画像,方世玉只能无奈的自言自语道:“我出去了,你给我抓回来,我回来了,你又不见我,我特么的。。。老朱头!”

    卫宏才走了进来,躬身跪拜道:“殿下,吴王殿下求见!”

    “传!”方世玉随口道

    朱允熥一脸笑容的走了进来,恭恭敬敬的来到方世玉身边,嬉皮笑脸的说道:“祖师爷,能帮我个忙不?”

    “吴王有什么忙,是我能帮上的?”方世玉讥讽一句,他出宫的消息,摆明了就是朱允熥告诉老爷子的。

    不然的话,老爷子幽居南宫,怎么可能会知道方世玉离宫,

    朱允熥笑着道:“这个事,还真的要祖师爷帮忙。”

    “说吧,听着呢!”方世玉漫不经心的说着。

    朱允熥四下瞧了瞧,似乎有些难以启齿。

    见朱允熥贼眉鼠眼的表情,方世玉也不疑有他,开口道:“都下去伺候吧!”

    “诺!”一众小太监出了乾清宫,顺带关上了宫门。

    方世玉这才开口询问道:“说吧,什么事情,神神秘秘的!”

    “嘿嘿,你还记得在江宁的那个武姑娘吗?”朱允熥一脸怪笑的说道。

    微微点头,方世玉也并未在意,直言道:“知道啊,怎么了?”

    还不待朱允熥说话,方世玉直接开口诘问道:“你该不会是要我给你赐婚吧?”

    “哈哈,还是祖师爷懂我,要是有圣旨赐婚,那就没的说了,肯定能成!”朱允熥嬉笑道,在他看来,只要方世玉降道圣旨,朱允熥贵为吴王,自然可以顺顺利利的娶亲。

    可莫要小看了吴王这个称呼。

    在大明朝,吴王,绝对是王爵最高的顶峰了。

    当年朱元璋称帝之前,以吴王自居,史记朱元璋当初给某个儿子封了吴王,还引来了朝野震动,被人误以为朱元璋要传位给小儿子。

    随即作罢,改封。

    这就好比,随帝国出现个隋王,唐帝国出来个唐王,绝对的王爵巅峰。

    朱允熥道:“祖师爷,有问题吗?”

    “问题倒是没有,但这种事,我做不了主,常言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如今又没有婚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