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章 痢疾 (第5/5页)
忙!” “那,把这个戴上吧!”师太也并不是迂腐之人,拿了个斗笠,在斗笠上有着简单的纱布,遮挡面容口鼻,防止大夫患病。 武凝雨动作娴熟的将防护用具整理好,迈开步子进了临时搭建的帐篷中去。 整个帐篷中,数十个患者,上吐,下泻,原本清幽的尼姑庵,变得脏乱不堪。 两名太医围在一名患者身旁,把脉,询问。 但那患者面色惨白,口齿不清,根本听不懂他在说些什么 武凝雨看了眼太医道:“有布手套吗?” “要那东西做什么?”太医说了一声,旋即呵斥道:“救人的办法简单,这里的都是重症患者,先弄明白痢疾是怎么出来的。” 送到尼姑庵的,是为了救治吗? 并不是。 送到这里的,都是将死之人,他们被痢疾感染严重,上吐下泻,水米不进,便是朝廷无偿救助,也是无力回天。 而来到这里的太医,也并没有抱着什么,救人的心,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 在这些即将死亡的人身上,弄明白这痢疾到底是从什么地方传出来的。 大明朝,没有大数据,哪怕是江宁县临近应天京师,人口流动大,也远远比不得后世,这里的许多百姓,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家乡。 而迄今为止,朝廷已经下发公文,任何郡县出现痢疾情况,八百里加急汇报,但整个应天府,除了江宁县,并没有其他地方出现痢疾的症状。 甚至许多从江宁县进入应天的商户,百姓,被集中隔离,也没有出现痢疾的情况。 武凝雨道:“痢疾的患病因素不多,饮食不节,环境差都是其中一项,想要找到病根,光靠问怎么能行!” “而且看他们的样子,哪里还能回答什么!” “我来江宁也有半个月了,这里的百姓也并没有什么特殊的饮食习惯,除了平时多吃了些rou,并无特别之处!” 武凝雨话音刚落,突然间,目光凝滞,那太医也开口说道:“对啊,江宁有养殖场,会不会是家禽传染的,导致百姓患了痢疾?” 武凝雨道:“这个可能性其实并不大,现在能给我一个布手套吗?”心中焦急,这些太医没有太多的救人欲望,他们在尼姑庵的外边,已经见到太多死在痢疾下的百姓了。 但武凝雨感觉,自己还可以试一试,冲一冲,能救活个人,那也是好的。 “给你!”太医随手从一旁拿了个布手套,递给了武凝雨,继而转身说道:“去通知院正大人,着重检查一下当地的养殖场。” “家禽很有可能是导致痢疾的主要原因!” 被强行带到江宁县的郎中,哪里敢说个不字,赶忙应声离开了尼姑庵。 武凝雨微微摇头,对着一切,她不赞同,也不反对,家禽确实有可能成为传染源之一,但她感觉,更多的问题,还是在其他地方。 蹲下身子,武凝雨带着布手套,随手拿起一根树枝,在患者的呕吐排泄物上拨动了两下,一股恶臭传出,呛的武凝雨连连咳嗽不止 “大人,痢疾的主要传播原因,找到了!”武凝雨左手捂着口鼻,右手扔了树枝,摘下手套,开口说道。 “甭在这里跟我逗闷子,赶紧去抓药煎药去!” 太医头也不回的说了一句。 武凝雨连忙开口道:“大人,现在的问题不是抓药,吃药的事情,想要救活这些人,必须要将他们分开安置,并且派专人照顾,清理他们的呕吐物,排泄物。” “在以白头翁三十克,黄连十五克,黄柏十克,广木香十克,陈皮十克,石榴皮三十克,熬成水,煎药后,待温度适宜,对患者进行清洗肠胃的疗法。” “在此期间,一定要保证这些人都是单独安置,而且还要及时处理患者的呕吐排泄物,他们才有机会活命!” 武凝雨连忙开口说道。 太医目光一凝,心中暗暗惊讶,这个方子他倒是知道,而且外边也正在用这种方法对患者进行救治。 但效果并不是很好。 “呕吐物和排泄物,都会造成二次传染,加重病情,大人,别犹豫了!” 武凝雨急的眼睛都红了,看向一旁的师太,似乎是想求师太帮自己。 师太向前走了两步,来到太医面前道:“大人,这个办法可行吗?” “应当可行吧,不过我们人手不够!”太医叹息一声,能救活人,当然是好事,但真的人手不够。 江宁县常住人口有二十余万,患病者超过半数,朝廷的动作很快,也才从周边强行抽调了几千名大夫,郎中,药材物资虽然也有,但并不能说充足。 毕竟朝廷也要时间,从其他地方调拨治疗痢疾需要的物资,没有哪个县城,会存放那么多药材。 “那就别耽搁了,我们这些尼姑,别的不能做,端屎端尿还是可以的,先把病患们分开吧!” 师太说了一句,岂料那太医恭敬的作揖道:“去办吧!” 师太微笑的看了一眼武凝雨,转身回了寺庙 众人同力下,很快便将患者们全部送进了尼姑庵的厢房中,将一个大的厢房,分成了五个床位,两名尼姑照看。 整个尼姑庵,接收的也不过三百多名患者,还是很容易分散开。 而随着呕吐物的及时清理,虽然病患还是苦不堪言,但药水已经能喝下去,上边喝药,下边灌肠。 而这个方法虽然及其需要人力支援,但至少,朝廷的态度还是有的,周边郡县的大夫,郎中,一己私利,贪生怕死的,并不是没有。 但那也只是极少数。 朝廷召集,还是网罗了大批的大夫郎中,前往江宁县驰援,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主义中央集权的力量也跟着爆发。 近乎是不计其数的药材,斗笠,手套,各式各样的救援物资,被送到了江宁县内。 虽然里边的人出不去,但朝廷也并没有放弃他们,抛弃他们。 所有人都很忙碌,很辛苦,很累。 江宁县的惠民药局,太医院院正,江宁痢疾的救治团队最高领导者,一屁股坐在了地板砖上,一阵头晕目眩的感觉,额头上冒着汗珠。 “大人,大人!” 李明生连忙上前扶起了富正浩,担忧的喊道。 “我没事,没事,歇息两天就好了!”富正浩双手用力的按着膝盖,但这个时候的他,坐在地上,竟无论如何用力,都无法起身了。 李明生道:“大人,还是先歇一会吧,这里的情况差不多了,已经控制住了,而且痢疾的传染原因也找到了。” “那个尼姑庵的大夫,你们谁认识他吗?” 富正浩想起给出办法,救活了无数江宁百姓的哪位在尼姑庵的大夫,开口询问道。 “不知道!” “不认识!” “算了,不认识就不认识吧!”富正浩叹息一声,开口道:“这里的问题还有很多,今天的痢疾,只是一个警告,等老夫回京,一定要和殿下说明白,如果殿下不同意,那就和老皇帝说明白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