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二章 你们谁留下?(为ivanyu大佬爆更) (第3/4页)
山脉为界限,划立东西之分!” “东方以此城为主城,设立州府,南边则有一条不大不小的河流,便以那条河流为界限,划立南北之分。” “以目前的测绘数据来看,咱们还要再建立三座县城,两座关城,用以拱卫府衙!” 朱权也缓缓走了过来,站在方世玉身边,一脸神往。 “大明在海外建立了第一座城池,划分郡县州府,但这一定不会是大明在海外建立的唯一一座城池!” “小胖子,你觉得那座山脉以及那条河流分别应该取什么名?” 方世玉把取名这种事情,随手就丢给了身边的朱高炽。 这家伙熟读四书五经,作为朱老四的嫡长子,又跟着老朱头那么久,整个大明的师资力量,恐怕是仅次于太子朱标的了。 取名这种事情,朱高炽来最为合适不过了。 “祖师爷,依俺的看法,东边的山脉不如就取名为紫日山,南边的河流则可以取名为银河吧!取自诗仙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朱高炽想了想,这才回到。 “可!” 方世玉点了点头。 “既然东边的山叫紫日山,南边的河叫银河,那这座城池,便叫他紫银城吧!” “紫银城治下的州府,便命名为紫银河府布政司吧!” 对于取名,方世玉觉得麻烦,但是利用现成的,方世玉倒是不觉得麻烦了。 方世玉自己都不会料到,不过随口取了个名字,这个紫银河府,在将来,伊然摇身一变,成为了全世界屈指可数的几大港口贸易重地之一! “县城以及关城的修建,暂时不用着急,当务之急是,速速修建港口!港口修建完毕了,这里的农作物,也差不多到了该收获的时间了。” “等咱们返航的时候,便可带着这些农作物回去了。” “对了,我让你们派去勘探矿山的人,传回消息了吗?” 方世玉一念及此,突然问了起来。 不应该啊,按照他的记忆来看,这东胜神州,应该有很多金银矿才对啊,但是这都大半年过去了,为啥一点消息收获没有? “勘探矿山,尚且需要时间,怕是短期内,没什么收获了。咱们派出去的人,传回的消息来看,目前只不过发现了几座铁矿山以及一座铜矿山。” “但好消息是,这些矿山的储备量,都是极其惊人的,只是咱们的工具不足,想要开采的话,难度很高。” 朱高炽闻言,不由得叹了口气,缓缓回到。 “有困难,那就克服困难。” “对了,我跟安庆公主商量过了,如今已是洪武二十二年了,我们的规划是,大概在洪武二十四年八九月份返航,到时候冯诚会留下来。” 说到这里,方世玉顿了顿。 “你们三,谁要留在这里?” 方世玉转头看向朱权、朱植以及朱高炽,缓缓问到。 “先生,咱可是说好了的!你要把日本送给我,我留在这里算怎么回事?所以我是要跟着你回去的!” 朱植闻言,当即摇头! “你别看我,我要是不回去了,老爹怕是会杀过来,把我绑回去的,你让我留在这里,显然也是不现实的。” 朱权也赶紧把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 三个人的目光,不由得纷纷看向了一边的朱高炽。 朱高炽见状,微微的笑了起来。 “既然如此,那不如就让俺留在这里好了。” “但是你们走的时候可要告诉我,别给我来不辞而别那一招,我还要你们给我带封书信回去呢!” 朱高炽笑的很灿烂,对于这个东胜神州,他似乎极感兴趣,看着那群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的印第安土著,同样的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他觉得留在这里,也许也不错。 “你留在这里?但是我可是答应过朱老四,要把你毫发无伤的带回去的。” 方世玉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左右为难起来。 “无妨,我爹不会在意的,你们自己回去就是了。” 朱高炽笑颜如花,摆了摆手,浑不在意。 “此事暂时不议,距离回去时间尚早,咱们要抓紧时间,在返航之前,起码要把紫银城修建完毕,让王宫可以正常入住!” “另外,港口的修建,除了要修建一个货物集散地外,还要修建一个造船厂,开山伐木这么久了,除了修建城池所需,余下的挑选上好的木材,全部拿去造船。” “此外,对此地的印第安土著的汉化问题,也是重中之重,下次过来,可要多带一点读书种子过来。” 此时的紫银城,显然已经被方世玉划分为大明的重要省份了,要么不搞,要搞就力求搞到最好。 基本的设施,那是一分都不能少的。 ...... “嘴里都要淡出鸟来了,先生,咱不如进山狩猎去吧,吃了大半年的海鲜,我现在看见海鲜就反胃啊!” 朱植叹了口气,愁眉苦脸的说到。 “俺十五哥说的对,咱带着那些大头兵,拿着火器,再多带点协防军,不会有啥危险的。” 朱权也附和起来。 “既然没危险,你们自己不会去啊?拉着我干啥?我累了,我要回去休息了!忙了一宿都没合眼!” 方世玉翻了个白眼,直接转身朝着军营走去。 朱植看了看朱权,朱权也看了看朱植。 “走着?” “走!” 两兄弟相视一笑,并肩而去。 此时大明军中,就只有一匹还活着的军马了,被朱权骑着。 这匹马可谓是香饽饽,既是军马,又经历过航海的洗礼,比起蒙古马来,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两兄弟带着五百大明精兵,三千协防军。 大明精兵人手一把火铳,协防军则是拿着刀斧。 两兄弟一脸的志得意满,在丛林中缓缓走着。 “先生总算是松口了,今儿个咱们算是终于能过个年了!这一两年,咱嘴里都快淡出鸟来了!今天不杀他个七进七出,咱就没完!” 朱权满脸兴奋,手里抓着火铳。 离开大明的时候,朱权才不过是个十二岁的孩子,此时已然十四岁了,就连朱植也长到了十六岁了。 若是在大明,估计现在孩子都出生了。 这也不是瞎说,中国宫中男子的结婚年龄一般不超过18岁,大多数是在13岁至17岁之间。几乎所有的皇帝、小皇帝、太子在正式结婚之前都已临幸过女人,有着熟练的x经验,有的甚至已经生儿育女。 西晋的痴愚皇帝晋惠帝司马衷,在做太子的时候,13岁时结婚。在司马衷结婚之前,他的父亲晋武帝司马炎派后宫才人谢玖前往东宫,以身教导太子,让太子知道男女房帏之事。 谢玖离开太子的东宫时,已经怀孕。谢玖后来在别处宫室生下一个儿子。几年以后,太子司马衷在父母宫中见到一个孩子,晋武帝告诉他,这是他的儿子,他大为奇怪。 同样,北魏文成帝拓跋浚17岁结婚,但他13岁时刚步入青春期便已临幸了宫女,14岁就做了父亲。 正在幻想着生孩子的朱权,就在此时,却是猛地勒住了缰绳,一脸警惕的挥手示意众人停下! 满脸谨慎凝重的神情,瞳孔都不由自主的缩紧了,眯着眼睛,看着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