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四章 土匪劫了方世玉 (第2/5页)
“赚钱嘛,当然是赚的越多越好,这次投入确实是大了,内帑那边的钱,还要用来应付泰安府的事,我这一天,也是很愁啊。” 方世玉唉声叹气的说着,方世玉连自己有多少钱,能拿出来多少,心里一点数都没有。 朱紫怡摇了摇头道:“不行,现在市面上的宝钞,购买力迅速攀升,自从你放风声要把宝钞和粮食对等后,市面上的宝钞已经很难收到了。” “一两银子买一千贯宝钞的日子,一去不返了。咱们每年的用度也不小,成婚的时候,一应用度可都是从户部的账上走的,四百多万两呢。 现在你让我又拿宝钞,又拿银子的,我去哪里弄。”朱紫怡嘟嘟囔囔的说着,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没钱。 “真的没钱?”方世玉低了低头,没办法,财务大权我在朱紫怡手中,至于说方世玉可不可以强取,那当然是可以的,但事情却也不能只看表面。 朱紫怡摇了摇头道:“没钱,马淑怀孕的事情,这东宫马上就要添丁进口了,到时候又是一大笔花费。” “你要是拿个百十万两,千百贯钞,咬咬牙还能拿出来,你这一张嘴就是一万万宝钞,三百万白银!你真当我是开钱庄的了。” 朱紫怡一脸不满的说着,如果让她在选择一次,她一定不会争着做这个王妃,糟心事太多太多了。 而随着她的产期越来越近,究竟是生儿生女这种事情,也确实是让朱紫怡每天急躁的焦头烂额 若是生个男儿,到也好了,可若是生个女子,这免不了要有无数的闲言碎语,而且无后,那可是大忌。 方世玉伸手摸着朱紫怡的手,柔声说道:“夫人,我还是知道的,咱家再穷,宝钞还是能拿出来的吧。” “当年你爹印了那么多宝钞,所以储备肯定不少。” 朱紫怡扭过头去道:“没有!” 笑了笑,方世玉道:“夫人,你要会算账啊,这次出海,采购金和宝钞的储备,我们要带两万万多,采购是八百余万,回来就能带回来三千万白银,去除官兵的兵饷,水师维护,极少的炮弹损失。” “我们如果在出发前,出资六千万贯的宝钞,四百万两银子,就能获利一千万的银子啊。” “怎么算,我们也不亏啊。” 方世玉将盈利数目极具压缩,如果他说能获利四千万左右,或许朱紫怡真的会动心,然后心甘情愿的掏钱。 但结果呢?就是方世玉盘算了这么久,最后所有的钱,还是回流到了朱紫怡的腰包里,而他分文不剩。 当然,钱在谁手里都一样,可方世玉却又不想连点私房钱都没有,一个没有藏私房钱的男人,还算是男人吗? 朱紫怡道:“那你说,我要是给你拿了六千万贯宝钞,四百万两银子,你还我多少?” “额,这个嘛,看盈利呀,最少还不得一千万两银子啊。”方世玉尴尬道。 朱紫怡道:“好,你说的,六千万贯宝钞,四百万两银子,船队返还你还我一千万两银子。宝钞一贯不能少,都得还我!” 朱紫怡继续补充道。 如果是以前,六千万贯宝钞的购买力,或许还不如十万两银子,但现在,六千万贯宝钞,绝对算是一笔巨财。 江南已经开始用粮食回笼宝钞,争取让宝钞的购买力回升,而朝廷聚拢了大额宝钞,自然要有用处,总不能堆在仓库里发霉。 方世玉心中盘算片刻道:“宝钞的话,所有的外汇储备,都归朝廷买单,出航一次,至少要三年的工夫吧,朝廷收回来一万万贯宝钞,应该没问题。” 方世玉点了点头。 这账,自然还是算清楚的好,既然是给其他国家势力做外汇储备,那这笔钱自然应该朝廷出,而不应该是他们所有个人回笼的宝钞,都是按照前期的投入,全额返还的,不然的话,蓝玉,常升,徐家兄弟,王家,都不是傻子。 拿着几千万宝钞,去换几百万两银子,看着是赚了,但随着宝钞的价格持续回升,铁定是要赔死了。 “嗯,给我个清单,我遣人去帮你采购!”朱紫怡伸手要清单,似乎在她看来,这笔钱无论如何也不能到方世玉的手男人一旦有了钱,那可真的要出事咯。 叹息一声,方世玉道:“夫人肯出钱就好了,至于清单我还要去研究研究都带些什么东西去。” ...... 应天府直辖,江宁县。 这江宁,却也是个人杰地灵之处,三国时期,东吴的甘宁,陆绩,谢安,南朝的陶弘景,唐代李白曾逗留此地作诗东山吟。 北宋的王安石曾三次出任江宁府尹,南宋岳飞曾在此地牛首山抗击金人南侵。 千古背锅侠,恶名满天下的秦桧祖籍江宁,前元的文天祥曾在江宁麒麟作金陵驿,而数到大明。 当朝大儒方孝孺,便是此地生长。 因为距离应天府极近,又是应天府直属地区,此地的经济发展,文化发展,都是极为繁荣。 洪武九年起,至今朝廷已经在江宁或扶持,或官办建设了十三家私塾,两家官办学堂,教导当地顽童,读书识字。当然,教育都算不得什么。 江宁的养老设施,补贴机构,才是最恐怖的。 或者说,整个大明的养老体系,补贴机构,都非常恐怖 洪武初期,还有各地官员,贪腐朝廷给当地老人家的救济粮,活命钱,但随着空印案,郭恒案,胡惟庸案的相继爆发。 大明官场当然不会缺乏贪官污吏,但随着洪武二十二年末,洪武二十三年七月,洪武二十五年正月。 三次的民缚官,从山东入京,从湖广入京,从福州入京的三次御前民告官之事,搞的整个大明官场,为之颤抖。 再也没有出现过,官官相互,欺压百姓,使得当地民不聊生的事情。 而朝廷拨付给老迈者的救济粮,虽然还是免不了被克扣些,但大多的粮食落到了实处,还是让无力耕种,无所依靠,无所养者,有了活命的口粮,不至于饿殍遍地。 江宁县的县令,更是因为江宁贴近帝国中枢,地位亦是水涨船高。 洪武二十年进士万关,在江宁县做官已有三年之久。 “大人,出事了!”一名捕快进了万关的书房,一脸急促,大口喘息道。 万关心头一震,开口道:“出什么事了?” “陈家的车被劫了,听说是牛首山的土匪干的,要陈家准备一百万宝钞,作为赎金,不然的话,就要撕票。” “陈员外今天偷偷给小的传信,希望大人能帮忙想想办法,百万宝钞,如今朝廷大力扶持宝钞,天下人都知道,宝钞的价值会飞速上涨。” 赵捕快只是说了一句,万关连忙开口打断道:“牛首山的这帮土匪,他们可真会挑时候!” “不知真的,就好像他们知道大人今年秋天就要调任升迁了,这个时候闹出这种事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