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之重开的苏神_591章 火星对撞!亚洲双子星VS美洲双子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91章 火星对撞!亚洲双子星VS美洲双子星! (第2/3页)

因为来多哈来的比较多了,也在这里屡次都有精彩表现,这导致这里的观众都对于他,有比较良好的“脸熟”。

    加上都是亚洲人,掌声显然多了不少。

    “看起来苏神在多哈的人气挺高。”杨剑说道:“鼓掌很热烈。”

    “第六道,牙买加选手,年轻的小将,曾经在帝都世青赛参加过决赛的尤罕.布雷克。”

    别怪杨剑没有仔细介绍,主要是因为现在的布雷克,还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

    到底现在的布雷克还是太小了点,也没有办法去累积荣誉。

    这也是他现在吃亏的地方。

    不是每个人都是苏神这种龙王回归的,其实站在正常成长的情况下,布雷克已经是成长的很快很逆天了。但是很可惜,这里面都是怪兽,布雷克自然显得稍微还“弱了”点。

    但这一场布雷克在苏神的身边,他觉得自己……

    终于又有机会和苏神对决了。

    他握了握拳头,态度和表情十分的认真。

    “第七道,种花家选手,眼镜侠,湖————————凯!!!”

    “第八道,种花家选手,年轻一代的小将,梁——佳——宏!”

    选手就绪后,摄像机迅速离场,接下来就是这八个道次的人开始表演的舞台。

    或许现在在多哈的这些观众,还不明白自己究竟在看什么,但是后面的人,都将这场比赛定义为中牙对抗的开端。

    是具备历史性意义的一场比赛。

    “onyourmarks。”

    口令到位后,八个道次上单膝跪地的选手,都开始准备起臀,做最后的一次调整。

    “set。”

    米尔斯看这场比赛,全神贯注,从口令响起的第一秒就没有断过。

    全场的几万人呼吸声,似乎都安静了几秒,然后就是一声脆响。

    嘭————————————————

    电子枪发出,通过身后的小喇叭和全场的音响喇叭,顿时充斥了全场。

    Hooooooooo!!!!

    Wo!!!!!!!!!!!

    全场也开始跟着欢呼起来,声浪在电子枪响的下一个瞬间,就开始取而代之。

    哈里发体育场沸腾了。

    苏神和赵昊焕曲臂爆发,第一个冲了出去,紧随其后的是还没有发育完全的“十米战神”内斯塔.卡特。

    其后是湖凯、梁佳宏、劳逸、博尔特、以及反应现在总是“慢半拍”的尤罕.布雷克。

    看看起跑时间,最快的这一枪是……赵昊焕。

    起跑时间达到了0.149s。

    他也是唯一一个打开了0.150s起跑时间的人。

    赵昊焕这该死的胜负欲,果然越不喜欢说话的人,就越是胜负欲强烈啊。

    其余的人往后面排,湖凯0.156s第二,苏神0.157第三,梁佳宏0.159s第四……

    博尔特的反应时间看起来还是有点走200米的风格,只有0.189s秒。

    这在百米比赛里面,实在是算不上好,但没有关系,他还不是垫底。

    有年轻时候布雷克的比赛,你想要和他争“最慢起跑”的荣誉勋章,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

    布雷克这一枪,反应式0.201s。

    典型的布雷克式起跑时间。

    赵昊焕因为起跑反应最快,加上曲臂爆发的优势,即便是前面十米,他没有落到很后面。

    这样,就给了他这一场比赛取得好成绩,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博尔特和布雷克旁边都邻道着苏神,他们再次领教到了苏神的超级起跑,到底有多厉害。

    也知道了为什么国内十米战绩极为彪悍的内斯塔.卡特会和这个东方人对拼,依然吃瘪。

    但幸好,开始前布雷克和博尔特就很清醒,现在不是和苏神拼起跑的时候。

    他们两个人的优势,也从来都不在起跑上。

    跟着跑,还容易乱,不如稳扎稳打要好。

    这个策略是没有问题,可博尔特很不理解的是,明明旁边的第三道也是一个身高一米九出头的大个子,为啥……

    他出去的那一下,也那么快呢。

    苏神和赵昊焕他们都结束了黄金四步,然后因为曲臂起跑的缘故,他们的上半身抬起速度,也更加迅速,摆臂姿态也更加可以进入良好的挥动区域。

    短跑,就是在“抢时间”。

    说是为了提高一点,争分夺秒,那都是“贬义”了。

    因为在短跑里面,“争分夺秒”这个词,实在是……太慢了点。

    大家都在关注苏神和赵昊焕的曲臂起跑,毕竟这种起跑模式,实在是太罕见了,而且他们明显还不是以前那种瞎几把摆放的曲臂姿势。这种每一次都是一模一样,甚至分毫不差的姿态,绝对……是精心训练出来的启动姿态。

    这个米尔斯绝对不会判断错。

    但他现在的关注点,却在另外一个地方,那就是——苏神和赵昊焕。

    甚至是整个场面上,这五个东方人的落地第一步承接姿态,看起来和博尔特他们一样,都是“三点式”启动,但其实……

    这个启动被眼尖的米尔斯发现了一点不对。

    因为乍一看不明显,但是放在博尔特他们一起,一对比,就会发现……

    略有不同。

    但是又说不上来在哪里。

    可精明如米尔斯,基本上一瞬间就确定……

    这个“三点一线”的承接姿态。

    很可能比现在大家通用的这种“三点一线”承接,更加优化,更加有效率。

    说不清楚,但这就是一种伟大教练的直觉所在。

    十米,加速区都在低头加速,但这个地方,节奏的争夺,已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