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章 干啥?当然是干小鬼子啊! (第2/5页)
“先生,您不用去乾清宫找父皇了。” “这一次是父皇让我来的,他让我转告您。” “你就告诉那个小王八蛋,赶紧收拾东西滚蛋,早去早回,临走前,不用来跟朕辞别了。” 方世玉脚步一顿,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为何?” “先生,您是真不明白,还是装不明白啊?” 朱标再次叹了口气。 “父皇怕您临走的时候要是去辞别了,他就舍不得放您走了啊,这事又不是小事,整个大明,如今就这件事情最大了。可您吵着闹着要跑路都大半年了,不让您出去转一趟,父皇怕您没心思留在大明,让您去吧,父皇又担心您的安全。” 顿了顿。 “你不用担心,先生,您的那些产业,父皇只是帮你暂时照看着,等您回来,父皇就会还给您的。” 朱标一脸笃定的再次说到。 方世玉也不由得叹了口气,担心自己的安全,方世玉是相信的,但担心他的安全更多,还是担心他一去不回更多,这就无从得知了。 ...... 洪武二十年! 腊月十五! 洪武大帝亲自下旨,调集大小战舰共计六百八十一艘,精锐水师,共计五万零一百二十七人,由天雷王方世玉亲率,开拨海外! 坊间不由得谣言四起,百姓均说,洪武大帝感念时光如梭,特派天雷王出海,旨在寻找长生不老神药,以图万岁。 商贾们之间的传言,则要合理的多,大明商贾认为,此番洪武大帝表面上虽然禁海了,实则以航海为名,让天雷王领兵出海,以官方的名义,开辟一条海上的丝绸之路! 官府衙门无人知晓,朝廷六部,几乎均无尚书。 因为方世玉的劝说,蓝玉言听计从,自从北伐归来后,就直接闭门不出了,其他的开国功勋,要么在边疆镇守一方,要么在某处cao兵实练,金陵上下,竟无一员大将。 唯独知道方世玉此番出海目的的,大明上下只有两人。 其一洪武大帝朱元璋,其二太子朱标! ...... 甲板之上! 方世玉双拳紧握,看着逐渐消失在视线中的码头,一望无际的舰队,渐行渐远,朝着北方一路前进。 方世玉并未选择直奔朝日海峡,而是一路沿着大明东南沿海,朝北前进。 途径徐州,略作休整,补充一下淡水资源。 进入辽东湾,舰队已经前行了十余日,方世玉再次下令,停泊在直沽口。 “四哥,好久不见啊!” 朱权率先从舰船上跳了下去,冲着早已侯在码头的朱棣,喊了起来。 “十七弟,咱们确实有阵子没见了!” “我到北平就藩的时候,你还在娘怀里吃奶呢。” “哈哈哈哈!” 朱棣顿时一脸笑意,拍了拍朱权的肩膀。 朱权愣了一下,四哥你要是不会说话,那就别说,这整的多尴尬啊! 虽然你说的没错,那时候才洪武十五年,俺还不到两岁,可现在俺长大了,咱能不提小时候的事情吗? “好了好了!码头风大,咱也别傻站了,快快请先生一起,到燕王府去吧,咱可是也好久没见到先生了。” 朱棣朝着方世玉行了个大礼,这才一边牵着朱权,一边牵着朱植,抬脚就准备朝着北平走。 “朱老四,去燕王府作甚?我只不过是在直沽口补充一下淡水资源,顺便问一句,你想不想让你儿子跟我一起出海啊?” 方世玉直接开门见山的说到。 当然了,所谓的补充淡水资源,只不过是个幌子,海上风浪巨大,舰队上的淡水资源,需要时刻补给不假。 但不管怎么欠缺淡水资源,都不需要来直沽口,因此方世玉选择在直沽口停泊舰队,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接人。 朱棣愣了一下,看了看方世玉,又转身看了看自己身边的朱高炽。 “高炽,帝师要带你出海,你愿意吗?” “愿意啊!老爹,你不愿意吗?上次见到帝师,他就说等他有机会出远门,一定带着俺见识一番,俺记得告诉过你啊......” 朱高炽几乎想都没想,直接把朱老四给出卖了。 朱棣倒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多跟着方世玉,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获益良多的,但却不希望是现在这个时候。 原因很多,朱高炽尚且年幼,加上海上风浪巨大,安全未知,稍有不慎,可就是有去无回了。 朱棣倒不是贪生怕死之辈,对于自己的儿子,自然也不希望他像温室里的花朵一般,但朱棣宁愿朱高炽是战死在沙场之上,而不是朱高炽死在茫茫大海之中。 到也不怪朱棣,整个华夏,数千年来,对于大海,基本没啥感觉的。 “朱老四,你是信不过我吗?你放心好了,我保证毫发无伤的把你儿子带回来。” “先生说笑了,俺咋会信不过先生呢!” 朱棣讪讪的笑着回到,但害怕担忧的神情,依旧是一览无遗。 “小兔崽子,老子可告诉你,先生是老子的先生,那是跟你皇爷爷一个辈分的,你要是不听话,我就让先生狠狠的揍你!” 朱棣朝着朱高炽的屁股就是一脚,看起来用力很大,实际上落到朱高炽身上的时候,不过是不痛不痒。 方世玉从朱棣手中接过朱高炽,翻身登船,舰队在直沽口并未多做停留,简单的寒暄了几句后,便再次调转船头,想着前方继续行进了。 大明航海时代,正式开启! “四哥!四哥!我忘了跟你道别!” 就在舰队渐行渐远的时候,朱棣突然停下了脚步,耳中好像回想起一道熟悉的生意来,朱棣下意识转身回头,循声看去。 “你们可有听见有人呼喊本王?” “殿下,您看船上,那不是安庆公主吗?” 丘福视力尚佳,诧异的指着船尾的方向,缓缓答到。 此时舰队距离码头,已然数百米之远。 “快!快!快!上船,去追!” 朱棣一惊,当即下令。 “殿下,咱哪来的船啊?就算有,那也是小破渔船,哪追得上舰队啊?要不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