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_第二百四十一章 老罗你给我写大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一章 老罗你给我写大明!!! (第2/5页)

 “洪武二十七年,地方上报的人丁数量总数是七千九百六十三万有余,户一千二百三十余万户!”

    “这么说,一家一户的修过去,一户两千贯宝钞,一千二百三十万户,二百四十六万万贯宝钞?”

    方世玉目光一怔,呆愣的看着郑赐道。

    “殿下要是想修这么多,可能真的要这么多钱。”郑赐躬身说道。

    方世玉只感觉一震目眩,坐回椅子上,揉了揉太阳xue道:“二百四十六万万宝钞,两千六百万两银子,朝廷今年结余多少?”

    这个庞大的帝国,真的是让人伤透了脑筋,方世玉已经不知道,应该如何述说了,全境数千万人口,千万户。

    平坦到每户的身上二两多点银子,朝廷都要被掏空。

    夏元吉道:“殿下,修如厕是个大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微臣倒是有个算是不错的折中办法!”

    “什么办法?”方世玉直接开口询问道,如厕的事情不解决,发展就是空谈,卫生的严重污染,莫说什么破坏大自然,人类自己都会崩溃。

    痢疾只是一个小小的教训,若是等到爆发更恐怖的疾病,譬如中世纪晚期的西方爆发的黑死病。

    对于大明而言,难道不会成为灾难?

    若是赶上情况不妙,内部疫病横行,外部弱敌来攻,哪怕大明有再多的底蕴,也经不起消耗。

    明亡于建奴?这绝对能算是千古谬论了。

    明实亡自李自成,不是李自成从山西起兵,势如破竹的攻入京师,女真?满清?皇太极最高光的时刻,也就是在北京城下牧马数日,他有能力攻进北京城吗?

    满八旗,蒙八旗,全军出动从蒙古进入大明,包围北京,他也没敢攻打。

    虽然说让人家在帝都牧马数日,确实很丢脸,但究其原因,女真打败了草原,统一了草原诸多部落,他一样没能力攻进中原。

    明亡于李自成,清的成功,也和吴三桂的功劳分不开干系。

    大明朝廷数十年的养育,最终成了建奴屠杀中原百姓的屠刀,关宁铁骑也是有两下子的。

    而明末,实则就有鼠疫横行天下,内外混乱。

    “其实办法也很简单,微臣以为,朝廷完全可以,让各地百姓自己修建如厕,按照朝廷的标准,修建如厕。”

    “朝廷予以减税补贴,天下最多的就是农民百姓,只要他们都修了如厕,这事情也就好办了。而且,朝廷也不用一口气掏出那么多钱去帮助百姓修建如厕!”

    夏元吉当真是在其位,谋其政了。

    百姓自己修,修好了之后,只要达到了朝廷的标准,就可以获得一定的减税,这虽然会让大明朝廷的税收有所下但朝廷其实并不算是缺粮食,也不是很缺钱,只是缺少了调动物资的时间和交通因素限制罢了。

    方世玉道:“那如何能保证不会有官员瞒报,谎报,明明没修,却被他报修,然后中饱私囊?”

    这天下的百姓太多了,朝廷总不能挨门挨户的去查吧。

    夏元吉耸了耸肩道:“那殿下怎么保证,朝廷拨款下去地方的官员会全部用来修如厕,而不是中饱私囊?”

    郑赐瞬间感觉头如斗大,盯着眼前的夏元吉,目光愕然,这是何等虎狼之词,什么样的人,能说出这样的话

    人家王爷怕官吏贪污,那是有原因的,你一个户部尚书,你管别人贪不贪污的?

    而这话说出来,却是让方世玉发愣,笑了笑道:“原来夏部堂还知道这个,那你看要怎么减税合适?”

    “一户修建一个如厕,减税一石粮,一石粮一百二十五斗,一斗十二贯钱,一千六七百贯钱是有了!”

    “就算有差别,也不会让百姓增加负担!”

    夏元吉躬身作揖,这是他想到的,目前解决的最好办法。

    朝廷拨款容易,层层下发,最后到了地方,前后被贪污的不算,修建如厕又要拖下去不知道多长时间。

    但将朝廷的旨意,布告天下,这个速度还是相对较快的!

    “那这一千二百三十万户,就是减收一千二百三十万石粮食啊。”方世玉心中盘算着,这也确实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朝廷应该不会吃亏,但老百姓也得不到太多实处,虽然如厕是修了。

    郑赐道:“殿下,修建如厕最重要的原因,还是防止粪便污染,导致流感横行,痢疾肆虐,疫毒现世。”

    “所以,微臣认为,朝廷既然做了,就不应该单单只给百姓修如厕,微臣还有个建议,或许可以更好的让各地百姓,使用如厕。不然的话,修了是修了,百姓不用,那岂不是做了无用功!”

    郑赐知道,自己再不说话,那估计就没有自己说话的机会了,赶忙上前插言道。

    方世玉点了点头道:“你先说!”

    郑赐躬身作揖,款款而谈道:“朝廷鼓励百姓在家中修建如厕,防止疫病再现,而百姓修了如厕,使用如厕。”

    “无论这深度是多少,终究有填满的一天,而如厕满了,百姓处理起来,又要如何处理,是不是符合朝廷在全天下民户家中修建如厕的初心?”

    “而百姓的做法,无外乎是将排泄物送到田里,进行灌溉。但据微臣所知,田亩灌溉,绝不是一件随便的事情。”

    “灌溉多少,如何灌溉,都应该有缜密的计算,毕竟每块土地它们都不一样!”

    “兵部有公文说,辽东的卫所,在辽东以北的地区,发现了大量的黑土地,哪里土壤异常肥沃,不过限于气候原因,不能进行耕种,屯垦!”

    郑赐说到这里,方世玉出声打断道:“你是要朝廷出钱,集中回收?”

    “错!”郑赐冷不丁蹦出里一个字。

    方世玉愣了愣,夏元吉道:“你不是这个意思,说这么多干什么?”

    “不是朝廷回收,而是殿下,内帑回收。”郑赐破天荒的将内帑和国库分开来谈,其实这玩意本就应该是分开的。

    内帑属于皇帝的私产,国库才是公款,虽然皇帝常常公款吃喝。但内帑就是皇帝的私产

    只是后世的大明国库太穷了,给人一种内帑和国库混为一谈的感觉。

    “内帑回收?”夏元吉微微一愣,旋即便缓过神来,知晓了其中厉害,躬身道:“殿下,若此举能成,民间百姓,修如厕,用如厕,又能将排泄物卖钱。”

    “这绝对会极大的促进百姓愿意使用如厕,防止疫病爆发的绝佳之法!”夏元吉直接进言道。

    目光凝滞,盯着夏元吉和郑赐,方世玉道:“我收那东西,做什么?”

    “殿下,事情是这么算的,天下的田亩,都是皇庄的,这田亩的地力,自然应该皇庄来维护,而将一县的排泄物集中起来。”

    “集中施肥,可以更高的提升田亩的地力,给百姓创造更多的收益。

    此乃空前盛举!”

    夏元吉和郑赐认准了,这排泄物的集中处理,收购,就应该由皇庄来做,毕竟皇庄才是天下安田亩的拥有者。

    朱元璋若是知道夏元吉和郑赐这么算账,他估计也要气死。

    天下田亩,谁的收益最多?

    田亩收成只有三次易手。百姓种出粮食后,按照收成,朝廷征收两成,许多地方还有十五税一的说法,不足两成。而皇庄得了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