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七章 你是不是傻? (第2/3页)
干了! 其二,那就是下面的官员为了活着,自己捣鼓出来一套灰色产业链,优先保证自己能活下去。 但这种灰色产业链显然是游离在朝廷政策之外的,可控性完全没法cao纵。 怎么搞,搞多久,搞多少,什么时候搞,这就完全取决于官员们自己的默契,变数很多! 如此一来,百姓的负担势必会加重,朝廷对官员的控制力也势必会消弱! 到了明朝后期,这些灰色产业链最大的受益者,完全就不会忠心于朝廷了。 作为太子,朱标的眼光很想法,还是值得褒奖的。 其实任由这种现状发展下去,大明后期确实就成了朱标猜想的第二种状况! 京城官员的冰敬,以及碳敬,京城以外的官员,折色火耗以及淋尖踢斛,土豪士绅不用纳税也不用当差。 以及中后期朝廷失去掌控力,商业自然蓬勃发展起来后的官商勾结,钱权交易。 中后期的大明,官员们的收入,完全不靠朝廷那点俸禄了,几乎全都来自于灰色产业链,游离在体制之外。 以至于大明后期的那些官员,几乎达成了一个统一的默契,那就是老子的钱,那是老子凭本事挣得,跟你朝廷有鸡毛关系? 就皇帝打发要饭的乞丐似的,给的那三瓜两枣的,还不够老子下次馆子! 老子去衙门按时点个卯,就已经算是仁至义尽,对得起你给的那三瓜两枣了。 还想让老子兢兢业业努力工作? 想屁吃呢! 崇祯时期,李自成围困北平,崇祯实在是穷的叮当响,只得向朝廷文武百官募捐。 北平那些权贵太监们,一个个赚的盆满钵满,但却每个人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选择了无动于衷。 在他们心里,自己所作的工作量跟自己的付出,完全对得起朝廷那点俸禄,还想让自己多做别的,门都没有! “不错,这个问题才是重点!” 方世玉欣慰的拍了拍朱标的肩膀,这才转过头来,继续说了起来。 “实际上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只要奖惩适当,就能迎刃而解!何况大秦还有先例在前,大明直接照葫芦画瓢,就可以了!” “总而言之,分为以下几点!” “其一,按照实际情况,提高各层官员的俸禄,同时做到公私分明,俸禄是俸禄,各地州府支出的公费是公费,不能混在一起发放!” “其二,除了做到上面的,还要给各地州府的主管官员配备副手,不能让一个官员,干十个官员的工作。这样既可以避免他们贪污腐败,也可以减轻工作量!何况一个人也确实忙不过来!” “其三,那就是提高各层官员的福利待遇,最简单的就是给出足够的假期,起码也要让他们每年都有足够的时间回老家探亲。当然,朝廷也可以出资,把那些外地为官的官员家属,接到他们为官地方,让他们团聚!” “其四,也是最后一点,更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量刑要合理化,规范化,细节化!这一点也可以照抄大秦,犯了什么罪,会得到什么样的刑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写出来,不能模棱两可,更不能似是而非。” “如今的大明,如何判罪,全凭当今陛下的心情。这自然是行不通的。” 方世玉看着众人,缓缓说到。 这些其实完全就是照搬大秦那一套! 银子给足,人员配齐,你要是再贪污那就说不过去了。 到时候再把你砍了,你也就无话可说了吧! 至于怎么砍,砍还是不砍,也简单,你回家翻翻你上任的时候,咱们签的劳动合同,上面都写着呢! 白纸黑字,一清二楚,明明白白,咱们谁都不反悔,一切按照流程来办事,规规矩矩的! 方世玉说的是兴高采烈,老李、老刘跟老薛等人,却是越听眉头皱的越紧。 这些人都是从朱元璋起义开始,就跟着他走南闯北的砍人,从砍张士诚再到砍陈友谅,可以说是老战友了,自然清楚朱元璋的脾气。 老大那是一开始就抠门的很啊! 一文钱恨不得当作两文钱来花的主! 你让他提高俸禄,提高福利待遇,还让他出钱让下面的人阖家团圆? 你怕是想多了! 果不其然,方世玉话音落地,朱元璋的脸色瞬间就阴沉下来。 方世玉说了那么多,但朱元璋压根就没听进去,在朱元璋的耳朵里,反反复复,只有两个字!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给钱’! 这不是要了朕的亲命吗? 钱!钱!钱! 为啥开口闭口都是钱? 谈钱不伤感情吗? 谈钱不伤和气吗? 谈钱多俗啊! 老子要是有钱,用得着这么抠抠索索的吗? 宋末元初,鞑子那是手段频出,屠城灭族都是小意思,华夏从巅峰期的人口两个亿,直接锐减到仅剩六千万! 中间虽然小有增长,但又经历了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