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_第二百二十三章 出海二人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三章 出海二人组 (第3/5页)

。废除招标契约,承包商人以贪腐论处,格杀勿论。如果有官员在新都修建过程中,贪污受贿,泄露工部预算,三族剥皮!”

    “这件事情就这么办,定要确保,万无一失。”方世玉对于迁都的事情,非常重视,以他的性子,在众臣面前表现的说出剥皮这个词,确实让人难以想象。

    不过大家对于新都的意义,也都非常清楚,方世玉和众人说明后,詹事府对于迁都的议题,算是定下来了。

    而接下来面临的,就是无休止的忙碌。

    工部要先进行图纸测绘,给出预算,朝廷进行招标,让商人入场,招募民工,赶赴北疆修建新都。工部要现场勘测,实地考察,监督商人用料,工程是否合格。

    待到众人全数散去,方世玉却坐在詹事府,迟迟不离去。

    “这些人都是什么情况,怎么一个能放心用的都没有!”方世玉翻看着朝廷各部官员的名字。

    如今已经是洪武二十六年初了,也是时候组织军队,去紫银城府换防,把冯诚给换回来了。

    只是要选人,那肯定要选一个懂兵的,还要足够忠诚,方世玉只能从无数的朝臣名单中选择。然而就是翻阅这些朝廷众臣的名单籍贯时,方世玉发现了一个人才。

    “铁炫,色目人后裔,生于无顺帝至正二十六年,也就是老朱头打败陈友谅后,讨伐张士诚的那一年。”

    “盛庸的忠诚度自然是没得说,毕竟当初可是因为靖难之役后,建文帝失败,直接选择自杀了,也算是给建文殉国了。”

    “这两个人的忠诚没问题,盛庸任职都指挥,由他领水师顺着已经有海图的航线,前往紫银城府,肯定是没问题的!”

    “就他们俩了!”

    方世玉口中念念有词,不过他并没有急着召见二人,以他的身份,公然召见武将,这是大忌。

    方世玉趁着天色还没有彻底黑下,向着乾清宫走去。

    琼楼玉阁,方世玉心中感慨道:“建一个三倍于应天的泰府,老朱头的心可真的大啊。”

    深吸一口冷气,因为方世玉有朱元璋的金牌,前往宫中任何地方都不会有半点阻碍,甚至内帑的大门,方世玉都可打开。

    没有通报,方世玉进了乾清宫,看着正在床上酣睡的朱元璋,方世玉上前在朱元璋的软塌旁,躬身道:“老朱头。”

    “来了,这么晚过来,是事情处理的不好吗”朱元璋并没有睡着,或者说,方世玉到乾清宫,虽然没有通报,但朱元璋就是知道方世玉来了。

    “处理的还算妥当,朝廷户部每年军饷开支甚重,无力承担泰安府的兴建费用,所以我准备招募民间商人参与其中。”

    “让他们拿钱,招工,先把泰安府修建起来,按工程给予酬劳。内帑的存款,应该够支出了。”

    内帑这些年的收入,每年都在几百万上下,这其中包括洪武晚年新政,使得天下农田归了皇庄。虽然这税收不高,按收成十五取一,朝廷还要从皇庄拿走全年田亩租金的九成,但只剩下一成,那也挡不住量大。

    而皇庄最大的盈利项目,还是火器制造局。这钱,实则就是左手进右手,在掏出来给左手。

    朱元璋张了张嘴,开口道:“事情办好了,你深更半夜来这里,是有什么事情和朕说嘛”

    “老朱头,我想调水师。”

    方世玉语气笃定的说着,调动军队,那可是一件大事,朱元璋没死之前,肯定是都要他同意才行了。

    “如果高炽能找到银矿,那就再好不过了。”

    “最重要的是,那里有相当多的木料,我带回来的上等木料,只是一少部分,因为要装船的东西太多了,实在是装不下了。”

    “这几年来,陛下在应天cao练了六万水师,建造了八百艘大小船只,算上我带回来的五百余艘。”

    “若是全都派出去,这一次出海能带回来的木料,应当可以供应泰安府一年的消耗了。”

    方世玉轻声说着。

    方世玉一口气带走了九成大明水师,近七百艘战船,五万水师舵手,士卒,为了以防万一,朱元璋一直没有停止对水师的招募以及对战舰的建造。

    而如今,大明全部港口停靠的战船加在一起,已经超过一千五百之数,水师组成,舵手及各兵种,达到了十三万人之多。

    方言天下,已经没有任何势力可以跟大明水师争锋,不论是技术,数量,战斗力,在西牛贺洲开启工业革命之前,大明都是全面领先,完全碾压的存在。

    就好比今时今日的米国,外部想要瓦解兔子家,让他们看不见希望,所以他们开始搞事情要在内部瓦解兔子

    而一个国家的崩溃,外部威胁占比重真的不大。最多只能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

    “传国玉玺就在那边,你自己写个圣旨盖个章,安排下去吧。务必要切实保证航行顺利!”

    朱元璋还是有些担忧的叮嘱道。

    方世玉微微点头道:“老朱头你放心吧,航线和航线路上的所有要注意事项,我都记下来了。”

    “我答应让你调动水师!但可没答应让你个小王八蛋再出海!”

    朱元璋一时间似乎没反应过来,方世玉说他记住了,还当方世玉准备出海,连忙开口呵斥道。

    “老朱头放心,这次我已经有了人选,都指挥盛庸,扬州通判铁铉这二人,领兵四万,舰船千艘,前任紫银城府,将大明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必需品送过去。然后大量装载铜,金,银,木料返航,等他们回来的时候,直接把木料卸在辽东湾的泰安府港口。”方世玉心中已经有了一个相对完善的计划。

    让富商们带资入场,他们需要采购石砖,木料等诸多宫城修建的必需品,而朝廷从紫银城府运回来的木料。以售卖的形势,卖给商人们,这也算是抵消了朝廷的成本。

    朱元璋道:“嗯,只要你不出海,一切都好说,去吧。”

    .......

    东宫。

    方世玉面色越发沉重,看着手里的奏疏,头如斗大,抓耳挠腮。

    “这事情要不要这么多。”方世玉只感觉整个人都要废了,天天窝在这奏疏堆里,早上詹事府议事。没有啥大事,就是点个卯,回来批奏疏,而方世玉的奏疏,那些没有批复的,等待批复的,都已经把他半个月的工作安排的满满当当。

    而这个时候,各司衙还在不停的往东宫送奏疏。

    “老朱头真的是殚精竭虑啊,可是我不行啊,干不过来了,特么的,是时候给老朱头找个接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